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夫妻二人回去,宝玉闻讯赶来,神情有些闷闷不乐:“大哥,你劝劝父亲,别让我去秦北了。”
这位自己不敢开口,贾母和王夫人也不帮他,只得寻亲哥说项。
贾珠双手一摊,只说没辙。宝玉倍感失望,蔫蔫回了隔壁。次日一早拜别贾母、贾政夫妻,贾珠带着宝钗、宝玉等人启程,再次踏上征途。
因是二月中旬,为了不耽误春耕,一行人顾不得沿途赏景,加速往西北去。
等到了秦北府,见这里光秃秃的山上刮过黄沙,宝玉猝不及防被扑了满脸土,一时脸都绿了。
袭人赶紧给他戴上兜帽,进了府衙安顿下来,方各自梳洗。
贾珠把宝玉放在自己隔壁院子,挨着贾芸、贾芹,顾不得休整,自己先往前衙处理政务。
宝钗既是正头奶奶,晴雯也不越俎代庖,忙把一干内务交给她,自己打个下手,倒乐得清闲。
晚间各处归置好,次日一早贾珠在议事厅开会,讨论甘沟榷场的招工建设之事。
众吏实没料到,贾大人进了趟京,不仅娶了个美娇娘,还给秦北争取了这么件大好事!
大家都眉眼带笑,诚心诚意拍贾府尊的马屁,贾珠把溢美之词听了一通,险被麻出个好歹,赶忙把话题拐到榷场建设上,这才止住众人的嘴。
一连开了三天会,贾府尊率众制定了“榷场建设计划”。甘沟镇所在的县此时方知要在他们那里建榷场,县令喜的一刻也坐不住,马不停蹄就来了——这可是大好事,得看看贾大人有何吩咐!
这高县令来了府衙,见到的就是新鲜出炉的建设计划。细细读过、赞了又赞,按着贾珠指示,他并未久留,连夜回县城安排部署。
甘沟镇既要作榷场,这里的百姓就得迁走。此时流行“安土重迁”,故进展不大顺利。
好在县衙出了高价买镇上的土地屋舍,又花了一个月,把百姓妥善安置在县城各处,不令他们流离失所,倒未生出乱子。
第一步圆满完成,下一步就是招工建设,恰春耕时节,百姓逐渐忙碌起来,榷场招工便遇着“用工荒”。
贾珠这边,现下忙得脚打后脑勺,不是为了榷场,却是推广新作物所致。去年玉米和马铃薯在花园长势颇好,寻几个庄稼把式看了,都说是丰收。
下人早把粮食收了放在几个大筐里,如今贾珠回了秦北,自是亲去看了。
瞧着堆成小山似的玉米和马铃薯,贾大人心潮澎湃,深觉两样作物高产,实在适合秦北!
叫管事的往后院传话,当天中午,宝钗便安排厨下用新作物做吃食。不知玉米怎么烹饪,厨娘将一整个棒子都煮了,吃起倒也香甜。
用袖子遮了脸,宝玉一边剔牙,一边道:“这玉米旁的都好,只一样讨厌,竟然塞牙!”众人皆笑,尝过玉米,把筷子伸向马铃薯。
厨娘将其炖汤,放了些豆角进去,瞧着竟也不错。
贾珠心中喜悦,饭后带着贾芸、贾芹、宝玉去议事厅,另叫户房经承过来,令其领着三个贾家子弟,把粮种分至府城周边村落。
一边说,他一边让宝玉写春耕告示,要求各家今年主种玉米和马铃薯。若收成不好,皆由衙门兜底。
宝玉哪会写公文?他惯常学里混日子的,自是混不上心。此番当众丢了丑,顿时面上泛红,鼻尖都渗出汗来。
贾珠说完,瞥见宝玉一个字未动,再瞧他的样子,便知是何缘故。
叹了口气,也未批评他,只令贾芸过来写了,嘱咐其日常带宝玉熟悉工作,这才派人往三州十六县传话,叫他们的长官过来议事。
等这些知州、知县们将信将疑地领了两小包粮种回去,按知府大人的命令在各自的试验田里种下,府城周边的村民也按贾珠的吩咐,把新粮种埋进地里。
不是没人质疑贾府尊此举正确与否,秦北百姓却说:“大人没来之前,我们都饿得讨饭了。自大人来了,现在我们有饭吃、有衣穿,都得念大人的恩情!
