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在滦州保卫战被击败后,直军两大阵营吴佩孚和张锡元,都同时选择后退。
1922年5月5日,直奉两军通电全国,借以英美传教士调停的名义,宣布双方停战。
这场足以扭转全国时局的战事,居然仅仅打了不到十天的时间,便就此戛然而止。
而直系取胜后,彻底控制了姜诚,继续推行“武力统御”政策。
…………
“只要你跟小六子,都没啥事情就阿弥陀佛了!”
在回程的火车上,张大帅端坐在独立车箱的沙发上,一脸慈爱地看着自家儿子侄子,最终又把目光落到姜诚身上,“这次啊,又是咱们臭小子立下大功了。”
而站在两人一旁的姜诚,其实除了一脸淡漠慵懒之外,早就神游天外了。
倒也不是因为什么其他的原因,而是此刻的他,倦意早就上来了。
要知道,自姜诚决定从吉林府到滦州打增援,就没怎么休息过了——特别是保卫战打响后,他就一直夜以继日的调集补给品,到处指挥和监督全局。
尽管昨天睡了一夜,但到现在缺的觉也没完全补起来。
“呵,帅爷,看您说的——其实这都是小子应该做的。尤其是您跟汉卿都在关内,我不来助阵,心里着实难安啊,”
彼时姜诚旋即注意到身边的张学成发热的眼神,赶紧又补充道,“其实嘛,这回前来增援,是铸卿的提议!”
大帅的脸旋即转向侄儿,露出又惊又喜的表情,双手撑在面前的茶几上,那大胡子一挑一挑的:“哈哈……这话是真的了?知道你们也不敢骗我!”
“哎,真是后浪推前浪啊——咱关外的小子们,个个都出息着了。”
说完这话,大帅又是说了一堆不痛不痒的论功行赏,回去再议之类的话语,就让姜诚他们先回去了。
这趟军列最大的“官”自然是大帅,而姜诚他们算是下属,自是挤在一节车厢内休息。
刚从大帅那边退出门来,早就困得睁不开眼睛的姜诚,打着哈欠就往自己的床铺去了。
谁想刚脱了一只军靴,张汉卿哼哧就坐在他旁边来了。
睡意朦胧的姜诚一抬头,却正好对上他一脸淡漠的神情居然还带着几丝不耐烦,姜诚顿时也不爽了起来,偏头把另一只军靴脱了掷在地上,四仰八叉地睡下。
早就累坏了,小爷可没心情猜你心思应付你的。
见他对自己的态度如此懒散,张汉卿顿时气不打一处来;可他心里也清楚,如今的好友位高权重实力远在自己之上……
而且他更清楚的是,父亲接下来少不得对他更加信任和重用。
毕竟对比他远征蒙北,自己老爹跟直军交手打成这么个稀烂样,连他本人都觉得脸上没光。
现在作为最后一小股撤回奉天的残部,他都能感觉到老爹从未有过的沮丧——在这种条件下,张汉卿实在是想跟他谈谈。
可真正在他身旁落座,自己却完全张不开嘴了。
从转瞬就鼾声如雷的好兄弟面庞收回目光,张汉卿怅然若失地回头,眼光却无意中落到弟弟身上。几乎是在同时,这位在军中身份地位不比他低的堂弟,一下子便无所适从起来:很显然是对上哥哥的反应,觉得他那怂脾气上来又要爆发“内战”,赶紧一脸不知所措地说道:
“飞澜就是累坏了,所以才……”
没等弟弟把话说完,他竟双手在膝盖上一撑,起身便走出了车厢。
“都累坏了,咱还是好好先睡上一觉的吧。”
几乎就在车厢的铁门被出门者拍上的同时,姜诚缓缓睁开双眼一线,幽幽地跟老友兼下属轻声说着。
此时的张学成,向来玩世不恭的脸上,第一次出现了无所适从的表情。
…………
军列飞速驶往奉天,每个士兵和军官的脸上都带着十足的疲惫。
“把带来的药品统统都拿出来用,还有,军医可不能光管咱自己人,只要是伤兵,一律都给好好治疗……”
姜诚对着医疗队的带队长官吩咐着,“还是依照分批救治,先重后轻。”
带队长官马上立正敬礼,回身便小跑出车厢。
这次入关作战的吉军伤了不多,但张汉卿的三八两旅和大帅的近卫伤了挺多,而且天气渐热,很多人出现了感染的现象……医疗队的救治压力也挺大。
那长官刚出门,张学成从车厢的另外一侧开门走进,姜诚一回头看到他怏怏的神情,又看了一眼他来的方向,也大概明白应该是大帅又发脾气了。
“咋了,看你这样……是不是咱帅爷觉得你打得好,准准备赏赐你点啥啊?”
