第924章 反其道而行
第924章 反其道而行
“孔宣贤侄在儒家当中潜修至今,如今突然入世,想必是有儒家中人出力了,你对镇国公的好奇,老夫理解。”
“以老夫观之,镇国公此人绝非非池中之物,他有着超乎常人的胸襟与远见,更难得的是,他懂得如何用人,如何让每一个人都能在其麾下发挥最大的价值。”
“稷下学宫的成立,便是他重视教育、广纳贤才的明证之一。”
两人落座后,管仲缓缓开口。
孔宣轻轻点头,默然不语,只是静静低头品茗,听着管仲滔滔不绝的话语。
“稷下学宫之立,旨在汇聚天下英才,共同探讨治国之道,为天下苍生谋福祉。”
“孔宣贤侄作为儒家护法,对儒家学说有着深厚的造诣,若能在此传道授业,定能为稷下学宫增添一抹亮丽的色彩。”
管仲顿了顿,看着眼前傲骨天成的贵公子,眼中闪过一丝满意之色,继续道。
孔宣闻言,心中不禁涌起一股冲动。
他本以为此次前来只是拜访管仲,却没想到管仲竟有意邀请他留在稷下学宫传道授业。
这对于一位热爱儒学、致力于传播儒家学说的护法来说,无疑是一份莫大的荣耀。
然而,孔宣的心中却有一丝犹豫,他此次前来横州,本是为了投奔那位传说中的明主苏夜,却没想到会在稷下学宫遇到如此情况。
“孔宣贤侄不必多虑,稷下学宫之门永远为你敞开,无论何时何地,只要你愿意,都可来此传道授业。”
“至于如今天衡府当中的镇国公,明主与否,非一言可定。”
“但老夫相信,苏夜有着成为明主的潜质,他懂得倾听,勇于革新,更重要的是,他心中有着天下苍生,这样的雄主,值得我们去辅佐,或者说用时间去期待!”
管仲似乎看出了孔宣的犹豫,笑道。
此时的管仲与孔宣相对而坐,屋内烛光摇曳,映照在两人专注的面庞上。
案上的茶壶散发着袅袅热气,与窗外偶尔飘进的夜风交织,带来一丝丝凉意,孔宣突然话语一转,两人的话题立马从一开始的话题转移到对儒学的探讨。
“孔宣贤侄,儒家之道,在于仁爱、礼义、忠信,然治国之道,却需兼顾文武,方能长治久安。”
管仲捋着长须,眼神当中透着一股笑意,顺着孔宣的引导,缓缓开口道。
“管仲先生所言极是,儒家虽重文治,但亦不乏武勇之士,以文载道,以武卫道,二者相辅相成。”
“晚辈这些年在如今当中潜修,亦常思儒家之教诲,力求将仁义融入军略之中,使战争成为止戈之手段,非为杀戮而战。”
孔宣微微一笑,拱手道。
“战场之上,瞬息万变,需有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之能。”
“晚辈虽还未亲历过战事,但亦知兵贵神速,然更贵在和,和则两利,战则俱伤。”
“故晚辈以为,儒家之智,亦可运用于战场,以智取胜,方为上策。”
言罢,孔宣起身,于屋内踱步,五色华服在烛光下流光溢彩,宛如夜空中最亮的星辰,继续道。
“孔宣贤侄此言,深得我心,儒家非但讲求知行合一,更强调变通之道。”
“战场之上,亦是如此,需随机应变,因势利导,贤侄能将儒家理念与军略相结合,实乃难能可贵。”
管仲闻言,眼中闪过一丝笑意,轻抚茶杯,沉吟片刻道。
二人展开了一场关于文道、儒学的深入探讨,孔宣其不凡的战场军略和运筹帷幄的能力,将儒家智慧融入军事理论之中,阐述得淋漓尽致,引经据典,以实战为例,逻辑之严密,哪怕是管仲也不禁为之动容。
管仲边听边点头,心中暗自赞叹,这个有些古怪的儒家护法不仅武力超群,更兼智谋过人,实乃难得的文武全才。
而孔宣在辩论中,也终于透露出一丝潜藏在内的意思,便是希望管仲能将他以士子的身份推荐给苏夜。
这一丝意思,管仲又怎会察觉不到?