现在大人让种别的,这有啥,种就种呗!跟着大人,总不会饿死!”
说罢,瞪着这人:“你这小子,恁个不怀好心,竟挑拨我们跟大人的感情!”
一时嚷嚷起来,引得七八个汉子围到跟前,待晓得缘故,竟把这人扭送衙门,说是外头来的奸细。
那人脸都涨成了猪肝色,想死的心都有了。贾珠在里头听人回禀,说是抓了奸细,还以为鞑靼来了,忙出来审问。
而后方知,竟是长安府那边来的。榷场动静大,秦知府这是派人过来探虚实呢!
这“奸细”还没到榷场,往田间地头瞧见新作物种子,按捺不住问了,这才被人发现。
摸清缘由,贾珠哭笑不得。秦知府怎不光明正大过来,倒派人暗访?想到那人别别扭扭、看不起旁个,贾珠思忖片刻,顿时了然——
秦越又倔又好面子,眼下发现他贾珠是个干才,却拉不下脸过来学经验,方有此举动!
想到这里,贾珠看过身份腰牌,把人放了:“我可不似姓秦的,茅坑里的石头一样又臭又硬。既想看榷场,你这几日跟着我,一道往那边瞧瞧。”
于是一行人忙完春耕,又到甘沟镇。前些日子得了高县令的信,贾珠正琢磨着从哪招工,宝钗看他废寝忘食,便给提了个建议——找商人帮忙!
薛家长安府、汉中府的管事前两年便得家主指示,可为贾知府提供力所能力的帮助。只贾大人在秦北风生水起,没听说需要他们,两个管事便各忙各的。
如今宝钗嫁人,跟着一道来秦北,又亲自写信叫他们过来,二人便知有事,忙放下手中事务,往秦北拜见。
得知原委,两位管事齐声道:“招工的事有我们,请大人放心。至于建榷场,薛家也可为大人尽绵薄之力,只盼到时与我们几间好铺面便是。”
一听这话,贾珠暗道:“还真是沾了宝钗的光了!”沉思片刻,方笑着谢了:“既如此,你们拿出个方案。
给百姓的工钱,也不好让你们太吃亏,衙门这里也出一部分。至于发钱的事,就拜托你们了。”
二人应喏,贾珠笑了笑:“榷场的地段,你们可以先挑,房契到时送与你们,算是感谢!”
因那地原是百姓的,如今迁走,上头便要重建商铺。贾珠不过花点私房银子,替薛家把看中的铺子买下便是。
其实按他的打算,新的榷场日后与临原一样,都是收租金,不卖铺子的。薛家这边雪中送炭、鼎力支持,他也不好太简薄,此番也算破例了。
闻言,两个管事大喜。新榷场在秦北的消息传开,必有大商贾闻风而动。好的地段人人争抢,他们此番帮忙,自有私心在里面。
贾大人肯这般承诺,当真是极厚道的了,二人对他的印象,登时好的不得了。
除了薛家,贾珠受媳妇点拨,又去城中豪族那里打秋风,美其名曰“发展秦北、携手共进”,恨得一众豪族牙痒痒。
可贾大人又给他们除榷场主干道外,其他商铺的“长租权”,捐钱多的先挑,日后租金比临原榷场低两成,引得一众豪族既恨他奸诈,又忍不住咬饵——
都知道这榷场一旦建起来,赚的钱海了去了,实在是难抵诱惑啊!
贾珠这人,做事就讲个效率。有了薛家帮忙,加上募集来的银钱,榷场建设登时一日千里。招工上面,薛家颇是精明,竟往百里开外的新州、青阳揽人。
这边如今比不得秦北,失地之人和乞丐、流民不少,皆被薛家召了来。见不仅有钱拿,衙门还管饭,个个积极性颇高,工程进度都比预期快了不少。
至于偷奸耍滑的,薛家也不姑息,毫不留情把人赶走。剩下的人受到震慑,各个都挺老实,也没生出事来。
直过了三个月,榷场工程竣工,新、青两府过来做活的百姓都不想走了,纷纷往榷场所在县城落户,喜的高县令眉毛直跳,都给分了地——
地主老财都嫌这儿穷,不来圈地。所以地这东西,咱这儿多的是!