骤然被他这么一揶揄,张学成叉着腰刚要骂回来,姜诚却又正色发问,“得了得了,跟我说说到底咋了?”
“是关外的事,还是京城的事啊?”
随着孙烈臣在天津签下协议,正式宣告第一次直奉战争的结束,直军也以“主人”的身份,占领了这座代表中原权力中心的千年帝都。
而他们接下来要做的事,势必是清算内外部的敌人——而这手挡其中的清算,无疑就是张大帅。
“嘿?都说咱杨总参是小诸葛,你这也跟诸葛亮差不多了啊!真是啥都能让你猜得到……我叔说,曹三儿和吴秀才已经控制了京城,现在的城内算是倾向我叔这一方的,都已被先后清算掉了。”
“另外,听他那意思,好像曹家和学思的婚事也要告吹——这种事,唉!”
清算,居然来的这么快?
姜诚垂下了眼眸略是思索片刻,很快又四下转转目光又发问道:“那你哥呢,还在帅爷那儿?”
张学成点头:“跟小诸葛在一块咧——嗐,仗打成这样他也没光,这几天人也不狂了。”
原想着现在过去看看,可姜诚最终还是压抑下了这种冲动:战局如此,他就算是出面说什么,也并没有多大的意义。
就在几人都陷入未知不安时,军列在傍晚时缓缓驶入锦州。(本章完)
1922年5月5日,直奉两军通电全国,借以英美传教士调停的名义,宣布双方停战。
这场足以扭转全国时局的战事,居然仅仅打了不到十天的时间,便就此戛然而止。
而直系取胜后,彻底控制了姜诚,继续推行“武力统御”政策。
…………
“只要你跟小六子,都没啥事情就阿弥陀佛了!”
在回程的火车上,张大帅端坐在独立车箱的沙发上,一脸慈爱地看着自家儿子侄子,最终又把目光落到姜诚身上,“这次啊,又是咱们臭小子立下大功了。”
而站在两人一旁的姜诚,其实除了一脸淡漠慵懒之外,早就神游天外了。
倒也不是因为什么其他的原因,而是此刻的他,倦意早就上来了。
要知道,自姜诚决定从吉林府到滦州打增援,就没怎么休息过了——特别是保卫战打响后,他就一直夜以继日的调集补给品,到处指挥和监督全局。
尽管昨天睡了一夜,但到现在缺的觉也没完全补起来。
“呵,帅爷,看您说的——其实这都是小子应该做的。尤其是您跟汉卿都在关内,我不来助阵,心里着实难安啊,”
彼时姜诚旋即注意到身边的张学成发热的眼神,赶紧又补充道,“其实嘛,这回前来增援,是铸卿的提议!”
大帅的脸旋即转向侄儿,露出又惊又喜的表情,双手撑在面前的茶几上,那大胡子一挑一挑的:“哈哈……这话是真的了?知道你们也不敢骗我!”
