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2章
王建业听着,不住点头,脸上露出赞许的神情:“好,就这么办。
陈宇,调研团队你负责组织;李师傅,菜品研发就靠你了。
咱们动作要快,抢占先机。”
陈宇和李师傅应下后,迅速行动起来。
陈宇从各个部门挑选了一批沟通能力强、头脑灵活的员工,组成了几个调研小组,分别前往淄博周边的乡镇。
其中一组来到了杨庄。
这杨庄,村口立着一块班驳的石碑,上面刻着村子的名字。
村子里,水泥路笔直地通向各个方向,路旁是一排排红砖瓦房,偶尔能看到几座两层小楼。
不远处,工厂的烟囱冒着淡淡的青烟,与田间劳作的身影相映成趣。
调研小组的成员们兵分几路,走进当地的集市。
集市上热闹非凡,吆喝声、讨价还价声此起彼伏。
卖菜的大爷坐在小板凳上,面前摆放着新鲜的蔬菜;卖肉的大叔站在肉摊后,手里的砍刀上下翻飞。
小组成员们穿梭在人群中,与摊主、顾客攀谈起来。
“大爷,您平时下馆子不?”一位年轻的调研人员笑着问一位正在买菜的大爷。
大爷挠了挠头,憨厚地笑道:“偶尔去,不过那得看价格。
咱挣的都是辛苦钱,太贵可舍不得。”
“那您喜欢吃啥口味的菜呢?”
“口味重些的,吃着带劲。
像俺们自家养的土鸭,炖得烂烂的,多放点辣椒,那味道才叫绝。”
在工厂门口,工人们趁着午休时间出来透气。
调研人员走上前去,和他们聊了起来。
“大哥,你们平时工作这么累,吃饭都讲究啥呀?”
一位中年工人抹了把脸上的汗,说道:“肯定得吃饱吃好,价格还得实惠。
不然辛苦一天,挣那点钱都不够吃饭的。”
“那对就餐环境有啥要求不?”
“环境倒没啥特别讲究的,干净就行。
主要还是看饭菜咋样。”
小组成员们又走进居民家中,和村民们围坐在一起,拉着家常,详细记录下居民们对菜品口味、价格以及就餐环境的期望。
数日后,调研小组回到饭店。
陈宇带着整理好的资料,走进王建业的办公室汇报:“王总,杨庄那边的情况基本摸清了。
居民们对价格敏感,就像咱们之前预估的,喜欢口味浓郁、分量大的菜品。
而且,他们对本地的传统食材感情特别深,像土鸭、山芋这些,家家户户都常吃。”
王建业听完,沉思片刻后说道:“行,那咱们就针对这些特点,设计专属的菜品和套餐。
李师傅,你这边重点研发一下利用当地食材制作的新菜,既要符合他们的口味,又得有咱们饭店的特色。”
李师傅领命,带着厨师团队一头扎进厨房。
厨房里,锅碗瓢盆摆放得整整齐齐,炉灶上的火苗欢快地跳跃着。
李师傅拿起一只杨庄的土鸭,仔细端详着,对身旁的厨师们说道:“咱们就把这土鸭和微山湖的湖鲜调料结合试试,看看能碰撞出啥火。”
厨师们迅速行动起来,将土鸭切成大块,放入盆中。
李师傅亲自调配微山湖特有的酱料,将葱姜蒜、辣椒、香料等一一放入石臼中,用杵臼用力捣碎,不一会儿,酱料的香气便弥漫开来。
将酱料倒入放着鸭肉的盆中,搅拌均匀,让每一块鸭肉都裹满酱料。
随后,把鸭肉放入砂锅中,添上适量的水,盖上锅盖,小火慢炖。
随着时间的推移,厨房里的香气愈发浓郁,鸭肉的香味与湖鲜调料的独特味道相互交融。
另一边,有厨师正在研发以本地山芋为原料的甜品。
他们将山芋洗净、去皮,切成小块,放入蒸笼蒸熟。
蒸熟的山芋用勺子压成泥,加入适量的和面粉,揉成面团。
再把面团分成小块,搓成圆球,放入油锅中炸至金黄酥脆。
出锅后,撒上一层细细的粉,“香甜山芋酥”便大功告成。
与此同时,在“鲁香阁”的办公室里,刘大山坐在雕的太师椅上,手里拿着一份市场情报,眉头紧锁。
情报上详细记录着王氏全系饭店计划向乡镇拓展的消息。
刘大山看完,冷哼一声:“他们还想往乡镇发展,想得倒美。
咱们在淄博这么多年,可不能让他们轻易得逞。
去,通知下去,咱们也在乡镇开设分店,主打传统鲁菜的亲民路线。
凭咱们的品牌影响力,还怕竞争不过他们?”