高县令这边暗搓搓执行贾珠的挖人政策,周边的山、甘巡抚已怒气勃发,再也忍耐不得,往京里弹劾秦北知府四处挖人的过分举动!
去年冬天,秦北就一手粮食一手地的哄了不少百姓往那边去,两省临近的新州、青阳知府反应太慢,发现时,不提街上乞丐少了许多,周边好多村子都有人走了!
找人一问,就说活不下去,那些村民往对面投奔亲戚了。
对面不是秦北却是哪个?人口也是政绩的重要组成部分,治下百姓好端端跑了,考评、升迁当然受影响。
新州、青阳知府又急又气,忙往巡抚那里告状。两地巡抚也不高兴,治下之人流向陕西,这对他们亦有影响。
临近过年,不想为此往京中发弹劾折子,省得年都过不好。两位巡抚不约而同按下此事,又告诫治下知府今后灵醒些,方修书一封,派人送去陕西巡抚衙门。
吴巡抚展信一看,哈哈两声,未当回事,只令幕僚分别写了回信,送上年礼罢了。
内心深处,他倒觉得贾珠做的好,面上就带出几分得意——真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当初是秦地百姓远走他乡,如今总算反过来了!
贾珠自是无知无觉,吴巡抚未与他说,那流民政策便仍在继续。
因吴巡抚放纵,其他两地巡抚终于气急,弹劾贾珠鬼蜮伎俩挖人、吴巡抚甘作帮凶,奏章快马进京,摆在永嘉帝案头。
打开山、甘巡抚声泪俱下的弹劾奏折,永嘉帝唇角抽了抽,竟有点想笑。
次日汪阁老见折子留中不发,特来询问,永嘉帝冷声道:“他们没本事,叫旁人笼络了百姓,还怪别人本事大,真是不知所谓!”
冷哼一声,周围服侍的内侍、宫娥都不由低了低头。
汪阁老附和两声,永嘉帝方道:“拟旨,申饬山、甘巡抚不作为,令他们好生反思,也学一学怎么安民、抚民!
日后再不好生做事,我看这巡抚,他们也不必当了!”
汪阁老领旨出宫,事情很快传了出来。两大巡抚弹劾贾珠,反被陛下申饬,这样的结果似在众人心湖投下一颗石子。
这人虽远离中枢,可有陛下护着,就叫无数人又羡又妒。甄太妃得知此事,都让夏太监想法子给娘家递信,言及自家之事,不若寻求贾家帮助。
甄应嘉半月后收到妹妹来信,读完以后颇是沉默。他自晓得甄家危若累卵,太上皇不言不语,陛下动辄申饬,形势已经很不好了。
陛下的心思他也能猜中几分,无非是让他还清亏空,再者太上皇那些年暗示自己,可挪用制造局的银子还亏空,这事定是让陛下不满了。
甄应嘉只觉浑身发冷,一丝热气也无。就算寻了贾珠说清,陛下要银子,还不上也是白搭。
若还了亏空,陛下再对他不满,有太上皇在,想来也不会动甄家!
这样看来,寻贾珠也只是锦上添花,效用不大。
借着烛火烧了信纸,甄应嘉叹了口气,背影在夜色中显出几分萧瑟。
朝中之事贾珠尚不知晓,更遑论甄贵妃写信的事了。他前几日才接了家信,却是政老爹让他悠着点,别四处树敌,隔壁两个巡抚都弹劾他了!
