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4章 553李开复起(二)
第554章 553.李开复起(二)
炎黄子孙很少会拿列祖列宗开玩笑。
李开虽然是韩国人。
但往上追溯个千八百年。
大家可能都是一个祖宗。
秦国人也好。
楚国人也罢。
齐国、赵国、魏国、燕国都算在内。
都是炎黄子孙。
尽管还有一种可能,是隶属于兵主蚩尤那边的九黎人,但在融合规划后,经过夏商周的更迭,称上一声炎黄子孙,其实,都是没毛病的。
反正历史不可考究。
谁也做不到追溯几千年前的历史。
连罗网这样一个不起眼的杀手组织,在撑过了七百多年的岁月侵蚀后,都变成了暗杀界和情报界的巨头,甚至说,道一声无冕之王亦不为过,如果真有那种传承了几千年的组织,在夏朝建立之前就存在,并且持续至今,拥有完整的历史,那么,这个组织拥有的可能就不仅仅是历史了,还拥有颠覆天下的实力。
所以,纠结李开到底是不是炎黄子孙确实没意义。
就算他的先祖是九黎人。
一代代通婚下来。
文化也好,风俗也罢。
侵蚀影响之下。
李开一样不会拿列祖列宗开玩笑。
他的这个保证无疑是可信的。
尽管叶擎苍并不需要他的这个保证,韩非、紫女、卫庄几人都不需要,因为比起这种单纯的保证,他们更愿意相信事实,相信实践出真知的道理,这也比口头上的任何承诺都靠谱。
“而这,就是我准备的惊喜。”
“希望这不是一个惊吓。”
“反正我认为这不是。”
叶擎苍看向韩非,并不害怕李开听到他们之间的交流,当着李开的面,坦然自若的安排道:“只要鬼兵劫饷案你处理的足够漂亮,没人会把注意力放在一位小小的军司马身上,即便是姬无夜,也不可能察觉到他手下的军司马已经被掉包了……至于鬼兵劫饷案的收益……那十万两黄金的军饷,咱们虽然不能动,因为这些军饷是犒赏边军的,边军若反,韩国将再无屏障,这一点,即便是你父王都知道,但没道理姬无夜只贪了这十万两黄金的军饷,也没道理只有姬无夜能驱使这所谓的鬼兵,即便这不足以从姬无夜的手下抢走翡翠虎这个钱袋子,但少说也能让翡翠虎大出一笔血……用来购买马匹、打造马鞍和马蹄铁、招募士卒的钱,你看,这不就来了吗?”
韩非若有所思的点点头。
叶擎苍使了什么手段,他不清楚。
他也不想去清楚。
除非叶擎苍愿意让他知道。
但购买马匹,组建自己的部曲,也可以说是创建一支属于自己的武装力量一事,他还是清楚的,因为这正是他跟叶擎苍在之前计划好的。
虽说敲诈翡翠虎什么的。
有违他对法度的定义。
尽管如今的他确实是司寇。
拥有给人定罪的权力。
只需要拿出证据即可。
而众所周知,证据这种东西,是可以伪造的,只要让对手陷入自证的陷阱,就算是无罪,也能自证出来有罪,可以说是百试百灵的招数。
但这确实践踏了他的规则。
就算赢了。
那也是输了。
因为他这个创建法的人无视了法,不得不说,这确实是一种莫大的嘲讽,是他对自己的背叛。
但是,幸好,他所推崇的一直是法理不外乎人情!
所以,守原则而不是死守规则!
天下没有一成不变之法!
以万变之法去对应万变之时局!
这才是他所向往和谋求的治国之道!
说白了,吾心吾行澄如明镜,所作所为皆是正义!
坑翡翠虎?
太可以了!
