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5章 名成八阵图
张之维对着这些赶来助阵的一众术士老前辈深深一拜,因为他很清楚,这些老前辈已经做好了死在这里的觉悟,
“能受天师府下一代天师这一礼,咱们这帮老家伙下去也能跟老朋友吹嘘了,好了张之维,现在说说你跟那王一是怎么打算的。”
面对一众老前辈的询问,张之维不疑有他,直接将这段时间他和王一城内与江北所做之事和盘托出。
“也就是说,一旦城池沦陷,在日本人的三面合围之下,只剩下北面这条江是唯一的生路,守住这条生路就能多救一人,十人,百人。”
“是,但现在最大的问题并非陆上东南西三面的日军,而是江下游的日军舰队,一旦他们休整完毕,沿江北上,封锁江面,城内军民逃生无路,过江百姓九死一生。”
张之维说着眼下最关键的问题,一众老前辈也是频频点头。
“你说的没错,我们这帮老家伙也是从下游一路过来的,下游是个什么情况我们这些老家伙也看在眼里,若真是让日本人的舰队沿江北上,后果不堪设想,所以你们两个打算如何拦住日本人的舰队?”
“目前我们能想到的,就是以我和王一二人之力,短暂改变日本人舰队沿江北上这条必经之路上的一地炁局变化,拖延舰队片刻,好让城破之时,尽量带走一批出城的百姓。之后我与他兵分两路,我回去与天师府,茅山,三一门的一众弟子掩护百姓撤入山中。
他则回到城中,转移城中百姓,尽量躲过日本人的屠刀,避免屠,屠城惨剧。”
张之维刚把自己和王一定好的计划说完,这一众术士前辈皆是一愣,先是点头,却又接着摇头。
“想法是好,但凭你们二人之力就想改变一地炁局变化,自成一方天地?别说你们能不能成,就算能成,你俩又能撑到几时?日本人也不是傻子,这里水网密集,大船过不来,那就小船,以日本人的火力,只要能到,那你这边的人基本上就是待宰羔羊,没得打。
最重要的是,若是你们两个都折在了这里,今后怎么办?你们想过吗?尤其是对咱们这个圈子里的人来说。”
面对一众前辈的挑刺,张之维自己也清楚,可没得选啊。
要是让日本海军的第三舰队成功到达预定水域,封锁江面,别说王一那边要挨炮轰,在江北这边只要撤离的不及时,一样也要挨炮轰。
左右都是两难,那就只能赌一把自己和王一这么大的一个目标能够让日本人把注意力转移过来。
打下一国之都是对占据大多数的普通老百姓心气上的打击,灭掉两个华夏异人圈未来几十年的扛旗之人,也是对华夏异人圈的一次打击。
最有机会,被大伙公认能再一次让大伙见到飞升通天之景的两个人都死在了日本人的炮火之下,对整个异人圈的打击也不比国都沦陷小到哪去,甚至可能会更大。
毕竟国都沦陷了可以打回来,夺回来。
可能够有机会接触到飞升通天之景的,几千年来满打满算也就那么十几二十个,数都数的过来。
真要是都折在这了,整个异人圈今后还会有多少门人子弟会去想着长辈口口相传的飞升通天?
也难怪这一帮老前辈会觉得不妥,却没有否决这个方案。
“我知你等心忧百姓,但老话都说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你们两个还有龙虎山,茅山,三一门这三家的弟子,就是我们这些老家伙的青山,别做这种不智之举,便是要烧,也得让我们这些老骨头烧完了才能轮到你们!”
“各位前辈,虽然我也知晓各位来此的目的,但晚辈说句不中听的话,如果我和王一二人合力都只能勉强暂时改变一方天地,不可长久。那便是换做诸位前辈,应当也是这个结果吧?我知诸位前辈都是术士,但人力有穷时,想要改天换地,怕是比我和王一二人合力更难···”
被张之维用刚才数落自己的话反击,这位诸葛家的长辈也不恼。
“嗯,确实不中听,但也确实没说错。若想救人就得让城里的百姓有生路可走,生路就在这里,但摆在面前的难题就是日本人的坚船利炮,他们的舰队过不来一天,这条生路就能从城里多救一批人,为今之计也确实只剩下拦住日本人舰队沿江北上这个选项,若按照你那样布置,我们这些老家伙自然还没你们两个后生有用。
但术业有专攻,你们两个后生虽然惊才艳艳,但到底不是术士,法子是这个法子,但得看谁来用,谁来使。张之维,我考校一下你,你们天师府祖师是张道陵,也是史上留名的飞升神圣,提到张道陵天师,提到你们天师府,大伙的印象就两个,金光咒和五雷正法,这是他老人家开创出来的性命双修之道和镇派之术。
那我们武侯奇门,我们这一脉的术与道又是什么?”