这也更是让他心中一定,经过短暂的相处,阅人无数的管仲很容易便可以判断出,孔宣此人傲骨天成,若非真心实意,绝不会轻易投奔他人。
而今他既愿以士子身份加入苏夜麾下,想必是对苏夜极为看重,认为其有成为明主之潜质。
“孔宣贤侄,你之才学,老夫甚是欣赏,镇国公乃老夫弟子,胸襟宽广,必能赏识贤侄之才。”
“贤侄若愿,老夫可修书一封,将你引荐给瑾瑜,如何?”
想到此处,管仲心中已然有了计较,抚了抚胡须,顺着孔宣的意思,轻声笑道。
“晚辈求之不得,劳烦管仲先生了。”
孔宣闻言,心中一喜,面上却不动声色,躬身行礼道。
“贤侄,此信你且收好,持此信前往天衡府,瑾瑜自会见你。”
管仲哈哈大笑,随即提笔挥毫,书信一挥而就,他将书信封好,递给孔宣道。
孔宣接过书信,再次行礼致谢,心中对管仲的敬佩之情又增了几分,跟聪明人讲话,就是比较轻松!
而此刻的天衡府中,苏夜正伏案处理政务,夜色已深,但他却毫无睡意,心中挂念着孔宣的动向。
就在这时,一阵轻盈的脚步声传来,惊鲵再次手持一封密信,步入房内。
“殿下,罗网又有密信送到。”
惊鲵行礼道,将密信双手奉上。
“管仲先生已修书一封,推荐孔宣以士子身份加入殿下麾下。”
苏夜接过密信,轻轻拆开,展开纸卷,只见上面写道。
“这尼玛,你一个基武高达109的顶级战神,竟然想要用文人的身份加入我的麾下是吧!”
苏夜一愣,随即嘴角微微抽了一下,心中有些无语。
不过,转念一想,苏夜又觉得这在意料之中,孔宣高傲自负,他选择以士子身份加入,想必是想以自己的方式,展现与众不同的风采。
“将这封信交给管仲先生,告诉他,我已知晓孔宣之事,定会妥善安排。”
他转过身,重新坐回书桌前,提起笔,在密信上批了几行字,然后装入信封,递给惊鲵。
“惊鲵,你且去准备一下,明日我亲自去迎接孔宣。”
“他既愿以士子身份加入我麾下,我自当以礼相待。”
随后,就在惊鲵即将要离开的时候,苏夜又转头吩咐道。
(本章完)
“孔宣贤侄在儒家当中潜修至今,如今突然入世,想必是有儒家中人出力了,你对镇国公的好奇,老夫理解。”
“以老夫观之,镇国公此人绝非非池中之物,他有着超乎常人的胸襟与远见,更难得的是,他懂得如何用人,如何让每一个人都能在其麾下发挥最大的价值。”
“稷下学宫的成立,便是他重视教育、广纳贤才的明证之一。”
两人落座后,管仲缓缓开口。
孔宣轻轻点头,默然不语,只是静静低头品茗,听着管仲滔滔不绝的话语。
“稷下学宫之立,旨在汇聚天下英才,共同探讨治国之道,为天下苍生谋福祉。”
“孔宣贤侄作为儒家护法,对儒家学说有着深厚的造诣,若能在此传道授业,定能为稷下学宫增添一抹亮丽的色彩。”
管仲顿了顿,看着眼前傲骨天成的贵公子,眼中闪过一丝满意之色,继续道。
孔宣闻言,心中不禁涌起一股冲动。
他本以为此次前来只是拜访管仲,却没想到管仲竟有意邀请他留在稷下学宫传道授业。
这对于一位热爱儒学、致力于传播儒家学说的护法来说,无疑是一份莫大的荣耀。
然而,孔宣的心中却有一丝犹豫,他此次前来横州,本是为了投奔那位传说中的明主苏夜,却没想到会在稷下学宫遇到如此情况。
“孔宣贤侄不必多虑,稷下学宫之门永远为你敞开,无论何时何地,只要你愿意,都可来此传道授业。”
“至于如今天衡府当中的镇国公,明主与否,非一言可定。”
“但老夫相信,苏夜有着成为明主的潜质,他懂得倾听,勇于革新,更重要的是,他心中有着天下苍生,这样的雄主,值得我们去辅佐,或者说用时间去期待!”
