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会议室。
    此次召开高层会议的主要议题有两个:一,《浩克2》的全球发行;二,下一步的战略合作方向。
    第一个议题很快取得一致意见,按照一开始的设想,大陆提前映之后,首轮拷贝将要覆盖大小47个票仓地区,已经有专门的安保机构负责押送,等腾出人手精力,再去覆盖那些边缘地区,比如捷克、斯洛文尼亚、厄瓜多尔……
    所以,会议主要集中精力讨论的是第二个议题,也就是《海王》独立作品的筹备开发。
    定稿的剧本已经分发给了众人,也就是包含了“夺宝探险”、“七海王位”、“混血壮汉遇美m”等元素的前dc版创作。
    当然了,dc与漫威有很多相似的角色设定,也不存在谁抄谁,毕竟这两家的员工经常互相跳槽,久而久之,就会趋向于同质化。
    那既然漫威先推出海族构想,肯定就没dc什么事了,除非华纳能够顶着舆论压力和先入为主的观众初印象头铁“跟风”。
    还没发生的事多猜想也无意,反正环球等高层拿到剧本细细翻阅之后,兴致颇高,在他们看来,这个剧本主线明朗且不故作深沉,矛盾冲突虽欠点火候小白了点但好歹合乎角色走向,且卖座元素拉满,各种经典桥段顺手拈来,非要打个分的话,起码是7分以上。
    商业片吗,剧本太“好”也是一种过错,有着特效场景弥补,剧情浅白些还容易被大众接受。
    可剧本争议不大,众人却还是有分歧。
    分歧的点在于,以莱曼、凯文为首的漫威派认为,该剧必须要大拍,噱头要足,所以要高预算,某些片段甚至要用imax摄影机拍摄,预算直追《雷神2》、《浩克2》等演员阵容更花钱的作品,也就是至少1.6亿到1.7亿美金。
    要知道,漫威电影虽然一向不差经费,但好歹一部分支出大头给了演员,特效贵,可也很少涉及3d+imax模式,自《阿凡达》起,这么玩的只有《爱丽丝梦游仙境》取得较大成绩,就连诺兰都只在《黑暗骑士》和《黑暗骑士崛起》里少部分使用过imax摄像机,还不是常规拍摄镜头的使用器材。
    无他,这么拍太花钱,成本一直没降下来,且很多好莱坞人士认为如此做法也不能使影片的画面感提升多少,后期渲染多花些功夫也能达到差不多的效果。
    对这些精打细算的厂商来说,主流的拍摄器材已经足够用了。
    但问题在于,《海王》不比其他,18年的特效也比12年的特效技术更成熟,温导拍得这版之所以被观众认可,那奇幻的海底世界风景画绝对是一大优势,如若放弃这个优势,说实话,《海王》的故事性还是差了点,勉强能与《美队1》打平,更别提,哪怕有《浩克2》铺垫角色出场,其路人缘也是不能跟三巨头比的。
    那对莱曼来说,为了能让《海王》达到前世的高度甚至说超越,画面质感绝对是重点,哪怕比主流大作精致几个百分点,反馈到观众那里,都是视觉上的新奇享受。
    何况,海洋潘多拉明显是个巨大噱头,只有朝这个方向努力,不说比拟《阿凡达》,但起码有实质靠拢的说法,拿钱砸出一个海洋奇景,以便扩大mcu的整体影响。
    是的,在基础之上多花钱,或许不会投入产出性价比的最优解,可一定对漫威整体ip的扩大推广有好处。
    只可惜,莱曼和凯文是站在整体高度看待这个问题,不怕多花钱,但纳摩有一半的份额在环球那里,他们的高层又不傻,哪里会不清楚这些小算盘,仅以环球的利益来说,肯定是花最合适的钱,拍出最稳定的电影,才可能获益最大。
    他们也给莱曼算了一笔账,比如,《海王》的主演杰森-莫玛身价很便宜,片酬不过3、400万,重要角色不多,算上群演,大抵能控制在2000万左右,特效预算看齐《雷神2》也只是6000多万,再算上其他杂七杂八的支出,1.2亿怎么也够了。
    这1.2亿,只要北美过个2亿,海外2亿,再往上就都是纯利,相反,如果拍摄支出增加到1.6、1.7亿,算上宣发支出,起码全球要有个5.5亿才谈赚钱,纳摩的路人缘还处于培养阶段,难处也都是客观存在的。
    众口难调,环球ceo杰夫-希尔环顾四周,心里有些被莱曼预设的统筹架构打动,虽然他也觉得《海王》的预算定得是否高了些,但至少也明白漫威的成功离不开这两位的高屋建瓴,有这位的点头,直言可以多议议,此事也就被放下。
    随后,为了玩具市场,又有是否需要恐怖元素——海沟族的争论,正方觉得“消泯海族人族大战”的议题已经够市场正确了,没必要加入一些古怪的支线牵扯主线,尤其是导演被确定为温子仁的情况下,得收缚他的“理念”,怎么能给他发挥恐怖片段的舞台;
    反方还是以莱曼为首,他道:“《浩克2》市场反响好,可以顺势推出纳摩独立作品,《海王》如果表现好,推出《海沟族》也就有基础。想想,一部恐怖类型的超英衍生作品也算具备开创性了,现在,还觉得这个尝试没有必要吗?”