看到陛下替自己压下此事,并申饬两人,贾珠颇觉永嘉帝不赖,放下手中信笺,又拿起另一封。
拆开一看,却是陕西巡抚吴尧写的,里面说的跟政老爹相反,让只管放心收拢百姓,凡事有他顶着。
见状,贾珠一哂,倒觉这位巡抚有趣。字里行间颇有关爱下属的意思,好似在说“出了事、我兜着”,可他爹都说了,这事多靠陛下,吴巡抚倒似在表功了。
不过往后看去,吴巡抚说去年替他扫了尾,贾珠摸摸下巴:“看来还得承他的情。”
这位自己不敢开口,贾母和王夫人也不帮他,只得寻亲哥说项。
贾珠双手一摊,只说没辙。宝玉倍感失望,蔫蔫回了隔壁。次日一早拜别贾母、贾政夫妻,贾珠带着宝钗、宝玉等人启程,再次踏上征途。
因是二月中旬,为了不耽误春耕,一行人顾不得沿途赏景,加速往西北去。
等到了秦北府,见这里光秃秃的山上刮过黄沙,宝玉猝不及防被扑了满脸土,一时脸都绿了。
袭人赶紧给他戴上兜帽,进了府衙安顿下来,方各自梳洗。
贾珠把宝玉放在自己隔壁院子,挨着贾芸、贾芹,顾不得休整,自己先往前衙处理政务。
宝钗既是正头奶奶,晴雯也不越俎代庖,忙把一干内务交给她,自己打个下手,倒乐得清闲。
晚间各处归置好,次日一早贾珠在议事厅开会,讨论甘沟榷场的招工建设之事。
众吏实没料到,贾大人进了趟京,不仅娶了个美娇娘,还给秦北争取了这么件大好事!
大家都眉眼带笑,诚心诚意拍贾府尊的马屁,贾珠把溢美之词听了一通,险被麻出个好歹,赶忙把话题拐到榷场建设上,这才止住众人的嘴。
一连开了三天会,贾府尊率众制定了“榷场建设计划”。甘沟镇所在的县此时方知要在他们那里建榷场,县令喜的一刻也坐不住,马不停蹄就来了——这可是大好事,得看看贾大人有何吩咐!
这高县令来了府衙,见到的就是新鲜出炉的建设计划。细细读过、赞了又赞,按着贾珠指示,他并未久留,连夜回县城安排部署。
甘沟镇既要作榷场,这里的百姓就得迁走。此时流行“安土重迁”,故进展不大顺利。
好在县衙出了高价买镇上的土地屋舍,又花了一个月,把百姓妥善安置在县城各处,不令他们流离失所,倒未生出乱子。
第一步圆满完成,下一步就是招工建设,恰春耕时节,百姓逐渐忙碌起来,榷场招工便遇着“用工荒”。
贾珠这边,现下忙得脚打后脑勺,不是为了榷场,却是推广新作物所致。去年玉米和马铃薯在花园长势颇好,寻几个庄稼把式看了,都说是丰收。
下人早把粮食收了放在几个大筐里,如今贾珠回了秦北,自是亲去看了。
瞧着堆成小山似的玉米和马铃薯,贾大人心潮澎湃,深觉两样作物高产,实在适合秦北!
叫管事的往后院传话,当天中午,宝钗便安排厨下用新作物做吃食。不知玉米怎么烹饪,厨娘将一整个棒子都煮了,吃起倒也香甜。
用袖子遮了脸,宝玉一边剔牙,一边道:“这玉米旁的都好,只一样讨厌,竟然塞牙!”众人皆笑,尝过玉米,把筷子伸向马铃薯。
厨娘将其炖汤,放了些豆角进去,瞧着竟也不错。
贾珠心中喜悦,饭后带着贾芸、贾芹、宝玉去议事厅,另叫户房经承过来,令其领着三个贾家子弟,把粮种分至府城周边村落。
一边说,他一边让宝玉写春耕告示,要求各家今年主种玉米和马铃薯。若收成不好,皆由衙门兜底。
宝玉哪会写公文?他惯常学里混日子的,自是混不上心。此番当众丢了丑,顿时面上泛红,鼻尖都渗出汗来。
贾珠说完,瞥见宝玉一个字未动,再瞧他的样子,便知是何缘故。
叹了口气,也未批评他,只令贾芸过来写了,嘱咐其日常带宝玉熟悉工作,这才派人往三州十六县传话,叫他们的长官过来议事。
等这些知州、知县们将信将疑地领了两小包粮种回去,按知府大人的命令在各自的试验田里种下,府城周边的村民也按贾珠的吩咐,把新粮种埋进地里。
不是没人质疑贾府尊此举正确与否,秦北百姓却说:“大人没来之前,我们都饿得讨饭了。自大人来了,现在我们有饭吃、有衣穿,都得念大人的恩情!