不过,还不等韩非开口赞同。
紫女就发表了另一种意见。
“说实话,我并不推荐九公子和叶公子你们两个买战马,组建自己的骑兵部队,然后清君侧。”
“一来,韩国不比秦赵两国,秦赵两国的边疆与外族蛮夷接壤,获取战马的成本极低,但我们就不行了,我们只能用单纯的金钱去购买,即便把粮食算入其中,也撑不起太多骑兵,而且,我们还必须考虑到运输的成本及损耗,也许李开将军确实可以帮我们遮掩这一批战马,也许李开将军能做到每一次都帮我们处理好首尾,但战马在运输过程中的损耗依然是不可忽视的,这也是我们无法改变的。”
“二来,韩国的地形确实不适合骑兵突击,小股骑兵倒还可以,战马面前无沟壑确实不是随便说说的,但想要把三千名以上的骑兵展开队形,如同排山倒海一般都发起冲锋,恕我直言,在韩国境内,我目前找不到任何一处合适的地方可以使用这种战术,而如果骑兵的数量低于三千,则没有意义,根本不足以成为你对抗姬无夜乃至将来绝地翻盘的底牌。”
“三来,就算你凑齐了这些骑兵,李开将军欺上瞒下,姬无夜对此毫不知情,你的那些王兄,包括你的父王,也都会对你心生警惕,并且,大概率会尽可能的剥夺你对这只军队的控制权……到了那时,我们就是双线开战了,这将在极大程度上的降低我们流沙的胜算。”
紫女一针见血的指出了问题所在。
末了。
还不忘给韩非补上一刀。
尽管她说的都是事实:“而且,以上的一切优点和缺点,都建立在九公子能从翡翠虎的身上敲诈出定额利益的基础上,如果姬无夜那边插手,此次收益甚微不说,还有可能引火烧身……这个时候定策骑兵,步子迈的太大了!”
然,紫女的话音刚落。
还不等韩非开口。
卫庄就在一旁反驳道:“我认为,骑兵的组建是有必要的,因为掌握了高机动性的骑兵才是未来战争的主旋律,既然我们无法从数量上取胜,那么,我们就只能从质量上取胜……另外,一步三算,未雨绸缪,我们的手里必须要有一支能抗衡白亦非手下的白甲军的骑兵部队,只有这样,才能让白亦非保持中立!”
说白了,卫庄的意思就是,或许咱们养不起多的骑兵,但骑兵必须组建,哪怕是少一点也可以,三千不行就三百,现在的组建或许会比较吃力,也看不到短期回报,但这支骑兵存在的意义,只是为了能在未来制衡白亦非和其手下的白甲军,从战略角度看是有必要的。
(本章完)
炎黄子孙很少会拿列祖列宗开玩笑。
李开虽然是韩国人。
但往上追溯个千八百年。
大家可能都是一个祖宗。
秦国人也好。
楚国人也罢。
齐国、赵国、魏国、燕国都算在内。
都是炎黄子孙。
尽管还有一种可能,是隶属于兵主蚩尤那边的九黎人,但在融合规划后,经过夏商周的更迭,称上一声炎黄子孙,其实,都是没毛病的。
反正历史不可考究。
谁也做不到追溯几千年前的历史。
连罗网这样一个不起眼的杀手组织,在撑过了七百多年的岁月侵蚀后,都变成了暗杀界和情报界的巨头,甚至说,道一声无冕之王亦不为过,如果真有那种传承了几千年的组织,在夏朝建立之前就存在,并且持续至今,拥有完整的历史,那么,这个组织拥有的可能就不仅仅是历史了,还拥有颠覆天下的实力。
所以,纠结李开到底是不是炎黄子孙确实没意义。
就算他的先祖是九黎人。
一代代通婚下来。
文化也好,风俗也罢。
侵蚀影响之下。
李开一样不会拿列祖列宗开玩笑。
他的这个保证无疑是可信的。
尽管叶擎苍并不需要他的这个保证,韩非、紫女、卫庄几人都不需要,因为比起这种单纯的保证,他们更愿意相信事实,相信实践出真知的道理,这也比口头上的任何承诺都靠谱。
“而这,就是我准备的惊喜。”
“希望这不是一个惊吓。”
“反正我认为这不是。”
叶擎苍看向韩非,并不害怕李开听到他们之间的交流,当着李开的面,坦然自若的安排道:“只要鬼兵劫饷案你处理的足够漂亮,没人会把注意力放在一位小小的军司马身上,即便是姬无夜,也不可能察觉到他手下的军司马已经被掉包了……至于鬼兵劫饷案的收益……那十万两黄金的军饷,咱们虽然不能动,因为这些军饷是犒赏边军的,边军若反,韩国将再无屏障,这一点,即便是你父王都知道,但没道理姬无夜只贪了这十万两黄金的军饷,也没道理只有姬无夜能驱使这所谓的鬼兵,即便这不足以从姬无夜的手下抢走翡翠虎这个钱袋子,但少说也能让翡翠虎大出一笔血……用来购买马匹、打造马鞍和马蹄铁、招募士卒的钱,你看,这不就来了吗?”