    环球跪了。
    无论是制作部的保守派还是为了授权市场着想的纯净派都没有想到莱曼还在打一推二,二推三的把戏,一个人怎么就能走一步看三步呢?
    别人都是先拍完项目,意外取得市场惊喜,才尝试着开发衍生系列,莱曼倒好,项目还没正式立项,已经想到要提前埋好衍生续作的伏笔彩蛋了,难道这就是为什么mcu越拍格局越大、着力点越多的原因?
    环球方用着异样的眼神看着会议桌另一端的漫威团队,凯文-费奇同样是一副理所当然、并不奇怪的模样,他会说08年,莱曼刚入主漫威,比他更有清晰计划的组建妇联体系?
    要知道,那时候这些想法只存在于他平时的瞎琢磨,也就是莱曼一直支持他创作一个互相关联网状脉络。
    就像是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维持它枝干的永远是泥土之下,深入汲取养分的根系。
    各个角色的作品就是根系,汲取路人好感、培育影迷粉丝,才能让漫威有足够的能量茁壮成长。
    妇联、银河护卫队、海王,包括地狱厨房、惩罚者以及索尼蜘蛛体系,都是莱曼精心维系,用利益牵扯各方壮大漫威价值的手段。
    所以,无论是为短期利益考虑,还是为长期利益考虑,刚刚觉得海沟族支线没必要、拖沓主线的反对派都没了反驳的立场,人都帮你规划好了,只要按着步调走,偌大的影市里,就能多出多吃蛋糕的选择。
    除了这些理由之外,还有一点是环球方不得不顾虑的,那就是剧组人心,也就是温导会怎么想,很明显,这个海沟族光看设定就知道是对他胃口的,而他,又是极力被莱曼推崇的《海王》导筒最佳人选,看在需要他拍摄执行上,反对派都不会再坚持己见。
    分歧渐渐弥合,也可以说,众人都被莱曼详细的规划给说服了,此刻,杰夫-希尔就是如此,他已经被画好的大饼诱惑的那叫一个意气风发。
    哈,2部a类项目的预设策划,如果顺利,足够满足环球明年的档期资源需求,这方面的紧迫性陡然降低,还方便跟董事会交代他的工作。
    心情不错的他高声夸赞了莱曼缜密的构思,难怪漫威这么红火等话语结束会议、友好气氛,同时,众人也都一致决定先把剧本立项、把剧组搭起来,落实拍摄合同,以及趁着纳摩有在《浩克2》中高调出场的戏份,一旦立项,就把消息放出去调调影迷胃口。
    至于拍摄合同的利益分化吗,或许是觉得漫威这艘大船前程似火,环球方很好说话,而莱曼呢,也不“得寸进尺”,基本维系了《浩克2》中五五分账的公平条款,只是希望环球的玩具经销渠道份额能让漫威旗下的玩具厂、仓储转运体系更紧密的参与。两家多来往。
    除此之外,就是给温子仁口头上争取了一份大合同,环球不比萤火虫,他们不愿给票房分成笼络人才,莱曼也只能在薪酬上想办法。
    一来二去,接近1200万的基础酬劳也算是温导拿过最大的一笔导演费用,对他的身价提升很有帮助,虽然他在《潜伏》项目里分到的远比这些钱多,但奈何是转型大制作,环球多少有些不放心,他毕竟不像前世是先拍了《速激7》才接手的《海王》。
    而且,这笔钱还不是那么好拿,温导必须跟环球签一份补充合同,里面规定《海王》的票房总额不过6亿的及格线,他就只能拿600万,但如果《海王》全球票房超过6亿,高达8亿、9亿、10亿啦,环球也不吝啬奖励。
    总之,项目越赚钱,组织上是不会亏待功臣滴,尤其还有一位国际大导演极力推崇。
    几乎没什么犹豫,温子仁和他的经纪人团队就签了这份导演合同,按他经纪人的说法,没莱曼担保,能拿这么好的条件够扯皮去了。
