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行军最害怕掉队或迷失方向,而且在明末这个时代,由于营养不良,很多人都患有夜盲症。罗虎要求每十人就要有一只火把,蜿蜒的星火也能让每个人知道兄弟部队在什么地方。
当然困难不只是漆黑的夜,还有士兵疲惫的身体,骑兵和战车营还好,那些背着武器的步兵可就惨多了。罗虎分配好时间,每隔一个时辰就会让兄弟们休息一下,有战车和骑兵的保护,倒也能打个盹。只是到了最后,士兵们虽能服从命令,但很多人都开始闭着眼走路,摔跤的情况时有发生。
夜是宁静的,四野空旷得吓人,月牙挂在黑漆漆的天幕上,有点诡异。夜不收在前面打探情况,引领方向,众人就这么走着走着,启明星已升上天空。夏天的早晨来得特别早,东方泛起了微光,而罗虎的部队已开始折返向黑暗的西方继续前进。大约又走了一个时辰,天已大亮,罗虎他们终于在清兵察觉之前到达了卫运河东岸。
这个早晨,一队向北探查情况的清军侦察骑兵正在慢悠悠地行进。对清军来说,南方才是防御和侦查的重点,昨天已经有人汇报说一支明军正在向漳卫河南岸靠近。既然南边发现了明军,那北边应该说是安全的。要知道,急行军和包抄是清军的杀手锏,他们和明军作战多年,他们都是龟缩在城内,敢出来做大范围迂回包抄的,根本就没见过。
但是世事难料,当他们悠哉悠哉地望向逐渐明亮的天际时,才发现北面已经扎下了一个巨大的营盘。
这个营盘最前面是一辆辆的战车,很多忙碌的明军正在战车前放置鹿角和拒马,还有挖壕沟的人,戴着铁盔却光着膀子。那些明军的铁甲骑士跨在高大的战马上,时刻准备保卫这些正在进行土工作业的士兵。
清军侦察兵惊恐不已,他们没想到明军会突然出现在这里,为首的一个头目立即调转马头,策开战马就往回走,他要把这个紧急消息立刻报告给巴哈纳。
这时的罗虎一边安排部分士兵补觉,一边要求车营的士兵做好防卫。疲惫是都有的,但现在没有丝毫时间可以放松,清军得知自己迂回到他们的后方,一定会发动歇斯底里的进攻,能不能守住这块阵地,决定着这次战术设计的成败和自己军队的存亡。除了徐忠的第一步兵营,卢常捷的第四步兵营,自己所有的老本儿基本上可都在这儿了。
巴哈纳在得知罗虎的军队截断了他的运河补给线后十分震惊。打了这么多年的仗,几乎没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前方的德州城攻不下来,北方的要道还被切断了。
现在最稳妥的办法是放弃德州,马上渡过卫运河向景县方向运动,因为景县还在他手里。但骄傲的巴哈纳不允许自己这么做,清军和明军打了这么多年仗,什么时候受过这种气。
“好你个罗虎,想断老子的退路,老子要让你知道知道厉害。”巴哈纳让石廷柱驻守原地,他要亲自率领两千五百军队北上击溃罗虎。
罗虎军队的数量巴哈纳并不清楚,但巴哈纳出兵的人数罗虎可以凭借历史知识和夜不收的侦查估算出大概。
“巴哈纳战兵不会超过三千。”罗虎给了这个数字,然后他开始思考自身与巴哈纳在兵力上的优劣势。
毫无疑问,巴哈纳的士兵更精锐,经验更充足,战斗力更强;而自己这边,人数占了一定优势,战兵三千六,辅兵两千,而且自己的这些辅兵相当于民团,也是至少配备一把腰刀的。
火力方面,清军更强一些,毕竟自己这三千六百人只有一百五十支燧发枪。好在燧发枪的射速更快,可以弥补在数量上的差距。
能否战胜对手只能战场上见分晓,一些揣度和预测都是纸上谈兵。
这天上午,巴哈纳北上与罗虎对峙,双方在相遇后没有立即展开战斗,而是摆开阵势,给最后的决战做准备。时间已经到了下午,双方严阵以待,但都没有任何动静。
“看来清兵也在做战前准备,连续几天对德州城的进攻也让他们精疲力竭了。”罗虎心想这样也好,自己的军队经过长时间的行军颇为疲惫,就休整一日,明日再决战吧。
休整归休整,罗虎可不敢放松对清军的警戒,这一夜他心情也是忐忑不安,久久不能入睡。既然如此就出来走走,看看营地里的兄弟们都在干嘛。
披了一件衣服,罗虎出来视察营地,不远处几名十五六岁的少年辅兵正在给郝有义调整炮位。
罗虎上去和郝有义说了几句话,又问那几名少年:“明天和鞑子打仗你们怕不怕。”
其中一个皮肤黝黑,眼睛大大的少年说道:“不怕,俺还想跟将军要一副铁甲呢,留在后面干苦力没意思,俺也想加入重甲步兵营,与鞑子拼命。”
“哦……”罗虎对他的勇敢表示钦佩,
“你真的不怕死?”