很快,“鲁香阁”也紧锣密鼓地在几个乡镇筹备分店,张贴海报、招聘员工,试图在乡镇市场占据先机。
面对“鲁香阁”的再次竞争,王建业得知消息后,神色平静,他召集团队成员,在会议室里说道:“‘鲁香阁’动作倒挺快,不过咱们也不怕。
大家一起想想办法,制定个详细的市场推广计划。”
众人围坐在会议桌前,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起来。
最后决定,在杨庄举办一场盛大的美食节活动。
活动当天,杨庄的集市广场上彩旗飘扬,人来人往,热闹非凡。
王氏全系饭店的厨师们在广场上支起几口大锅,炉灶里的火熊熊燃烧。
李师傅亲自站在一口锅前,开始制作“湖鲜风味土鸭煲”。
他将腌制好的鸭肉放入锅中,鸭肉入锅的瞬间,发出“滋滋”的声响,香气瞬间弥漫开来。
周围的居民们纷纷围拢过来,好奇地张望着。
一位中年大叔挤到前面,看着锅里炖煮的鸭肉,咽了咽口水,问道:“师傅,这是啥菜啊?闻着可真香。”
李师傅笑着回答:“这是我们饭店新研发的‘湖鲜风味土鸭煲’,用的是咱杨庄的土鸭,再加上我们独特的湖鲜调料,味道好着呢,您一会儿尝尝。”
不一会儿,鸭肉炖好了。
李师傅盛出一碗,递给中年大叔:“大叔,您尝尝。”
中年大叔接过碗,拿起筷子,夹起一块鸭肉放入口中,眼睛瞬间亮了起来:“哎呀,这鸭肉太好吃了,味道跟我们平时吃的不一样,又香又入味,这分量还这么足。
师傅,你们这店在哪儿啊?以后就来你们这儿吃了。”
旁边的居民们见状,也纷纷围上来,争着品尝。
另一边,制作“香甜山芋酥”的摊位前也排起了队,孩子们眼巴巴地望着刚出锅的山芋酥,口水都快流出来了。
在活动现场的一角,摆放着一张长桌,上面放着办理会员卡的资料。
工作人员热情地向居民们介绍:“乡亲们,办理我们饭店的会员卡,以后来吃饭都能享受折扣,可划算了。”
居民们听后,纷纷围过来咨询、办理,现场办理会员卡的人数众多。
活动结束后,李师傅和厨师团队并没有停止创新的脚步。
他们收集居民们的反馈,根据大家的意见对新菜品进行进一步优化。
有居民反映“湖鲜风味土鸭煲”的汤汁再浓郁些就更好了,厨师们便调整酱料的配方,增加一些香料的用量。
还有居民说“香甜山芋酥”可以再甜一点,他们便适当增加的比例。
同时,李师傅根据杨庄丰富的蔬菜资源,研发了新的菜品“田园时蔬烩”。
他带领厨师们挑选当地新鲜的豆角、茄子、土豆等蔬菜,将豆角切段、茄子切块、土豆削皮切成滚刀块。
先把土豆放入油锅中炸至金黄,捞出备用。
再将豆角和茄子放入锅中煸炒,待蔬菜变软后,加入炸好的土豆,放入适量的盐、生抽、蚝油等调料,翻炒均匀,最后加入少许水,盖上锅盖焖煮一会儿。
出锅前,撒上一把葱。
这道菜口感清爽,营养丰富,既有蔬菜的原汁原味,又有独特的烹饪风味。
在这场持续的商战中,王氏全系饭店在淄博市场不断拓展,在乡镇市场也逐渐打开局面。
……
在淄博市场历经一番拼搏,取得阶段性胜利后,王建业站在饭店的露台上,目光穿透清晨的薄雾,越过那连绵起伏、如巨龙蜿蜒的山脉,直直地投向了同样满是机遇与挑战的临沂。
九十年代中期的临沂,商贸活动恰似春日里蓬勃生长的野草,呈现出一片极为繁荣的景象。
一处处批发市场如雨后春笋般,在城市的各个角落冒了出来。
这些市场里,来自全国各地的商贾们汇聚一堂,操着不同口音,彼此交流着生意经。
城市的街道上车水马龙,自行车铃声、汽车喇叭声交织在一起。
