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7章 周瑜降
江夏城的夜色格外深沉,乌云遮蔽了月光,只有零星的灯火在城墙上摇曳。
然而如此夜晚,却充斥着杀戮。街道上已经乱作一团,百姓的哭喊声、马蹄声、兵器碰撞声交织在一起。
“巴郡太守费观恭迎大将军。”
费观身上披着轻甲,率领众多豪族站在城门口,众人脸上都露出喜色。
“太守,今日夺取江夏,太守当为首功。”
魏延手执大刀正容道:“接下来,就是本将军的事情了,还请诸位约束自家家丁,不得骚扰百姓,违令者斩。”
“诺!”
众人感受到魏延身上的杀气,顿时面色大变。
“杀进去,生擒周瑜。”
魏延看着眼前的江夏城,双目中光芒闪烁,好不容易才杀入江夏城,他一定要生擒周瑜。
“活捉周瑜!”
身后的将士们发出呐喊。
周瑜府邸,他身上穿着一件白色长袍,烛光之下,面色显得格外的苍白。
周泰领着亲兵护卫在庭院之中,脸上难掩焦急之色。
“周泰!“周瑜高声喊道。
“末将在!“一个浑厚的声音从身后传来。周泰策马而来,他身材魁梧,手持双戟,眼中闪烁着战意。
“你率骁骑军挡住魏延,我去组织城防!“周瑜快速下令,“记住,一定要拖住他们!“
“遵命!“周泰听了大声应了下来。
“公瑾。”
曹节神情慌乱。
“放心。骁骑军纪律严明,你是吴侯之女,骁骑军是不会伤害你的。”
周瑜安慰道。
“都督一定要小心,都督若战死疆场,妾身必定相随。”曹节正容道。
周瑜点点头,目光中多了一些柔情,若是说以前,周瑜对曹节还有一丝不满,现在却被对方的柔情所吸引。
此时的街道上,周泰已经与魏延正面交锋。两军骑兵在狭窄的街道上厮杀,战马嘶鸣,刀光剑影。周泰战刀挥舞,每一击似乎都带着千钧之力,将迎面而来的骁骑军骑兵击落马下。
“魏延!“周泰大喝一声,策马冲向敌阵中央的魏延。
魏延冷笑一声,长刀横扫,将一名士兵士兵斩落马下:“周泰,今日就是你的死期!“
两员猛将在街道中央交锋,兵器相撞,火四溅。周泰的战刀势大力沉,每一击都让魏延的长刀震颤不已;而魏延的刀法凌厉刁钻,专攻周泰防守薄弱之处。
周围的战斗愈发激烈,骁骑军源源不断地从西门涌入,而曹军则依托街道地形,层层阻击。狭窄的街道限制了骑兵的机动性,双方不得不下马步战。
周泰一刀劈开魏延的长刀,直取对方咽喉。魏延急忙后仰,战刀擦着他的下巴划过,差点要了他的性命。
他借势后退,大喝道:“放箭!“
顿时,骁骑军阵中箭如雨下。周泰挥刀格挡,但还是有几支箭矢射中了他的铠甲。他闷哼一声,不退反进,战刀舞动如风,将面前的骁骑军士兵尽数斩杀。
“周泰!撤退!“远处传来周瑜的喊声。
周泰这才发现,骁骑军已经占据了街道两侧的制高点,继续硬拼只会徒增伤亡。当即赶紧带着残兵后撤。
“周公瑾,大军已经入城,摆在你面前的只有两条路,投降或者死亡。”魏延望着远处的周瑜,目光深处多了一丝嫉妒。
在中原,谁不知道,秦寿特别欣赏周瑜,曾经数次邀请周瑜,让人主掌水师,可惜的是,周瑜因为和孙策之间的关系,数次拒绝秦寿,最后阴差阳错,走上了对抗秦寿之路。
“公瑾,我等既然入城,你已经回天无力了,王上欣赏你,一定不会坏了你的性命的,你不为自己考虑,也应该为身边的将士们考虑,还有你城内的娇妻,你要是死了,她虽然是曹操之女,但也会被许配给他人的。”
荀攸骑着战马飞奔而来,在一边劝降道。
周瑜听了面色一紧,望着身边的士兵,脸上露出复杂之色,现在大势已去,就算是拼死反抗,也改变不了大局,还会连累身边的将士。
“公瑾,孙策、孙权都已经战死,但孙策尚有老母、小妹、儿子在世,他们现在就在夷州,你身为孙策之友,难道不应该照顾他们吗?”