“不怕,六年前鞑子入关,俺们屯子的人都死光了,就俺一人躲在柴草堆里捡了条命,俺时刻都想找鞑子拼命,好给俺爹娘和乡亲们报仇。”
“六年前,那是满清第四次入关的时候,原来也是跟鞑子有大仇的。”罗虎思忖着。
“你叫什么名字?”
“俺叫秦丰,五谷丰登的丰。”
“好,秦丰,我记住你了,”罗虎转过身又对其他几个少年说道:“你们也不怕死吗?”
“不怕,不怕,俺们就是来杀鞑子的。”
果然初生牛犊不怕虎,罗虎拍了拍他们的肩膀,道:“手中可有武器了?”
“回将军,带俺们来的李大叔说俺们年龄太小,不让动刀枪。”
“自古英雄出少年,去,到后勤营一人领一把腰刀,明天咱们一起和鞑子拼命。”
几个少年欢呼着去了后勤营,于他们而言,能够有一把属于自己的战刀是梦寐以求的。
让这些孩子上战场残酷吗?罗虎回忆这一世,自己比他们还小的时候就在战场上奔波了,最初是传令兵,然后是长枪兵,最后是骑兵。
少年应该承担起更多的责任,毕竟这是乱世。
……
次日一早,明军吃过朝食,然后开始列队,一场残酷的大战在等待着他们。
罗虎今天穿了一件山纹甲,它比普通铁鳞甲更轻,也具有更好的防护力,两肩有护膊,手上有铁臂手,威风凛凛。他来到指挥位置,拿起千里镜,观看清军的阵容。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杆白色镶红边的大旗,随后是一排红夷炮和一排盾车,黑洞洞的炮口全部对着自己这边;再后是身披白色盔甲外镶红边的战士,乌黑尖高的盔顶上,火红的盔缨飘扬,每个人棉甲上都钉着粗大的铜钉,将领的胸前则有蹭亮的护心镜,他们个个身材健壮,满脸的戾气和残暴。
让罗虎没想到的是清军中还有很多手持火绳枪的火器兵,他们把鸟铳扛在肩上,也是一脸的骄纵之色。
“战斗会异常激烈。”罗虎调整呼吸,尽量让自己平复下来,这是他第一次指挥这样规模的战斗,不免有点紧张。
“开始应旗。”罗虎下了命令。
应旗是一种交流,告诉长官和战友,此刻你的部队已经准备好了。
一时间,重甲骑兵营、重甲步兵营、夜不收轻骑兵、火器营、战车司、预备司和第三步兵营全部开始摇动旗帜,顿时旌旗招展,士气高昂。
罗虎站了起来,在中军的位置上大喊道:“杀……”
“杀”
“杀”
“杀”
五千六百人齐声呼喊,一时间地动山摇。
吼完了这一嗓子,罗虎觉得心中的紧张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一股子舍我其谁的豪迈之气。
战斗即将开始,清兵的目标是要拔掉罗虎这颗插在他们补给线上的钉子,所以他们主动展开进攻。
而罗虎是防御方,在他们阵前是壕堑、拒马和鹿角;然后是战车营和火器营;再后面是步兵营,中军和预备司。
清军开始打炮了,炮弹呼啸而出,落在罗虎的阵地前,一辆战车被击中,造成两死一伤。
这一轮炮火过后,清军还是以盾车为先驱,用来消耗明军的炮火和枪弹,随后跟着火枪兵、弓箭手和重甲步兵,重甲步兵穿着两层甲,内穿锁子甲,面目狰狞,一脸戾气。
盾车越来越近,到两百步时,清军的火炮又响了,明军战车又被击中,当场死亡一人。
明军指挥战车营作战的是郝有义,面对前进的盾车,他对手下的火炮手喊道:“不要慌,等鞑子走近了再打。”
郝有义的想法是对的,眼看盾车进入到一百五十步的距离,他才命令战车上的佛朗基炮开始轰击。
“轰轰轰”清军的盾车当场被密集的炮火击中了数辆。