哈?被诸葛家的前辈这样询问,张之维那对小眼睛也睁到最大,看着眼前老头笑眯眯的模样,他一时搞不清楚人家是在给他挖坑还是真想考校自己。
武侯奇门这一脉对于大多数圈子里的同道而言,自然是印象流中的术法,可天师府祖师张道陵跟诸葛武侯几乎可以算是同一个时代的,别人不知,他这个天师府出身的还能不知?
“三昧神火?”
听到张之维这么直接说出武侯奇门压箱底的绝技,这些诸葛家的前辈也不意外,但脸上却露出意味难明的表情。
显然,张之维说的并非正确答案。
倒是同为术士一脉的奇门遁甲两公婆好似猜到了什么。
“三国志有载,诸葛亮推演兵法,作八阵图,咸得其要,唐朝军神李靖在《李卫公问对》中也提到了诸葛武侯曾用八阵练兵,又有诗云‘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诸葛家的,你莫不是说诸葛武侯的术与道便是这三昧神火与这传说中的八阵图吧?”
听到奇门遁甲两公婆的推断,这名诸葛家的前辈也从怀里掏出几张布帛,落到奇门遁甲和张之维手上。
只是粗略看一眼,张之维便感觉自己的心神被拉入其中,反而是同为术士的奇门遁甲二老没有张之维这般表现,他们倒是一眼看出了手上这份布帛的端倪。
“这便是诸葛武侯当年成名之作八阵图?这不是你们武侯奇门一脉的总纲吗?他怎么回事?陷进去了?”
见到张之维竟然会被武侯奇门的总纲所迷,奇门遁甲二老就要上前施展手段将其心神从图中拉出来,却被一众诸葛家的人阻止。
“大兄这样做自有他的道理,二位,若想救人,这一关就得他张之维自己破。”
“不应该啊,天师府传承千年,奇门手段虽不如你们武侯奇门,但这张之维不应该没有涉猎,怎会被一份总纲给迷了,诸葛家的,我们这一脉没少跟你们斗过法,为什么会这样?”
听着奇门遁甲二老发问,诸葛家这边隐隐以这位蜀中诸葛武侯一脉为首的诸葛家前辈也是叹了口气,道出原因。
“你们两个确实没看错,所谓八阵图便是我们武侯奇门一脉的总纲,每个能够修行的诸葛家子弟都从这总纲入手,去掌握四盘八门,若能将四盘八门融汇贯通,根基厚实,便可尝试去研习武侯奇门的压箱底手段——三昧神火。
千年来,我们诸葛三脉不是没出过惊才艳艳,能将武侯奇门与三昧神火皆习全的子弟,也是我们三脉公认的族长,但为什么即便如此,武侯奇门在圈子里的地位依旧比天师府,少林这样的玄门大宗矮一头呢?”
“因为他们都不是诸葛武侯,我也不是。”
这个问题像是在问奇门遁甲二老,也是在问此时心神深陷八阵图中的张之维,而张之维也在这时收回了陷在八阵图中的心神,给出了答案。
看到张之维这么快就从八阵图中收回自己的心神,没有沦陷进去,一众诸葛家的前辈表情既有惊讶,却又觉得好像没什么不对,只是在那笑着点头,而那名蜀中武侯一脉的前辈也询问起张之维。
“如何,在里面看到了什么?”
“诸葛武侯当真乃天人也,只恨我自己没与诸葛武侯同处一个时代,不然真想找诸葛武侯好生较量一番,论论道。”
“哈哈,现在也不差啊,也有个跟你同处一个时代的天才不是吗,还是给这两位老家伙说说你看到的吧。”
“自成一方天地,四盘八门变化克制,吉凶,过去,现在,将来皆在我一念之间,我即方位,我即吉凶!”