    温导是个实诚人,签完合同他就找到莱曼表示感激,这么些年来,他待在曼恩传媒,钱也赚了,名声也有了,创作空间还蛮自由,真的不知道该怎么报答,心里是暗暗努力不辜负莱曼对他的期盼。
    当然,莱曼比较现实,作为一个穿越者,要不是温导自己攒劲,他是绝不会捧的,只是这话不能说出来而已,他难道还能说:“《海王》你丫拍挺好,我就不换人了。”
    这种功利性,却是不能言说的,虽说在温导自己看来,一直是莱曼给他机会,毕竟在他苦逼的大学刚毕业的那段日子里,各种碰壁的现实告诉他:没人提携,他连入行都满是门槛。
    一些感激的话,莱曼听着心里起疙瘩,赶紧把话题转向旁处。
    项目都进入筹备阶段了,一大堆的事需要解决,温导还得连日的着手建组,把幕后团队拉起来,道具、服装等工作进度也得操心一下,哪那么多时间可以浪费。
    话分两头。
    就在温子仁甄别《海王》这种类型的作品所需要的拍摄人才、招揽大将;
    莱曼开始上手《夜行者》的后期工作时,《美恐》第一季杀青了,除此之外,亚马逊旗下的流媒体事业部也跟着发布通告,说他们正在规划自制内容,首部原创剧确定为《阿尔法屋》。
    嗯,一部中规中矩,以华盛顿为背景的政治喜剧,由《杜恩斯比利》系列的作者加里-特鲁多编剧。
    剧中的主角是四位共和党参议员,然后找来了亚当-伯恩斯坦(美剧导演,成名作《我为喜剧狂》,拿过艾美奖提名)负责剧集的具体执导。
    当然,这个消息一出,奈飞嗤之以鼻,觉得亚马逊的流媒体部好不要脸,模仿他们的创意,莱曼更是没放在心上。
    他是知道亚马逊的拍摄模式有多坑爹的,这么说吧,为什么流媒体里只有“奈飞出品”被观众追捧,而非什么“亚马逊出品必属精品”?
    是亚马逊差钱,不敢投资?
    no!
    是因为流媒体们虽然都喜欢利用大数据精确、垂直对接相应用户,但奈飞只是用数据作为参考,具体怎么拍都是导演编剧自己看着办,习惯性挥舞着钞票发动这些人的主观能动性,但亚马逊呢,讲个笑话,它是规定死了多少多少集必须要出现矛盾冲突点,多少多少分钟主角要有精彩发挥。
    不是行业内的人很难想象得到这种被指挥、框架定死的压抑感,创作天性都没了,还能指望产出特别精彩的剧?
    就是华纳指导dc,都不会精确到每一分钟该怎么拍。
    用编剧的话来说,“我觉得我很多余。”——说句题外话,这年头,众人无不怀念煤老板那个年代,这些人只管给钱最多塞个小蜜,还不用给主要角色,剩下的随便鼓捣,但某只企鹅、某大盗进场的时候,钱是给,还很多,但创作空间已经没了。
    流量剧怎么来的,不会有人真觉得是导演、编剧负全责吧,资方不说话,谁有那个钱请,拍了还挨骂,贱不贱讷,遭不遭罪啊。
    当然,很多人只是为了生活,为了工作,金主喜欢插手,就应着呗,这才是烂剧大行其道的根本原因。
    创作是要有底线,也需要红线,但不该用一个个框架死死按着。

章节目录

好莱坞传奇导演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禁忌书屋只为原作者血流三千尺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血流三千尺并收藏好莱坞传奇导演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