“再来。”郝有义命令炮手换上新的子铳又打了一轮。
盾车被击毁了几辆,但盾车后面的清军并没有什么损伤,一些清军开始从盾车后面出来,冒着炮火填壕堑,清除鹿角、拒马等路障。
郝有义命令弗朗基继续射击,但这时清军的步弓手从盾车后面出来,上前十几步,朝着明军的战车射出了箭羽。
箭羽从天空中落下,战车并没有顶棚,这些箭羽又都是重箭,杀伤力很强,落在人身上非死即伤。
郝有义在两个护卫撑起的盾牌下逃过一劫,再看身边的炮手时,大伙损失比较厉害,很多人都中箭了。
弗朗基开始还击,手执燧发枪的火铳兵也没闲着,炮弹呼啸着飞向弓箭手,对面弓箭手好像悍不畏死,他们根本不停歇,站在原地再次射击。在一轮互相伤害后,弓箭手撤回盾车后面,清军的重甲兵开始出动了。
郝有义感觉自己上当了,刚才那一拨的互换并不值得,但他现在面对的是更头疼的清军重甲步兵。
罗虎在千里镜下也看到了清军的重甲步兵已开始出击了,他立即命令李巡的步兵营四百人准备战斗。
佛朗基的子铳都打光了,但清兵疏散前进,虽有一定损伤却不是很大。郝有义沉得住气,他要等到对方来到五十步以内才让火铳兵开火,只有这样才能击穿对方的甲衣。
“听我的命令,准备。”
一百步,九十步,八十步,七十步。
郝有义计算着距离,一直等到对方接近了五十步。
对面的清兵端着长刀,改步行为奔跑,队形也开始密集起来。
就是现在,郝有义大喊一声:“放。”
震耳欲聋的铳声响起,可以看到冲在最前面的清兵的盾牌被弹丸破开,他们身上的重甲冒出一股股血花,踉踉跄跄似倒似站。
第一排火铳兵退下后,第二排又接着上前,三十多杆燧发枪面对着几十步远的清兵,根本不用怎么瞄准,只要扣动板机,对面就会有人倒下。
“放!”紧接着,第二轮铳声响起,清兵已有十几人中弹身亡,但他们就是一群悍不畏死的怪物,前仆后继者比比皆是。
“放!”第二排火铳兵退下,第三排上前,又是大股的硝烟喷射而出,一个个冲上来的清兵,被打翻在地,弹丸破开他们的甲胄,翻搅他们的内脏。
郝有义的火铳兵杀伤了正在冲锋的清兵约二十多人,但后面清兵仍入潮水一般攻了过来。
在罗虎的指挥下,火铳营后撤,李巡的步兵营的四百士兵举着长矛和盾牌顶了上去。
由于李寻从辽东回来后接手这支部队时间太短,兵不识,将将不识兵,这四百人没有像卢常捷的士兵一样形成强大的整体。
清兵这支顶在最前面的重甲步兵也有二三百人的样子,他们个个身材彪悍,多年的战斗经验让他们的单兵素质和格斗技巧碾压了李巡的四百步兵。
很快明军在第一线就成溃败之势。
罗虎屏气凝神,他明白作为一个战场的指挥官,越是形势不利,越得保持镇静。
但就在这时,陈德的第五步兵营竟然不听号令,离开全军左翼位置,擅自向北方移动。
……
当然困难不只是漆黑的夜,还有士兵疲惫的身体,骑兵和战车营还好,那些背着武器的步兵可就惨多了。罗虎分配好时间,每隔一个时辰就会让兄弟们休息一下,有战车和骑兵的保护,倒也能打个盹。只是到了最后,士兵们虽能服从命令,但很多人都开始闭着眼走路,摔跤的情况时有发生。
夜是宁静的,四野空旷得吓人,月牙挂在黑漆漆的天幕上,有点诡异。夜不收在前面打探情况,引领方向,众人就这么走着走着,启明星已升上天空。夏天的早晨来得特别早,东方泛起了微光,而罗虎的部队已开始折返向黑暗的西方继续前进。大约又走了一个时辰,天已大亮,罗虎他们终于在清兵察觉之前到达了卫运河东岸。