张之维将自己刚才在八阵图中所看到的一切,经历的一切用这样一句话总结,却让一旁听着的奇门遁甲二老脸上露出难以置信的表情。
“总结的不错,二位,可想到了什么?”
“神龙负图出洛水,彩凤衔书碧云里,因命风后演成文,遁甲奇门从此始。你们是想说,当年诸葛武侯已经到了那个境界?!”
“就知道你们两个老家伙能看出来门道,是啊,术士一脉中属我们武侯奇门一脉最为出奇,能以自身为中心定住中宫,自开一局,先天立于不败之地。可我等武侯后人传承先祖绝学千年之久,与先祖相比,终究只是望其项背。
我们术士自开一局,能开多大?能开多远?可先祖当年另辟新径,以军为阵,以军为局,阵局一开,天时地利人和皆在先祖一念之间。若是先祖当年隆中避世不出,或许这术士一脉中便当以我武侯奇门为尊,哪有你们奇门遁甲什么事,都得在我们后面吃灰!
但话又说回来,若是先祖当年不出隆中,便是能再进一步,能否悟出这种境界,传与我等后人也犹未可知,当真是时也命也。也罢,这等逆天奇技,兴许还未到出世的时候。张之维,现在你明白为什么我们诸葛家三脉的老家伙会在这里了吧。”
张之维点头,但想了想还是问道。
“晚辈明白,可前辈您自己都说这是诸葛武侯当年道之体现,非我等能明悟,那便是诸位前辈乃武侯后人,是不是···”
“我们自然是做不到像先祖那般以军为阵,自成一方天地,但模仿几分还是可以的,莫小瞧了我们武侯一脉这千年来的研究啊,而且这不还有两个老朋友帮我们查缺补漏嘛,只是想要复现当年先祖八阵图之故事,这一局还欠了三分火候。”
“哪三分?”
“一味火,一支军,还有一个主阵之人,缺了这三分火候,阵局虽能开,但终究少了几分变化和威力。唉,我们后人无能,武侯奇门传承到今日,诸葛三脉中竟已无一人能精通四盘八门者,连我们这些老家伙也只是精通其中一门两门,更别说三昧神火了。
主阵之人也是关键一味主药,我们没有先祖那般天人修为,这八阵图一开,若无主阵之人坐镇,对我们这些老家伙的心神消耗可不小···”
“三昧神火?前辈,不知这个是否能作为三昧神火的替代品。”
听到诸葛家的人说到三昧神火,张之维运转真炁,张口一吐,一团拳头大小的紫色火焰便在一众诸葛家前辈面前浮现
看到这团由魂炁构成的紫火,一众诸葛家前辈也是大吃一惊。
“真魂焰?!没想到你这娃儿竟习得了清河崔氏的手段,造诣不浅啊。有这真魂焰,确实能填补三昧神火的空缺,那就还差一支军,一个主阵之人···”说着,这位诸葛家的前辈也对张之维一番打量,试探的询问道。
“张之维,你可能做主?”
“若是要军,我可以回去跟我所属部队的司令商量,就是不知要多少人。”
“我们目的在于困敌,扰敌,不是杀敌,八百足矣。但要武器精良,令行禁止,现在可不是汉末三国那会了,别拿着红缨枪和大刀就来助阵,没枪没炮,也不行,骗不了人。”
“这个道理晚辈自然明白。”
“那好,至于这主阵之人嘛,张之维,我们便送你一场造化如何?他日若你功成名就,且莫忘了我们武侯奇门的人情。”
——
张之维离开了,带着那三个被自己打坠机的鬼子飞行员回到老山山脉与老陈去商量在这里布八阵图困敌之事。
奇门遁甲和一众诸葛家的前辈并没有跟去,只是选择在这里,以这水网,长江水面,寻找最适合布八阵图的要地。
有奇门遁甲这两位术士高人助阵,很快便选好了布置八阵图的风水宝地。
“诸葛家,我们两个老家伙选的位置如何?”
“嗯,依山傍水,确实是块埋骨的风水宝地,奇门遁甲,当真是名不虚传。只是我们有一事不明,能否问问?”
“都这个节骨眼,想问什么就问吧。”
“你们这一脉跟我们武侯奇门一样皆是家传,但你们这一脉想要的太多,以至于传承艰难,这种时候出来,真不怕你们这一脉后继无人?”