现在大人让种别的,这有啥,种就种呗!跟着大人,总不会饿死!”
说罢,瞪着这人:“你这小子,恁个不怀好心,竟挑拨我们跟大人的感情!”
一时嚷嚷起来,引得七八个汉子围到跟前,待晓得缘故,竟把这人扭送衙门,说是外头来的奸细。
那人脸都涨成了猪肝色,想死的心都有了。贾珠在里头听人回禀,说是抓了奸细,还以为鞑靼来了,忙出来审问。
而后方知,竟是长安府那边来的。榷场动静大,秦知府这是派人过来探虚实呢!
这“奸细”还没到榷场,往田间地头瞧见新作物种子,按捺不住问了,这才被人发现。
摸清缘由,贾珠哭笑不得。秦知府怎不光明正大过来,倒派人暗访?想到那人别别扭扭、看不起旁个,贾珠思忖片刻,顿时了然——
秦越又倔又好面子,眼下发现他贾珠是个干才,却拉不下脸过来学经验,方有此举动!
想到这里,贾珠看过身份腰牌,把人放了:“我可不似姓秦的,茅坑里的石头一样又臭又硬。既想看榷场,你这几日跟着我,一道往那边瞧瞧。”
于是一行人忙完春耕,又到甘沟镇。前些日子得了高县令的信,贾珠正琢磨着从哪招工,宝钗看他废寝忘食,便给提了个建议——找商人帮忙!
薛家长安府、汉中府的管事前两年便得家主指示,可为贾知府提供力所能力的帮助。只贾大人在秦北风生水起,没听说需要他们,两个管事便各忙各的。
如今宝钗嫁人,跟着一道来秦北,又亲自写信叫他们过来,二人便知有事,忙放下手中事务,往秦北拜见。
得知原委,两位管事齐声道:“招工的事有我们,请大人放心。至于建榷场,薛家也可为大人尽绵薄之力,只盼到时与我们几间好铺面便是。”
一听这话,贾珠暗道:“还真是沾了宝钗的光了!”沉思片刻,方笑着谢了:“既如此,你们拿出个方案。
给百姓的工钱,也不好让你们太吃亏,衙门这里也出一部分。至于发钱的事,就拜托你们了。”
二人应喏,贾珠笑了笑:“榷场的地段,你们可以先挑,房契到时送与你们,算是感谢!”
因那地原是百姓的,如今迁走,上头便要重建商铺。贾珠不过花点私房银子,替薛家把看中的铺子买下便是。
其实按他的打算,新的榷场日后与临原一样,都是收租金,不卖铺子的。薛家这边雪中送炭、鼎力支持,他也不好太简薄,此番也算破例了。
闻言,两个管事大喜。新榷场在秦北的消息传开,必有大商贾闻风而动。好的地段人人争抢,他们此番帮忙,自有私心在里面。
贾大人肯这般承诺,当真是极厚道的了,二人对他的印象,登时好的不得了。
除了薛家,贾珠受媳妇点拨,又去城中豪族那里打秋风,美其名曰“发展秦北、携手共进”,恨得一众豪族牙痒痒。
可贾大人又给他们除榷场主干道外,其他商铺的“长租权”,捐钱多的先挑,日后租金比临原榷场低两成,引得一众豪族既恨他奸诈,又忍不住咬饵——
都知道这榷场一旦建起来,赚的钱海了去了,实在是难抵诱惑啊!
贾珠这人,做事就讲个效率。有了薛家帮忙,加上募集来的银钱,榷场建设登时一日千里。招工上面,薛家颇是精明,竟往百里开外的新州、青阳揽人。
这边如今比不得秦北,失地之人和乞丐、流民不少,皆被薛家召了来。见不仅有钱拿,衙门还管饭,个个积极性颇高,工程进度都比预期快了不少。
至于偷奸耍滑的,薛家也不姑息,毫不留情把人赶走。剩下的人受到震慑,各个都挺老实,也没生出事来。
直过了三个月,榷场工程竣工,新、青两府过来做活的百姓都不想走了,纷纷往榷场所在县城落户,喜的高县令眉毛直跳,都给分了地——
地主老财都嫌这儿穷,不来圈地。所以地这东西,咱这儿多的是!