这个早晨,一队向北探查情况的清军侦察骑兵正在慢悠悠地行进。对清军来说,南方才是防御和侦查的重点,昨天已经有人汇报说一支明军正在向漳卫河南岸靠近。既然南边发现了明军,那北边应该说是安全的。要知道,急行军和包抄是清军的杀手锏,他们和明军作战多年,他们都是龟缩在城内,敢出来做大范围迂回包抄的,根本就没见过。
但是世事难料,当他们悠哉悠哉地望向逐渐明亮的天际时,才发现北面已经扎下了一个巨大的营盘。
这个营盘最前面是一辆辆的战车,很多忙碌的明军正在战车前放置鹿角和拒马,还有挖壕沟的人,戴着铁盔却光着膀子。那些明军的铁甲骑士跨在高大的战马上,时刻准备保卫这些正在进行土工作业的士兵。
清军侦察兵惊恐不已,他们没想到明军会突然出现在这里,为首的一个头目立即调转马头,策开战马就往回走,他要把这个紧急消息立刻报告给巴哈纳。
这时的罗虎一边安排部分士兵补觉,一边要求车营的士兵做好防卫。疲惫是都有的,但现在没有丝毫时间可以放松,清军得知自己迂回到他们的后方,一定会发动歇斯底里的进攻,能不能守住这块阵地,决定着这次战术设计的成败和自己军队的存亡。除了徐忠的第一步兵营,卢常捷的第四步兵营,自己所有的老本儿基本上可都在这儿了。
巴哈纳在得知罗虎的军队截断了他的运河补给线后十分震惊。打了这么多年的仗,几乎没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前方的德州城攻不下来,北方的要道还被切断了。
现在最稳妥的办法是放弃德州,马上渡过卫运河向景县方向运动,因为景县还在他手里。但骄傲的巴哈纳不允许自己这么做,清军和明军打了这么多年仗,什么时候受过这种气。
“好你个罗虎,想断老子的退路,老子要让你知道知道厉害。”巴哈纳让石廷柱驻守原地,他要亲自率领两千五百军队北上击溃罗虎。
罗虎军队的数量巴哈纳并不清楚,但巴哈纳出兵的人数罗虎可以凭借历史知识和夜不收的侦查估算出大概。
“巴哈纳战兵不会超过三千。”罗虎给了这个数字,然后他开始思考自身与巴哈纳在兵力上的优劣势。
毫无疑问,巴哈纳的士兵更精锐,经验更充足,战斗力更强;而自己这边,人数占了一定优势,战兵三千六,辅兵两千,而且自己的这些辅兵相当于民团,也是至少配备一把腰刀的。
火力方面,清军更强一些,毕竟自己这三千六百人只有一百五十支燧发枪。好在燧发枪的射速更快,可以弥补在数量上的差距。
能否战胜对手只能战场上见分晓,一些揣度和预测都是纸上谈兵。
这天上午,巴哈纳北上与罗虎对峙,双方在相遇后没有立即展开战斗,而是摆开阵势,给最后的决战做准备。时间已经到了下午,双方严阵以待,但都没有任何动静。
“看来清兵也在做战前准备,连续几天对德州城的进攻也让他们精疲力竭了。”罗虎心想这样也好,自己的军队经过长时间的行军颇为疲惫,就休整一日,明日再决战吧。
休整归休整,罗虎可不敢放松对清军的警戒,这一夜他心情也是忐忑不安,久久不能入睡。既然如此就出来走走,看看营地里的兄弟们都在干嘛。
披了一件衣服,罗虎出来视察营地,不远处几名十五六岁的少年辅兵正在给郝有义调整炮位。
罗虎上去和郝有义说了几句话,又问那几名少年:“明天和鞑子打仗你们怕不怕。”
其中一个皮肤黝黑,眼睛大大的少年说道:“不怕,俺还想跟将军要一副铁甲呢,留在后面干苦力没意思,俺也想加入重甲步兵营,与鞑子拼命。”
“哦……”罗虎对他的勇敢表示钦佩,
“你真的不怕死?”