“哎,真是后浪推前浪啊——咱关外的小子们,个个都出息着了。”
说完这话,大帅又是说了一堆不痛不痒的论功行赏,回去再议之类的话语,就让姜诚他们先回去了。
这趟军列最大的“官”自然是大帅,而姜诚他们算是下属,自是挤在一节车厢内休息。
刚从大帅那边退出门来,早就困得睁不开眼睛的姜诚,打着哈欠就往自己的床铺去了。
谁想刚脱了一只军靴,张汉卿哼哧就坐在他旁边来了。
睡意朦胧的姜诚一抬头,却正好对上他一脸淡漠的神情居然还带着几丝不耐烦,姜诚顿时也不爽了起来,偏头把另一只军靴脱了掷在地上,四仰八叉地睡下。
早就累坏了,小爷可没心情猜你心思应付你的。
见他对自己的态度如此懒散,张汉卿顿时气不打一处来;可他心里也清楚,如今的好友位高权重实力远在自己之上……
而且他更清楚的是,父亲接下来少不得对他更加信任和重用。
毕竟对比他远征蒙北,自己老爹跟直军交手打成这么个稀烂样,连他本人都觉得脸上没光。
现在作为最后一小股撤回奉天的残部,他都能感觉到老爹从未有过的沮丧——在这种条件下,张汉卿实在是想跟他谈谈。
可真正在他身旁落座,自己却完全张不开嘴了。
从转瞬就鼾声如雷的好兄弟面庞收回目光,张汉卿怅然若失地回头,眼光却无意中落到弟弟身上。几乎是在同时,这位在军中身份地位不比他低的堂弟,一下子便无所适从起来:很显然是对上哥哥的反应,觉得他那怂脾气上来又要爆发“内战”,赶紧一脸不知所措地说道:
“飞澜就是累坏了,所以才……”
没等弟弟把话说完,他竟双手在膝盖上一撑,起身便走出了车厢。
“都累坏了,咱还是好好先睡上一觉的吧。”
几乎就在车厢的铁门被出门者拍上的同时,姜诚缓缓睁开双眼一线,幽幽地跟老友兼下属轻声说着。
此时的张学成,向来玩世不恭的脸上,第一次出现了无所适从的表情。
…………
军列飞速驶往奉天,每个士兵和军官的脸上都带着十足的疲惫。
“把带来的药品统统都拿出来用,还有,军医可不能光管咱自己人,只要是伤兵,一律都给好好治疗……”
姜诚对着医疗队的带队长官吩咐着,“还是依照分批救治,先重后轻。”
带队长官马上立正敬礼,回身便小跑出车厢。
这次入关作战的吉军伤了不多,但张汉卿的三八两旅和大帅的近卫伤了挺多,而且天气渐热,很多人出现了感染的现象……医疗队的救治压力也挺大。
那长官刚出门,张学成从车厢的另外一侧开门走进,姜诚一回头看到他怏怏的神情,又看了一眼他来的方向,也大概明白应该是大帅又发脾气了。
“咋了,看你这样……是不是咱帅爷觉得你打得好,准准备赏赐你点啥啊?”
骤然被他这么一揶揄,张学成叉着腰刚要骂回来,姜诚却又正色发问,“得了得了,跟我说说到底咋了?”
“是关外的事,还是京城的事啊?”
随着孙烈臣在天津签下协议,正式宣告第一次直奉战争的结束,直军也以“主人”的身份,占领了这座代表中原权力中心的千年帝都。
而他们接下来要做的事,势必是清算内外部的敌人——而这手挡其中的清算,无疑就是张大帅。
“嘿?都说咱杨总参是小诸葛,你这也跟诸葛亮差不多了啊!真是啥都能让你猜得到……我叔说,曹三儿和吴秀才已经控制了京城,现在的城内算是倾向我叔这一方的,都已被先后清算掉了。”
“另外,听他那意思,好像曹家和学思的婚事也要告吹——这种事,唉!”
清算,居然来的这么快?
姜诚垂下了眼眸略是思索片刻,很快又四下转转目光又发问道:“那你哥呢,还在帅爷那儿?”
张学成点头:“跟小诸葛在一块咧——嗐,仗打成这样他也没光,这几天人也不狂了。”
原想着现在过去看看,可姜诚最终还是压抑下了这种冲动:战局如此,他就算是出面说什么,也并没有多大的意义。
就在几人都陷入未知不安时,军列在傍晚时缓缓驶入锦州。(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