“我们俩的孙子比我们两个老家伙有本事,怀抱两门,皆习得精通,便是在这乱世中也能护得一家周全,若这样还无法传下去,那也是我们这一脉的命,我们两个老家伙也活够了,这次出来也算是还一个人情,倒是你们诸葛家的,三脉齐出,又是为何?”
“还能是为何?因为我们先祖是诸葛武侯,承先祖遗泽,我们武侯三脉历经千年不倒,也算是世受汉禄。如今这汉家天下又是遭劫,异族进关,山河破碎,民不聊生,若我们诸葛家坐视不理,避世不出,百年之后,又怎有脸到地下面对先祖?
另外,你们两个也知我们武侯奇门有一手段,可以将他人拉入内景吧?”
“这我们自然清楚。”
“民国二十一年年末那会,琅琊一脉的族弟与蜀中的唐门应王一之邀,去了一趟关外,这事你们也知道吧。”
奇门遁甲二老点头。
“我们诸葛三脉这次这么多老兄弟一块出来,便是因为当年琅琊一脉的族弟们回来之后,就召集其他两脉的家主议事,给他们看了关外一行,这些日本人对关外同道,百姓所做之事。所以,其他同道或许对王一所言城破之日,屠城之时半信半疑,可我们诸葛三脉确是深信不疑。
这些畜生不如的家伙对关外百姓,同道都是如此,关内百姓又岂能幸免?唐门这会没来,我们也能理解,他们干的是杀手行当,有些规矩立了千年,不能轻破,需要一个时机。我们诸葛家没这些约束,或者说,姓为诸葛,又是武侯后人便是我们的规矩,既如此,便让我们诸葛三脉来打这个头阵,也不负我们诸葛之姓。”
“呵呵,都说名门四家中,高家与陆家以家风传家千年而不倒,可你们武侯奇门的,又何尝不是呢,身为诸葛武侯后人,便是你们最好的家风。”
“哈哈,难得啊,能在这种时候听到奇门遁甲两位高人对我们诸葛三脉的美评。既如此,咱们就在这里布下阵法,好好会会这些灭绝人性的日本畜生!”
“好!”
(本章完)
张之维对着这些赶来助阵的一众术士老前辈深深一拜,因为他很清楚,这些老前辈已经做好了死在这里的觉悟,
“能受天师府下一代天师这一礼,咱们这帮老家伙下去也能跟老朋友吹嘘了,好了张之维,现在说说你跟那王一是怎么打算的。”
面对一众老前辈的询问,张之维不疑有他,直接将这段时间他和王一城内与江北所做之事和盘托出。
“也就是说,一旦城池沦陷,在日本人的三面合围之下,只剩下北面这条江是唯一的生路,守住这条生路就能多救一人,十人,百人。”
“是,但现在最大的问题并非陆上东南西三面的日军,而是江下游的日军舰队,一旦他们休整完毕,沿江北上,封锁江面,城内军民逃生无路,过江百姓九死一生。”
张之维说着眼下最关键的问题,一众老前辈也是频频点头。
“你说的没错,我们这帮老家伙也是从下游一路过来的,下游是个什么情况我们这些老家伙也看在眼里,若真是让日本人的舰队沿江北上,后果不堪设想,所以你们两个打算如何拦住日本人的舰队?”