“不怕,六年前鞑子入关,俺们屯子的人都死光了,就俺一人躲在柴草堆里捡了条命,俺时刻都想找鞑子拼命,好给俺爹娘和乡亲们报仇。”
“六年前,那是满清第四次入关的时候,原来也是跟鞑子有大仇的。”罗虎思忖着。
“你叫什么名字?”
“俺叫秦丰,五谷丰登的丰。”
“好,秦丰,我记住你了,”罗虎转过身又对其他几个少年说道:“你们也不怕死吗?”
“不怕,不怕,俺们就是来杀鞑子的。”
果然初生牛犊不怕虎,罗虎拍了拍他们的肩膀,道:“手中可有武器了?”
“回将军,带俺们来的李大叔说俺们年龄太小,不让动刀枪。”
“自古英雄出少年,去,到后勤营一人领一把腰刀,明天咱们一起和鞑子拼命。”
几个少年欢呼着去了后勤营,于他们而言,能够有一把属于自己的战刀是梦寐以求的。
让这些孩子上战场残酷吗?罗虎回忆这一世,自己比他们还小的时候就在战场上奔波了,最初是传令兵,然后是长枪兵,最后是骑兵。
少年应该承担起更多的责任,毕竟这是乱世。
……
次日一早,明军吃过朝食,然后开始列队,一场残酷的大战在等待着他们。
罗虎今天穿了一件山纹甲,它比普通铁鳞甲更轻,也具有更好的防护力,两肩有护膊,手上有铁臂手,威风凛凛。他来到指挥位置,拿起千里镜,观看清军的阵容。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杆白色镶红边的大旗,随后是一排红夷炮和一排盾车,黑洞洞的炮口全部对着自己这边;再后是身披白色盔甲外镶红边的战士,乌黑尖高的盔顶上,火红的盔缨飘扬,每个人棉甲上都钉着粗大的铜钉,将领的胸前则有蹭亮的护心镜,他们个个身材健壮,满脸的戾气和残暴。
让罗虎没想到的是清军中还有很多手持火绳枪的火器兵,他们把鸟铳扛在肩上,也是一脸的骄纵之色。
“战斗会异常激烈。”罗虎调整呼吸,尽量让自己平复下来,这是他第一次指挥这样规模的战斗,不免有点紧张。
“开始应旗。”罗虎下了命令。
应旗是一种交流,告诉长官和战友,此刻你的部队已经准备好了。
一时间,重甲骑兵营、重甲步兵营、夜不收轻骑兵、火器营、战车司、预备司和第三步兵营全部开始摇动旗帜,顿时旌旗招展,士气高昂。
罗虎站了起来,在中军的位置上大喊道:“杀……”
“杀”
“杀”
“杀”
五千六百人齐声呼喊,一时间地动山摇。
吼完了这一嗓子,罗虎觉得心中的紧张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一股子舍我其谁的豪迈之气。
战斗即将开始,清兵的目标是要拔掉罗虎这颗插在他们补给线上的钉子,所以他们主动展开进攻。
而罗虎是防御方,在他们阵前是壕堑、拒马和鹿角;然后是战车营和火器营;再后面是步兵营,中军和预备司。
清军开始打炮了,炮弹呼啸而出,落在罗虎的阵地前,一辆战车被击中,造成两死一伤。
这一轮炮火过后,清军还是以盾车为先驱,用来消耗明军的炮火和枪弹,随后跟着火枪兵、弓箭手和重甲步兵,重甲步兵穿着两层甲,内穿锁子甲,面目狰狞,一脸戾气。
盾车越来越近,到两百步时,清军的火炮又响了,明军战车又被击中,当场死亡一人。