街道两旁,店铺一家挨着一家,招牌林立。
店主们站在店门口,扯着嗓子大声吆喝,试图招揽更多顾客;顾客们则在摊位前驻足,与店主讨价还价,那此起彼伏的声音,仿佛一首独特的市井交响曲。
然而,当地的餐饮市场,早已被几家实力强劲的本地饭店稳稳占据。
这些饭店凭借多年来对本地人口味的精准拿捏,以及长久积累下来的良好口碑,在市场中扎下了根,拥有着稳固的地位。
王建业深知,要在临沂这片土地上站稳脚跟,无疑将面临一场艰难至极的战役。
可他骨子里那股永不言败的劲儿,以及如同猎豹般敏锐的商业洞察力,促使他毅然决然地决定进军临沂。
这日,阳光透过办公室那有些陈旧却擦得干净的窗户,洒落在略显凌乱却充满活力的办公桌上。
王建业召集陈宇和李师傅,三人围坐在堆满文件的会议桌前,展开了一场激烈的战前谋划。
办公室的墙上,挂着一幅巨大的临沂地图。
地图上,用红、蓝、绿等不同颜色的笔,清晰地标记着各个商业区、居民区和交通枢纽的位置。
王建业站起身,走到地图前,他身着笔挺的西装,虽神色略显疲惫,却难掩眼中的坚定。
他伸出手指,沿着地图上的主要街道缓缓移动,声音低沉却有力地说道:“临沂是个实打实的商业重镇,每天的人流量大得惊人,消费潜力更是不可估量。
虽说本地那些饭店实力确实很强,但我相信,咱们的融合菜理念,说不定能在这儿闯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
不过,咱们必须得做好充分准备,一丝一毫都不能马虎。”
陈宇推了推鼻梁上那副黑框眼镜,镜片后的双眼闪烁着睿智的光芒。
他盯着地图,思索片刻后分析道:“王总,您看,临沂的商业中心主要集中在几个大型批发市场周边。
那儿人流量极大,可竞争也激烈得如同战场。
依我看,咱们不妨考虑在这些区域的周边选址。
这样一来,既能辐射到主要客源,又能避开太过白热化的竞争。
当然,了解临沂人的饮食习惯和口味偏好也至关重要,后续得根据这些,对菜品进行针对性调整。”
李师傅坐在一旁,身着洁白的厨师服,上面还残留着些许厨房的烟火气息。
他微微点头,接着说道:“我之前打听过,临沂人对面食情有独钟,对肉类菜品的需求量也不小。
咱们可以尝试在融合菜里融入面食元素,研发一些以面食为主料的特色菜品。
同时,好好利用当地的优质肉类资源,打造出独具风味的肉菜,给顾客带来全新的味觉体验。”
王建业听后,原本凝重的脸上眼睛一亮,他重重地点了点头:“好,就这么办。
陈宇,选址和前期市场调研这两块儿,就交给你负责;李师傅,你带着厨师团队,专心研究新菜品。
咱们动作得快,争取尽快在临沂打响咱们的第一枪。”
陈宇领命后,带着团队马不停蹄地奔赴临沂。
临沂的大街小巷,到处都留下了他们忙碌的身影。
他们穿梭在人群中,频繁地与房产中介交流。
每到一处潜在店面,陈宇都会仔细打量店面的位置,估算面积大小,询问租金价格。
这天,陈宇在一个房产中介的带领下,来到了位于批发市场附近居民区的一处店面。
这店面面积适中,门前有一片不大不小的小广场,广场上有几个老人坐在长椅上晒太阳,孩子们在一旁嬉笑玩耍。
店面的位置极佳,交通便利,且周边居民众多。
陈宇站在店门口,满心欢喜,仿佛已经看到了饭店未来的繁荣景象。(本章完)
陈宇,调研团队你负责组织;李师傅,菜品研发就靠你了。
咱们动作要快,抢占先机。”
陈宇和李师傅应下后,迅速行动起来。
陈宇从各个部门挑选了一批沟通能力强、头脑灵活的员工,组成了几个调研小组,分别前往淄博周边的乡镇。