管仲似乎看出了孔宣的犹豫,笑道。
此时的管仲与孔宣相对而坐,屋内烛光摇曳,映照在两人专注的面庞上。
案上的茶壶散发着袅袅热气,与窗外偶尔飘进的夜风交织,带来一丝丝凉意,孔宣突然话语一转,两人的话题立马从一开始的话题转移到对儒学的探讨。
“孔宣贤侄,儒家之道,在于仁爱、礼义、忠信,然治国之道,却需兼顾文武,方能长治久安。”
管仲捋着长须,眼神当中透着一股笑意,顺着孔宣的引导,缓缓开口道。
“管仲先生所言极是,儒家虽重文治,但亦不乏武勇之士,以文载道,以武卫道,二者相辅相成。”
“晚辈这些年在如今当中潜修,亦常思儒家之教诲,力求将仁义融入军略之中,使战争成为止戈之手段,非为杀戮而战。”
孔宣微微一笑,拱手道。
“战场之上,瞬息万变,需有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之能。”
“晚辈虽还未亲历过战事,但亦知兵贵神速,然更贵在和,和则两利,战则俱伤。”
“故晚辈以为,儒家之智,亦可运用于战场,以智取胜,方为上策。”
言罢,孔宣起身,于屋内踱步,五色华服在烛光下流光溢彩,宛如夜空中最亮的星辰,继续道。
“孔宣贤侄此言,深得我心,儒家非但讲求知行合一,更强调变通之道。”
“战场之上,亦是如此,需随机应变,因势利导,贤侄能将儒家理念与军略相结合,实乃难能可贵。”
管仲闻言,眼中闪过一丝笑意,轻抚茶杯,沉吟片刻道。
二人展开了一场关于文道、儒学的深入探讨,孔宣其不凡的战场军略和运筹帷幄的能力,将儒家智慧融入军事理论之中,阐述得淋漓尽致,引经据典,以实战为例,逻辑之严密,哪怕是管仲也不禁为之动容。
管仲边听边点头,心中暗自赞叹,这个有些古怪的儒家护法不仅武力超群,更兼智谋过人,实乃难得的文武全才。
而孔宣在辩论中,也终于透露出一丝潜藏在内的意思,便是希望管仲能将他以士子的身份推荐给苏夜。
这一丝意思,管仲又怎会察觉不到?
这也更是让他心中一定,经过短暂的相处,阅人无数的管仲很容易便可以判断出,孔宣此人傲骨天成,若非真心实意,绝不会轻易投奔他人。
而今他既愿以士子身份加入苏夜麾下,想必是对苏夜极为看重,认为其有成为明主之潜质。
“孔宣贤侄,你之才学,老夫甚是欣赏,镇国公乃老夫弟子,胸襟宽广,必能赏识贤侄之才。”
“贤侄若愿,老夫可修书一封,将你引荐给瑾瑜,如何?”
想到此处,管仲心中已然有了计较,抚了抚胡须,顺着孔宣的意思,轻声笑道。
“晚辈求之不得,劳烦管仲先生了。”
孔宣闻言,心中一喜,面上却不动声色,躬身行礼道。
“贤侄,此信你且收好,持此信前往天衡府,瑾瑜自会见你。”
管仲哈哈大笑,随即提笔挥毫,书信一挥而就,他将书信封好,递给孔宣道。
孔宣接过书信,再次行礼致谢,心中对管仲的敬佩之情又增了几分,跟聪明人讲话,就是比较轻松!
而此刻的天衡府中,苏夜正伏案处理政务,夜色已深,但他却毫无睡意,心中挂念着孔宣的动向。
就在这时,一阵轻盈的脚步声传来,惊鲵再次手持一封密信,步入房内。
“殿下,罗网又有密信送到。”
惊鲵行礼道,将密信双手奉上。
“管仲先生已修书一封,推荐孔宣以士子身份加入殿下麾下。”
苏夜接过密信,轻轻拆开,展开纸卷,只见上面写道。
“这尼玛,你一个基武高达109的顶级战神,竟然想要用文人的身份加入我的麾下是吧!”
苏夜一愣,随即嘴角微微抽了一下,心中有些无语。
不过,转念一想,苏夜又觉得这在意料之中,孔宣高傲自负,他选择以士子身份加入,想必是想以自己的方式,展现与众不同的风采。
“将这封信交给管仲先生,告诉他,我已知晓孔宣之事,定会妥善安排。”
他转过身,重新坐回书桌前,提起笔,在密信上批了几行字,然后装入信封,递给惊鲵。
“惊鲵,你且去准备一下,明日我亲自去迎接孔宣。”
“他既愿以士子身份加入我麾下,我自当以礼相待。”
随后,就在惊鲵即将要离开的时候,苏夜又转头吩咐道。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