荀攸到底是一个厉害人物,一下子就抓住了要害。周瑜为何会拒绝秦寿,那是因为孙策的缘故,现在以孙策的家小为威胁,不怕周瑜不投降。
果然,周瑜听了面色一变。此刻的他想到了死去的孙策,想到刚刚告别的曹节。
周瑜的脸色在火光下显得更加苍白,他的目光在荀攸和魏延之间游移,内心的挣扎显而易见。周围的将士们也都屏息凝神,等待着他的决定。
当下深吸一口气,缓缓闭上眼睛,仿佛在权衡着每一个选择的后果。片刻后,他睁开眼,目光坚定而冷静。
“荀攸,魏延。你们说得对,大势已去,继续抵抗只会徒增伤亡。我可以投降,但我有三个条件。”
魏延眉头一挑,冷笑道:“周公瑾,你现在还有什么资格谈条件?”
荀攸却抬手制止了魏延,示意周瑜继续说下去。
“第一,我要求你们不得伤害江夏城内的百姓,不得烧杀抢掠,违者必斩。”周瑜的声音铿锵有力,目光如炬。
荀攸点了点头:“这是自然,王上向来以仁德治国,绝不会纵容部下残害百姓。”
周瑜顿了顿,目光扫过身边的将士们,说道:“抵挡王师,是我周瑜的意思,与这些弟兄无关,我要求你们善待我麾下的将士,不得追究他们的罪责,愿意留下的可以继续从军,不愿留下的可以解甲归田。”
荀攸微微一笑:“周公瑾果然仁义。这一点,我也可以代王上答应。”
“第三,请王上赦免孙氏之罪,照料孙氏老小。”
荀攸听了哈哈大笑,说道:“公瑾,只要孙氏安享富贵,王上又岂会绝人之嗣?至于照料孙氏老小,那是你周公瑾的事情,与王上无关。倒是你说这么多,都是为别人,你就不为你自己或者你的夫人提点条件?”
周瑜将宝剑丢出,苦笑道:“我与夫人,生死都在王上手中。”
荀攸点点头,让人将周瑜送回府中,好生安养。
(本章完)
江夏城的夜色格外深沉,乌云遮蔽了月光,只有零星的灯火在城墙上摇曳。
然而如此夜晚,却充斥着杀戮。街道上已经乱作一团,百姓的哭喊声、马蹄声、兵器碰撞声交织在一起。
“巴郡太守费观恭迎大将军。”
费观身上披着轻甲,率领众多豪族站在城门口,众人脸上都露出喜色。
“太守,今日夺取江夏,太守当为首功。”
魏延手执大刀正容道:“接下来,就是本将军的事情了,还请诸位约束自家家丁,不得骚扰百姓,违令者斩。”
“诺!”
众人感受到魏延身上的杀气,顿时面色大变。
“杀进去,生擒周瑜。”
魏延看着眼前的江夏城,双目中光芒闪烁,好不容易才杀入江夏城,他一定要生擒周瑜。
“活捉周瑜!”