其中一组来到了杨庄。
这杨庄,村口立着一块班驳的石碑,上面刻着村子的名字。
村子里,水泥路笔直地通向各个方向,路旁是一排排红砖瓦房,偶尔能看到几座两层小楼。
不远处,工厂的烟囱冒着淡淡的青烟,与田间劳作的身影相映成趣。
调研小组的成员们兵分几路,走进当地的集市。
集市上热闹非凡,吆喝声、讨价还价声此起彼伏。
卖菜的大爷坐在小板凳上,面前摆放着新鲜的蔬菜;卖肉的大叔站在肉摊后,手里的砍刀上下翻飞。
小组成员们穿梭在人群中,与摊主、顾客攀谈起来。
“大爷,您平时下馆子不?”一位年轻的调研人员笑着问一位正在买菜的大爷。
大爷挠了挠头,憨厚地笑道:“偶尔去,不过那得看价格。
咱挣的都是辛苦钱,太贵可舍不得。”
“那您喜欢吃啥口味的菜呢?”
“口味重些的,吃着带劲。
像俺们自家养的土鸭,炖得烂烂的,多放点辣椒,那味道才叫绝。”
在工厂门口,工人们趁着午休时间出来透气。
调研人员走上前去,和他们聊了起来。
“大哥,你们平时工作这么累,吃饭都讲究啥呀?”
一位中年工人抹了把脸上的汗,说道:“肯定得吃饱吃好,价格还得实惠。
不然辛苦一天,挣那点钱都不够吃饭的。”
“那对就餐环境有啥要求不?”
“环境倒没啥特别讲究的,干净就行。
主要还是看饭菜咋样。”
小组成员们又走进居民家中,和村民们围坐在一起,拉着家常,详细记录下居民们对菜品口味、价格以及就餐环境的期望。
数日后,调研小组回到饭店。
陈宇带着整理好的资料,走进王建业的办公室汇报:“王总,杨庄那边的情况基本摸清了。
居民们对价格敏感,就像咱们之前预估的,喜欢口味浓郁、分量大的菜品。
而且,他们对本地的传统食材感情特别深,像土鸭、山芋这些,家家户户都常吃。”
王建业听完,沉思片刻后说道:“行,那咱们就针对这些特点,设计专属的菜品和套餐。
李师傅,你这边重点研发一下利用当地食材制作的新菜,既要符合他们的口味,又得有咱们饭店的特色。”
李师傅领命,带着厨师团队一头扎进厨房。
厨房里,锅碗瓢盆摆放得整整齐齐,炉灶上的火苗欢快地跳跃着。
李师傅拿起一只杨庄的土鸭,仔细端详着,对身旁的厨师们说道:“咱们就把这土鸭和微山湖的湖鲜调料结合试试,看看能碰撞出啥火。”
厨师们迅速行动起来,将土鸭切成大块,放入盆中。
李师傅亲自调配微山湖特有的酱料,将葱姜蒜、辣椒、香料等一一放入石臼中,用杵臼用力捣碎,不一会儿,酱料的香气便弥漫开来。
将酱料倒入放着鸭肉的盆中,搅拌均匀,让每一块鸭肉都裹满酱料。
随后,把鸭肉放入砂锅中,添上适量的水,盖上锅盖,小火慢炖。
随着时间的推移,厨房里的香气愈发浓郁,鸭肉的香味与湖鲜调料的独特味道相互交融。
另一边,有厨师正在研发以本地山芋为原料的甜品。
他们将山芋洗净、去皮,切成小块,放入蒸笼蒸熟。
蒸熟的山芋用勺子压成泥,加入适量的和面粉,揉成面团。
再把面团分成小块,搓成圆球,放入油锅中炸至金黄酥脆。
出锅后,撒上一层细细的粉,“香甜山芋酥”便大功告成。
与此同时,在“鲁香阁”的办公室里,刘大山坐在雕的太师椅上,手里拿着一份市场情报,眉头紧锁。
情报上详细记录着王氏全系饭店计划向乡镇拓展的消息。
刘大山看完,冷哼一声:“他们还想往乡镇发展,想得倒美。
咱们在淄博这么多年,可不能让他们轻易得逞。
去,通知下去,咱们也在乡镇开设分店,主打传统鲁菜的亲民路线。
凭咱们的品牌影响力,还怕竞争不过他们?”