“目前我们能想到的,就是以我和王一二人之力,短暂改变日本人舰队沿江北上这条必经之路上的一地炁局变化,拖延舰队片刻,好让城破之时,尽量带走一批出城的百姓。之后我与他兵分两路,我回去与天师府,茅山,三一门的一众弟子掩护百姓撤入山中。
他则回到城中,转移城中百姓,尽量躲过日本人的屠刀,避免屠,屠城惨剧。”
张之维刚把自己和王一定好的计划说完,这一众术士前辈皆是一愣,先是点头,却又接着摇头。
“想法是好,但凭你们二人之力就想改变一地炁局变化,自成一方天地?别说你们能不能成,就算能成,你俩又能撑到几时?日本人也不是傻子,这里水网密集,大船过不来,那就小船,以日本人的火力,只要能到,那你这边的人基本上就是待宰羔羊,没得打。
最重要的是,若是你们两个都折在了这里,今后怎么办?你们想过吗?尤其是对咱们这个圈子里的人来说。”
面对一众前辈的挑刺,张之维自己也清楚,可没得选啊。
要是让日本海军的第三舰队成功到达预定水域,封锁江面,别说王一那边要挨炮轰,在江北这边只要撤离的不及时,一样也要挨炮轰。
左右都是两难,那就只能赌一把自己和王一这么大的一个目标能够让日本人把注意力转移过来。
打下一国之都是对占据大多数的普通老百姓心气上的打击,灭掉两个华夏异人圈未来几十年的扛旗之人,也是对华夏异人圈的一次打击。
最有机会,被大伙公认能再一次让大伙见到飞升通天之景的两个人都死在了日本人的炮火之下,对整个异人圈的打击也不比国都沦陷小到哪去,甚至可能会更大。
毕竟国都沦陷了可以打回来,夺回来。
可能够有机会接触到飞升通天之景的,几千年来满打满算也就那么十几二十个,数都数的过来。
真要是都折在这了,整个异人圈今后还会有多少门人子弟会去想着长辈口口相传的飞升通天?
也难怪这一帮老前辈会觉得不妥,却没有否决这个方案。
“我知你等心忧百姓,但老话都说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你们两个还有龙虎山,茅山,三一门这三家的弟子,就是我们这些老家伙的青山,别做这种不智之举,便是要烧,也得让我们这些老骨头烧完了才能轮到你们!”
“各位前辈,虽然我也知晓各位来此的目的,但晚辈说句不中听的话,如果我和王一二人合力都只能勉强暂时改变一方天地,不可长久。那便是换做诸位前辈,应当也是这个结果吧?我知诸位前辈都是术士,但人力有穷时,想要改天换地,怕是比我和王一二人合力更难···”
被张之维用刚才数落自己的话反击,这位诸葛家的长辈也不恼。
“嗯,确实不中听,但也确实没说错。若想救人就得让城里的百姓有生路可走,生路就在这里,但摆在面前的难题就是日本人的坚船利炮,他们的舰队过不来一天,这条生路就能从城里多救一批人,为今之计也确实只剩下拦住日本人舰队沿江北上这个选项,若按照你那样布置,我们这些老家伙自然还没你们两个后生有用。
但术业有专攻,你们两个后生虽然惊才艳艳,但到底不是术士,法子是这个法子,但得看谁来用,谁来使。张之维,我考校一下你,你们天师府祖师是张道陵,也是史上留名的飞升神圣,提到张道陵天师,提到你们天师府,大伙的印象就两个,金光咒和五雷正法,这是他老人家开创出来的性命双修之道和镇派之术。
那我们武侯奇门,我们这一脉的术与道又是什么?”
哈?被诸葛家的前辈这样询问,张之维那对小眼睛也睁到最大,看着眼前老头笑眯眯的模样,他一时搞不清楚人家是在给他挖坑还是真想考校自己。
武侯奇门这一脉对于大多数圈子里的同道而言,自然是印象流中的术法,可天师府祖师张道陵跟诸葛武侯几乎可以算是同一个时代的,别人不知,他这个天师府出身的还能不知?
“三昧神火?”
听到张之维这么直接说出武侯奇门压箱底的绝技,这些诸葛家的前辈也不意外,但脸上却露出意味难明的表情。
显然,张之维说的并非正确答案。
倒是同为术士一脉的奇门遁甲两公婆好似猜到了什么。
“三国志有载,诸葛亮推演兵法,作八阵图,咸得其要,唐朝军神李靖在《李卫公问对》中也提到了诸葛武侯曾用八阵练兵,又有诗云‘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诸葛家的,你莫不是说诸葛武侯的术与道便是这三昧神火与这传说中的八阵图吧?”
听到奇门遁甲两公婆的推断,这名诸葛家的前辈也从怀里掏出几张布帛,落到奇门遁甲和张之维手上。
只是粗略看一眼,张之维便感觉自己的心神被拉入其中,反而是同为术士的奇门遁甲二老没有张之维这般表现,他们倒是一眼看出了手上这份布帛的端倪。
“这便是诸葛武侯当年成名之作八阵图?这不是你们武侯奇门一脉的总纲吗?他怎么回事?陷进去了?”