韩非若有所思的点点头。
叶擎苍使了什么手段,他不清楚。
他也不想去清楚。
除非叶擎苍愿意让他知道。
但购买马匹,组建自己的部曲,也可以说是创建一支属于自己的武装力量一事,他还是清楚的,因为这正是他跟叶擎苍在之前计划好的。
虽说敲诈翡翠虎什么的。
有违他对法度的定义。
尽管如今的他确实是司寇。
拥有给人定罪的权力。
只需要拿出证据即可。
而众所周知,证据这种东西,是可以伪造的,只要让对手陷入自证的陷阱,就算是无罪,也能自证出来有罪,可以说是百试百灵的招数。
但这确实践踏了他的规则。
就算赢了。
那也是输了。
因为他这个创建法的人无视了法,不得不说,这确实是一种莫大的嘲讽,是他对自己的背叛。
但是,幸好,他所推崇的一直是法理不外乎人情!
所以,守原则而不是死守规则!
天下没有一成不变之法!
以万变之法去对应万变之时局!
这才是他所向往和谋求的治国之道!
说白了,吾心吾行澄如明镜,所作所为皆是正义!
坑翡翠虎?
太可以了!
不过,还不等韩非开口赞同。
紫女就发表了另一种意见。
“说实话,我并不推荐九公子和叶公子你们两个买战马,组建自己的骑兵部队,然后清君侧。”
“一来,韩国不比秦赵两国,秦赵两国的边疆与外族蛮夷接壤,获取战马的成本极低,但我们就不行了,我们只能用单纯的金钱去购买,即便把粮食算入其中,也撑不起太多骑兵,而且,我们还必须考虑到运输的成本及损耗,也许李开将军确实可以帮我们遮掩这一批战马,也许李开将军能做到每一次都帮我们处理好首尾,但战马在运输过程中的损耗依然是不可忽视的,这也是我们无法改变的。”
“二来,韩国的地形确实不适合骑兵突击,小股骑兵倒还可以,战马面前无沟壑确实不是随便说说的,但想要把三千名以上的骑兵展开队形,如同排山倒海一般都发起冲锋,恕我直言,在韩国境内,我目前找不到任何一处合适的地方可以使用这种战术,而如果骑兵的数量低于三千,则没有意义,根本不足以成为你对抗姬无夜乃至将来绝地翻盘的底牌。”
“三来,就算你凑齐了这些骑兵,李开将军欺上瞒下,姬无夜对此毫不知情,你的那些王兄,包括你的父王,也都会对你心生警惕,并且,大概率会尽可能的剥夺你对这只军队的控制权……到了那时,我们就是双线开战了,这将在极大程度上的降低我们流沙的胜算。”
紫女一针见血的指出了问题所在。
末了。
还不忘给韩非补上一刀。
尽管她说的都是事实:“而且,以上的一切优点和缺点,都建立在九公子能从翡翠虎的身上敲诈出定额利益的基础上,如果姬无夜那边插手,此次收益甚微不说,还有可能引火烧身……这个时候定策骑兵,步子迈的太大了!”
然,紫女的话音刚落。
还不等韩非开口。
卫庄就在一旁反驳道:“我认为,骑兵的组建是有必要的,因为掌握了高机动性的骑兵才是未来战争的主旋律,既然我们无法从数量上取胜,那么,我们就只能从质量上取胜……另外,一步三算,未雨绸缪,我们的手里必须要有一支能抗衡白亦非手下的白甲军的骑兵部队,只有这样,才能让白亦非保持中立!”
说白了,卫庄的意思就是,或许咱们养不起多的骑兵,但骑兵必须组建,哪怕是少一点也可以,三千不行就三百,现在的组建或许会比较吃力,也看不到短期回报,但这支骑兵存在的意义,只是为了能在未来制衡白亦非和其手下的白甲军,从战略角度看是有必要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