高县令这边暗搓搓执行贾珠的挖人政策,周边的山、甘巡抚已怒气勃发,再也忍耐不得,往京里弹劾秦北知府四处挖人的过分举动!
去年冬天,秦北就一手粮食一手地的哄了不少百姓往那边去,两省临近的新州、青阳知府反应太慢,发现时,不提街上乞丐少了许多,周边好多村子都有人走了!
找人一问,就说活不下去,那些村民往对面投奔亲戚了。
对面不是秦北却是哪个?人口也是政绩的重要组成部分,治下百姓好端端跑了,考评、升迁当然受影响。
新州、青阳知府又急又气,忙往巡抚那里告状。两地巡抚也不高兴,治下之人流向陕西,这对他们亦有影响。
临近过年,不想为此往京中发弹劾折子,省得年都过不好。两位巡抚不约而同按下此事,又告诫治下知府今后灵醒些,方修书一封,派人送去陕西巡抚衙门。
吴巡抚展信一看,哈哈两声,未当回事,只令幕僚分别写了回信,送上年礼罢了。
内心深处,他倒觉得贾珠做的好,面上就带出几分得意——真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当初是秦地百姓远走他乡,如今总算反过来了!
贾珠自是无知无觉,吴巡抚未与他说,那流民政策便仍在继续。
因吴巡抚放纵,其他两地巡抚终于气急,弹劾贾珠鬼蜮伎俩挖人、吴巡抚甘作帮凶,奏章快马进京,摆在永嘉帝案头。
打开山、甘巡抚声泪俱下的弹劾奏折,永嘉帝唇角抽了抽,竟有点想笑。
次日汪阁老见折子留中不发,特来询问,永嘉帝冷声道:“他们没本事,叫旁人笼络了百姓,还怪别人本事大,真是不知所谓!”
冷哼一声,周围服侍的内侍、宫娥都不由低了低头。
汪阁老附和两声,永嘉帝方道:“拟旨,申饬山、甘巡抚不作为,令他们好生反思,也学一学怎么安民、抚民!
日后再不好生做事,我看这巡抚,他们也不必当了!”
汪阁老领旨出宫,事情很快传了出来。两大巡抚弹劾贾珠,反被陛下申饬,这样的结果似在众人心湖投下一颗石子。
这人虽远离中枢,可有陛下护着,就叫无数人又羡又妒。甄太妃得知此事,都让夏太监想法子给娘家递信,言及自家之事,不若寻求贾家帮助。
甄应嘉半月后收到妹妹来信,读完以后颇是沉默。他自晓得甄家危若累卵,太上皇不言不语,陛下动辄申饬,形势已经很不好了。
陛下的心思他也能猜中几分,无非是让他还清亏空,再者太上皇那些年暗示自己,可挪用制造局的银子还亏空,这事定是让陛下不满了。
甄应嘉只觉浑身发冷,一丝热气也无。就算寻了贾珠说清,陛下要银子,还不上也是白搭。
若还了亏空,陛下再对他不满,有太上皇在,想来也不会动甄家!
这样看来,寻贾珠也只是锦上添花,效用不大。
借着烛火烧了信纸,甄应嘉叹了口气,背影在夜色中显出几分萧瑟。
朝中之事贾珠尚不知晓,更遑论甄贵妃写信的事了。他前几日才接了家信,却是政老爹让他悠着点,别四处树敌,隔壁两个巡抚都弹劾他了!
看到陛下替自己压下此事,并申饬两人,贾珠颇觉永嘉帝不赖,放下手中信笺,又拿起另一封。
拆开一看,却是陕西巡抚吴尧写的,里面说的跟政老爹相反,让只管放心收拢百姓,凡事有他顶着。
见状,贾珠一哂,倒觉这位巡抚有趣。字里行间颇有关爱下属的意思,好似在说“出了事、我兜着”,可他爹都说了,这事多靠陛下,吴巡抚倒似在表功了。
不过往后看去,吴巡抚说去年替他扫了尾,贾珠摸摸下巴:“看来还得承他的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