见到张之维竟然会被武侯奇门的总纲所迷,奇门遁甲二老就要上前施展手段将其心神从图中拉出来,却被一众诸葛家的人阻止。
“大兄这样做自有他的道理,二位,若想救人,这一关就得他张之维自己破。”
“不应该啊,天师府传承千年,奇门手段虽不如你们武侯奇门,但这张之维不应该没有涉猎,怎会被一份总纲给迷了,诸葛家的,我们这一脉没少跟你们斗过法,为什么会这样?”
听着奇门遁甲二老发问,诸葛家这边隐隐以这位蜀中诸葛武侯一脉为首的诸葛家前辈也是叹了口气,道出原因。
“你们两个确实没看错,所谓八阵图便是我们武侯奇门一脉的总纲,每个能够修行的诸葛家子弟都从这总纲入手,去掌握四盘八门,若能将四盘八门融汇贯通,根基厚实,便可尝试去研习武侯奇门的压箱底手段——三昧神火。
千年来,我们诸葛三脉不是没出过惊才艳艳,能将武侯奇门与三昧神火皆习全的子弟,也是我们三脉公认的族长,但为什么即便如此,武侯奇门在圈子里的地位依旧比天师府,少林这样的玄门大宗矮一头呢?”
“因为他们都不是诸葛武侯,我也不是。”
这个问题像是在问奇门遁甲二老,也是在问此时心神深陷八阵图中的张之维,而张之维也在这时收回了陷在八阵图中的心神,给出了答案。
看到张之维这么快就从八阵图中收回自己的心神,没有沦陷进去,一众诸葛家的前辈表情既有惊讶,却又觉得好像没什么不对,只是在那笑着点头,而那名蜀中武侯一脉的前辈也询问起张之维。
“如何,在里面看到了什么?”
“诸葛武侯当真乃天人也,只恨我自己没与诸葛武侯同处一个时代,不然真想找诸葛武侯好生较量一番,论论道。”
“哈哈,现在也不差啊,也有个跟你同处一个时代的天才不是吗,还是给这两位老家伙说说你看到的吧。”
“自成一方天地,四盘八门变化克制,吉凶,过去,现在,将来皆在我一念之间,我即方位,我即吉凶!”
张之维将自己刚才在八阵图中所看到的一切,经历的一切用这样一句话总结,却让一旁听着的奇门遁甲二老脸上露出难以置信的表情。
“总结的不错,二位,可想到了什么?”
“神龙负图出洛水,彩凤衔书碧云里,因命风后演成文,遁甲奇门从此始。你们是想说,当年诸葛武侯已经到了那个境界?!”
“就知道你们两个老家伙能看出来门道,是啊,术士一脉中属我们武侯奇门一脉最为出奇,能以自身为中心定住中宫,自开一局,先天立于不败之地。可我等武侯后人传承先祖绝学千年之久,与先祖相比,终究只是望其项背。
我们术士自开一局,能开多大?能开多远?可先祖当年另辟新径,以军为阵,以军为局,阵局一开,天时地利人和皆在先祖一念之间。若是先祖当年隆中避世不出,或许这术士一脉中便当以我武侯奇门为尊,哪有你们奇门遁甲什么事,都得在我们后面吃灰!
但话又说回来,若是先祖当年不出隆中,便是能再进一步,能否悟出这种境界,传与我等后人也犹未可知,当真是时也命也。也罢,这等逆天奇技,兴许还未到出世的时候。张之维,现在你明白为什么我们诸葛家三脉的老家伙会在这里了吧。”
张之维点头,但想了想还是问道。
“晚辈明白,可前辈您自己都说这是诸葛武侯当年道之体现,非我等能明悟,那便是诸位前辈乃武侯后人,是不是···”
“我们自然是做不到像先祖那般以军为阵,自成一方天地,但模仿几分还是可以的,莫小瞧了我们武侯一脉这千年来的研究啊,而且这不还有两个老朋友帮我们查缺补漏嘛,只是想要复现当年先祖八阵图之故事,这一局还欠了三分火候。”
“哪三分?”