明军指挥战车营作战的是郝有义,面对前进的盾车,他对手下的火炮手喊道:“不要慌,等鞑子走近了再打。”
郝有义的想法是对的,眼看盾车进入到一百五十步的距离,他才命令战车上的佛朗基炮开始轰击。
“轰轰轰”清军的盾车当场被密集的炮火击中了数辆。
“再来。”郝有义命令炮手换上新的子铳又打了一轮。
盾车被击毁了几辆,但盾车后面的清军并没有什么损伤,一些清军开始从盾车后面出来,冒着炮火填壕堑,清除鹿角、拒马等路障。
郝有义命令弗朗基继续射击,但这时清军的步弓手从盾车后面出来,上前十几步,朝着明军的战车射出了箭羽。
箭羽从天空中落下,战车并没有顶棚,这些箭羽又都是重箭,杀伤力很强,落在人身上非死即伤。
郝有义在两个护卫撑起的盾牌下逃过一劫,再看身边的炮手时,大伙损失比较厉害,很多人都中箭了。
弗朗基开始还击,手执燧发枪的火铳兵也没闲着,炮弹呼啸着飞向弓箭手,对面弓箭手好像悍不畏死,他们根本不停歇,站在原地再次射击。在一轮互相伤害后,弓箭手撤回盾车后面,清军的重甲兵开始出动了。
郝有义感觉自己上当了,刚才那一拨的互换并不值得,但他现在面对的是更头疼的清军重甲步兵。
罗虎在千里镜下也看到了清军的重甲步兵已开始出击了,他立即命令李巡的步兵营四百人准备战斗。
佛朗基的子铳都打光了,但清兵疏散前进,虽有一定损伤却不是很大。郝有义沉得住气,他要等到对方来到五十步以内才让火铳兵开火,只有这样才能击穿对方的甲衣。
“听我的命令,准备。”
一百步,九十步,八十步,七十步。
郝有义计算着距离,一直等到对方接近了五十步。
对面的清兵端着长刀,改步行为奔跑,队形也开始密集起来。
就是现在,郝有义大喊一声:“放。”
震耳欲聋的铳声响起,可以看到冲在最前面的清兵的盾牌被弹丸破开,他们身上的重甲冒出一股股血花,踉踉跄跄似倒似站。
第一排火铳兵退下后,第二排又接着上前,三十多杆燧发枪面对着几十步远的清兵,根本不用怎么瞄准,只要扣动板机,对面就会有人倒下。
“放!”紧接着,第二轮铳声响起,清兵已有十几人中弹身亡,但他们就是一群悍不畏死的怪物,前仆后继者比比皆是。
“放!”第二排火铳兵退下,第三排上前,又是大股的硝烟喷射而出,一个个冲上来的清兵,被打翻在地,弹丸破开他们的甲胄,翻搅他们的内脏。
郝有义的火铳兵杀伤了正在冲锋的清兵约二十多人,但后面清兵仍入潮水一般攻了过来。
在罗虎的指挥下,火铳营后撤,李巡的步兵营的四百士兵举着长矛和盾牌顶了上去。
由于李寻从辽东回来后接手这支部队时间太短,兵不识,将将不识兵,这四百人没有像卢常捷的士兵一样形成强大的整体。
清兵这支顶在最前面的重甲步兵也有二三百人的样子,他们个个身材彪悍,多年的战斗经验让他们的单兵素质和格斗技巧碾压了李巡的四百步兵。
很快明军在第一线就成溃败之势。
罗虎屏气凝神,他明白作为一个战场的指挥官,越是形势不利,越得保持镇静。
但就在这时,陈德的第五步兵营竟然不听号令,离开全军左翼位置,擅自向北方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