很快,“鲁香阁”也紧锣密鼓地在几个乡镇筹备分店,张贴海报、招聘员工,试图在乡镇市场占据先机。
面对“鲁香阁”的再次竞争,王建业得知消息后,神色平静,他召集团队成员,在会议室里说道:“‘鲁香阁’动作倒挺快,不过咱们也不怕。
大家一起想想办法,制定个详细的市场推广计划。”
众人围坐在会议桌前,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起来。
最后决定,在杨庄举办一场盛大的美食节活动。
活动当天,杨庄的集市广场上彩旗飘扬,人来人往,热闹非凡。
王氏全系饭店的厨师们在广场上支起几口大锅,炉灶里的火熊熊燃烧。
李师傅亲自站在一口锅前,开始制作“湖鲜风味土鸭煲”。
他将腌制好的鸭肉放入锅中,鸭肉入锅的瞬间,发出“滋滋”的声响,香气瞬间弥漫开来。
周围的居民们纷纷围拢过来,好奇地张望着。
一位中年大叔挤到前面,看着锅里炖煮的鸭肉,咽了咽口水,问道:“师傅,这是啥菜啊?闻着可真香。”
李师傅笑着回答:“这是我们饭店新研发的‘湖鲜风味土鸭煲’,用的是咱杨庄的土鸭,再加上我们独特的湖鲜调料,味道好着呢,您一会儿尝尝。”
不一会儿,鸭肉炖好了。
李师傅盛出一碗,递给中年大叔:“大叔,您尝尝。”
中年大叔接过碗,拿起筷子,夹起一块鸭肉放入口中,眼睛瞬间亮了起来:“哎呀,这鸭肉太好吃了,味道跟我们平时吃的不一样,又香又入味,这分量还这么足。
师傅,你们这店在哪儿啊?以后就来你们这儿吃了。”
旁边的居民们见状,也纷纷围上来,争着品尝。
另一边,制作“香甜山芋酥”的摊位前也排起了队,孩子们眼巴巴地望着刚出锅的山芋酥,口水都快流出来了。
在活动现场的一角,摆放着一张长桌,上面放着办理会员卡的资料。
工作人员热情地向居民们介绍:“乡亲们,办理我们饭店的会员卡,以后来吃饭都能享受折扣,可划算了。”
居民们听后,纷纷围过来咨询、办理,现场办理会员卡的人数众多。
活动结束后,李师傅和厨师团队并没有停止创新的脚步。
他们收集居民们的反馈,根据大家的意见对新菜品进行进一步优化。
有居民反映“湖鲜风味土鸭煲”的汤汁再浓郁些就更好了,厨师们便调整酱料的配方,增加一些香料的用量。
还有居民说“香甜山芋酥”可以再甜一点,他们便适当增加的比例。
同时,李师傅根据杨庄丰富的蔬菜资源,研发了新的菜品“田园时蔬烩”。
他带领厨师们挑选当地新鲜的豆角、茄子、土豆等蔬菜,将豆角切段、茄子切块、土豆削皮切成滚刀块。
先把土豆放入油锅中炸至金黄,捞出备用。
再将豆角和茄子放入锅中煸炒,待蔬菜变软后,加入炸好的土豆,放入适量的盐、生抽、蚝油等调料,翻炒均匀,最后加入少许水,盖上锅盖焖煮一会儿。
出锅前,撒上一把葱。
这道菜口感清爽,营养丰富,既有蔬菜的原汁原味,又有独特的烹饪风味。
在这场持续的商战中,王氏全系饭店在淄博市场不断拓展,在乡镇市场也逐渐打开局面。
……
在淄博市场历经一番拼搏,取得阶段性胜利后,王建业站在饭店的露台上,目光穿透清晨的薄雾,越过那连绵起伏、如巨龙蜿蜒的山脉,直直地投向了同样满是机遇与挑战的临沂。
九十年代中期的临沂,商贸活动恰似春日里蓬勃生长的野草,呈现出一片极为繁荣的景象。
一处处批发市场如雨后春笋般,在城市的各个角落冒了出来。
这些市场里,来自全国各地的商贾们汇聚一堂,操着不同口音,彼此交流着生意经。