身后的将士们发出呐喊。
周瑜府邸,他身上穿着一件白色长袍,烛光之下,面色显得格外的苍白。
周泰领着亲兵护卫在庭院之中,脸上难掩焦急之色。
“周泰!“周瑜高声喊道。
“末将在!“一个浑厚的声音从身后传来。周泰策马而来,他身材魁梧,手持双戟,眼中闪烁着战意。
“你率骁骑军挡住魏延,我去组织城防!“周瑜快速下令,“记住,一定要拖住他们!“
“遵命!“周泰听了大声应了下来。
“公瑾。”
曹节神情慌乱。
“放心。骁骑军纪律严明,你是吴侯之女,骁骑军是不会伤害你的。”
周瑜安慰道。
“都督一定要小心,都督若战死疆场,妾身必定相随。”曹节正容道。
周瑜点点头,目光中多了一些柔情,若是说以前,周瑜对曹节还有一丝不满,现在却被对方的柔情所吸引。
此时的街道上,周泰已经与魏延正面交锋。两军骑兵在狭窄的街道上厮杀,战马嘶鸣,刀光剑影。周泰战刀挥舞,每一击似乎都带着千钧之力,将迎面而来的骁骑军骑兵击落马下。
“魏延!“周泰大喝一声,策马冲向敌阵中央的魏延。
魏延冷笑一声,长刀横扫,将一名士兵士兵斩落马下:“周泰,今日就是你的死期!“
两员猛将在街道中央交锋,兵器相撞,火四溅。周泰的战刀势大力沉,每一击都让魏延的长刀震颤不已;而魏延的刀法凌厉刁钻,专攻周泰防守薄弱之处。
周围的战斗愈发激烈,骁骑军源源不断地从西门涌入,而曹军则依托街道地形,层层阻击。狭窄的街道限制了骑兵的机动性,双方不得不下马步战。
周泰一刀劈开魏延的长刀,直取对方咽喉。魏延急忙后仰,战刀擦着他的下巴划过,差点要了他的性命。
他借势后退,大喝道:“放箭!“
顿时,骁骑军阵中箭如雨下。周泰挥刀格挡,但还是有几支箭矢射中了他的铠甲。他闷哼一声,不退反进,战刀舞动如风,将面前的骁骑军士兵尽数斩杀。
“周泰!撤退!“远处传来周瑜的喊声。
周泰这才发现,骁骑军已经占据了街道两侧的制高点,继续硬拼只会徒增伤亡。当即赶紧带着残兵后撤。
“周公瑾,大军已经入城,摆在你面前的只有两条路,投降或者死亡。”魏延望着远处的周瑜,目光深处多了一丝嫉妒。
在中原,谁不知道,秦寿特别欣赏周瑜,曾经数次邀请周瑜,让人主掌水师,可惜的是,周瑜因为和孙策之间的关系,数次拒绝秦寿,最后阴差阳错,走上了对抗秦寿之路。
“公瑾,我等既然入城,你已经回天无力了,王上欣赏你,一定不会坏了你的性命的,你不为自己考虑,也应该为身边的将士们考虑,还有你城内的娇妻,你要是死了,她虽然是曹操之女,但也会被许配给他人的。”
荀攸骑着战马飞奔而来,在一边劝降道。
周瑜听了面色一紧,望着身边的士兵,脸上露出复杂之色,现在大势已去,就算是拼死反抗,也改变不了大局,还会连累身边的将士。
“公瑾,孙策、孙权都已经战死,但孙策尚有老母、小妹、儿子在世,他们现在就在夷州,你身为孙策之友,难道不应该照顾他们吗?”
荀攸到底是一个厉害人物,一下子就抓住了要害。周瑜为何会拒绝秦寿,那是因为孙策的缘故,现在以孙策的家小为威胁,不怕周瑜不投降。
果然,周瑜听了面色一变。此刻的他想到了死去的孙策,想到刚刚告别的曹节。
周瑜的脸色在火光下显得更加苍白,他的目光在荀攸和魏延之间游移,内心的挣扎显而易见。周围的将士们也都屏息凝神,等待着他的决定。
当下深吸一口气,缓缓闭上眼睛,仿佛在权衡着每一个选择的后果。片刻后,他睁开眼,目光坚定而冷静。
“荀攸,魏延。你们说得对,大势已去,继续抵抗只会徒增伤亡。我可以投降,但我有三个条件。”
魏延眉头一挑,冷笑道:“周公瑾,你现在还有什么资格谈条件?”
荀攸却抬手制止了魏延,示意周瑜继续说下去。
“第一,我要求你们不得伤害江夏城内的百姓,不得烧杀抢掠,违者必斩。”周瑜的声音铿锵有力,目光如炬。
荀攸点了点头:“这是自然,王上向来以仁德治国,绝不会纵容部下残害百姓。”
周瑜顿了顿,目光扫过身边的将士们,说道:“抵挡王师,是我周瑜的意思,与这些弟兄无关,我要求你们善待我麾下的将士,不得追究他们的罪责,愿意留下的可以继续从军,不愿留下的可以解甲归田。”
荀攸微微一笑:“周公瑾果然仁义。这一点,我也可以代王上答应。”
“第三,请王上赦免孙氏之罪,照料孙氏老小。”
荀攸听了哈哈大笑,说道:“公瑾,只要孙氏安享富贵,王上又岂会绝人之嗣?至于照料孙氏老小,那是你周公瑾的事情,与王上无关。倒是你说这么多,都是为别人,你就不为你自己或者你的夫人提点条件?”
周瑜将宝剑丢出,苦笑道:“我与夫人,生死都在王上手中。”
荀攸点点头,让人将周瑜送回府中,好生安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