“一味火,一支军,还有一个主阵之人,缺了这三分火候,阵局虽能开,但终究少了几分变化和威力。唉,我们后人无能,武侯奇门传承到今日,诸葛三脉中竟已无一人能精通四盘八门者,连我们这些老家伙也只是精通其中一门两门,更别说三昧神火了。
主阵之人也是关键一味主药,我们没有先祖那般天人修为,这八阵图一开,若无主阵之人坐镇,对我们这些老家伙的心神消耗可不小···”
“三昧神火?前辈,不知这个是否能作为三昧神火的替代品。”
听到诸葛家的人说到三昧神火,张之维运转真炁,张口一吐,一团拳头大小的紫色火焰便在一众诸葛家前辈面前浮现
看到这团由魂炁构成的紫火,一众诸葛家前辈也是大吃一惊。
“真魂焰?!没想到你这娃儿竟习得了清河崔氏的手段,造诣不浅啊。有这真魂焰,确实能填补三昧神火的空缺,那就还差一支军,一个主阵之人···”说着,这位诸葛家的前辈也对张之维一番打量,试探的询问道。
“张之维,你可能做主?”
“若是要军,我可以回去跟我所属部队的司令商量,就是不知要多少人。”
“我们目的在于困敌,扰敌,不是杀敌,八百足矣。但要武器精良,令行禁止,现在可不是汉末三国那会了,别拿着红缨枪和大刀就来助阵,没枪没炮,也不行,骗不了人。”
“这个道理晚辈自然明白。”
“那好,至于这主阵之人嘛,张之维,我们便送你一场造化如何?他日若你功成名就,且莫忘了我们武侯奇门的人情。”
——
张之维离开了,带着那三个被自己打坠机的鬼子飞行员回到老山山脉与老陈去商量在这里布八阵图困敌之事。
奇门遁甲和一众诸葛家的前辈并没有跟去,只是选择在这里,以这水网,长江水面,寻找最适合布八阵图的要地。
有奇门遁甲这两位术士高人助阵,很快便选好了布置八阵图的风水宝地。
“诸葛家,我们两个老家伙选的位置如何?”
“嗯,依山傍水,确实是块埋骨的风水宝地,奇门遁甲,当真是名不虚传。只是我们有一事不明,能否问问?”
“都这个节骨眼,想问什么就问吧。”
“你们这一脉跟我们武侯奇门一样皆是家传,但你们这一脉想要的太多,以至于传承艰难,这种时候出来,真不怕你们这一脉后继无人?”
“我们俩的孙子比我们两个老家伙有本事,怀抱两门,皆习得精通,便是在这乱世中也能护得一家周全,若这样还无法传下去,那也是我们这一脉的命,我们两个老家伙也活够了,这次出来也算是还一个人情,倒是你们诸葛家的,三脉齐出,又是为何?”
“还能是为何?因为我们先祖是诸葛武侯,承先祖遗泽,我们武侯三脉历经千年不倒,也算是世受汉禄。如今这汉家天下又是遭劫,异族进关,山河破碎,民不聊生,若我们诸葛家坐视不理,避世不出,百年之后,又怎有脸到地下面对先祖?
另外,你们两个也知我们武侯奇门有一手段,可以将他人拉入内景吧?”
“这我们自然清楚。”
“民国二十一年年末那会,琅琊一脉的族弟与蜀中的唐门应王一之邀,去了一趟关外,这事你们也知道吧。”
奇门遁甲二老点头。
“我们诸葛三脉这次这么多老兄弟一块出来,便是因为当年琅琊一脉的族弟们回来之后,就召集其他两脉的家主议事,给他们看了关外一行,这些日本人对关外同道,百姓所做之事。所以,其他同道或许对王一所言城破之日,屠城之时半信半疑,可我们诸葛三脉确是深信不疑。
这些畜生不如的家伙对关外百姓,同道都是如此,关内百姓又岂能幸免?唐门这会没来,我们也能理解,他们干的是杀手行当,有些规矩立了千年,不能轻破,需要一个时机。我们诸葛家没这些约束,或者说,姓为诸葛,又是武侯后人便是我们的规矩,既如此,便让我们诸葛三脉来打这个头阵,也不负我们诸葛之姓。”
“呵呵,都说名门四家中,高家与陆家以家风传家千年而不倒,可你们武侯奇门的,又何尝不是呢,身为诸葛武侯后人,便是你们最好的家风。”
“哈哈,难得啊,能在这种时候听到奇门遁甲两位高人对我们诸葛三脉的美评。既如此,咱们就在这里布下阵法,好好会会这些灭绝人性的日本畜生!”
“好!”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