城市的街道上车水马龙,自行车铃声、汽车喇叭声交织在一起。
街道两旁,店铺一家挨着一家,招牌林立。
店主们站在店门口,扯着嗓子大声吆喝,试图招揽更多顾客;顾客们则在摊位前驻足,与店主讨价还价,那此起彼伏的声音,仿佛一首独特的市井交响曲。
然而,当地的餐饮市场,早已被几家实力强劲的本地饭店稳稳占据。
这些饭店凭借多年来对本地人口味的精准拿捏,以及长久积累下来的良好口碑,在市场中扎下了根,拥有着稳固的地位。
王建业深知,要在临沂这片土地上站稳脚跟,无疑将面临一场艰难至极的战役。
可他骨子里那股永不言败的劲儿,以及如同猎豹般敏锐的商业洞察力,促使他毅然决然地决定进军临沂。
这日,阳光透过办公室那有些陈旧却擦得干净的窗户,洒落在略显凌乱却充满活力的办公桌上。
王建业召集陈宇和李师傅,三人围坐在堆满文件的会议桌前,展开了一场激烈的战前谋划。
办公室的墙上,挂着一幅巨大的临沂地图。
地图上,用红、蓝、绿等不同颜色的笔,清晰地标记着各个商业区、居民区和交通枢纽的位置。
王建业站起身,走到地图前,他身着笔挺的西装,虽神色略显疲惫,却难掩眼中的坚定。
他伸出手指,沿着地图上的主要街道缓缓移动,声音低沉却有力地说道:“临沂是个实打实的商业重镇,每天的人流量大得惊人,消费潜力更是不可估量。
虽说本地那些饭店实力确实很强,但我相信,咱们的融合菜理念,说不定能在这儿闯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
不过,咱们必须得做好充分准备,一丝一毫都不能马虎。”
陈宇推了推鼻梁上那副黑框眼镜,镜片后的双眼闪烁着睿智的光芒。
他盯着地图,思索片刻后分析道:“王总,您看,临沂的商业中心主要集中在几个大型批发市场周边。
那儿人流量极大,可竞争也激烈得如同战场。
依我看,咱们不妨考虑在这些区域的周边选址。
这样一来,既能辐射到主要客源,又能避开太过白热化的竞争。
当然,了解临沂人的饮食习惯和口味偏好也至关重要,后续得根据这些,对菜品进行针对性调整。”
李师傅坐在一旁,身着洁白的厨师服,上面还残留着些许厨房的烟火气息。
他微微点头,接着说道:“我之前打听过,临沂人对面食情有独钟,对肉类菜品的需求量也不小。
咱们可以尝试在融合菜里融入面食元素,研发一些以面食为主料的特色菜品。
同时,好好利用当地的优质肉类资源,打造出独具风味的肉菜,给顾客带来全新的味觉体验。”
王建业听后,原本凝重的脸上眼睛一亮,他重重地点了点头:“好,就这么办。
陈宇,选址和前期市场调研这两块儿,就交给你负责;李师傅,你带着厨师团队,专心研究新菜品。
咱们动作得快,争取尽快在临沂打响咱们的第一枪。”
陈宇领命后,带着团队马不停蹄地奔赴临沂。
临沂的大街小巷,到处都留下了他们忙碌的身影。
他们穿梭在人群中,频繁地与房产中介交流。
每到一处潜在店面,陈宇都会仔细打量店面的位置,估算面积大小,询问租金价格。
这天,陈宇在一个房产中介的带领下,来到了位于批发市场附近居民区的一处店面。
这店面面积适中,门前有一片不大不小的小广场,广场上有几个老人坐在长椅上晒太阳,孩子们在一旁嬉笑玩耍。
店面的位置极佳,交通便利,且周边居民众多。
陈宇站在店门口,满心欢喜,仿佛已经看到了饭店未来的繁荣景象。(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