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章 岂不妙哉
秦瑶光浅浅地抿了一口茶,慢条斯理地开口。
“你把卢亦的过错,全部揽到自己身上,就说身为公主教夫不当,才让他犯下这等错事。”
“又说当时是被卢亦气晕了头,因他胆大包天不把皇室放在眼里口出狂言,才将他给关起来。”
“如今时过境迁,你已反省了自身罪过。即日起,就把卢亦送回卢家,由卢家督促他重学驸马礼仪,闭门思过。若真改过了,再遣人将他接回公主府。”
淳宁听得一愣一愣。
这是打着请罪的幌子,再把卢亦的不是桩桩件件再次摊开来说。
之前,不是说她们姐妹太过跋扈吗?
先行请罪,就能堵住众人的口。
反正,自己又不会少一两肉,还能一举把卢亦扫地出门。
岂不妙哉!
“好!”
淳宁立刻道:“皇姐可否借我纸笔墨砚?我这会儿就写了,您替我看看。”
她想着先写好,回了自己府上用印之后,就能把折子呈上去。
同时,就让人把卢亦给押回卢家去,交给他们长辈自己去看守。
淳宁觉得,像长公主府这样,皇姐一个人说了算,可太好了!
习惯了这种模式之后,她回到府里,颇为不惯。
明明是她的公主府,为什么要多一个男人做主子。
秦瑶光哪有不允,让春分替她铺纸碾墨。
淳宁在心里打好腹稿,一气呵成。
秦瑶光在她身边看着,点点头道:“这样就行了。”
摆上镇纸,让墨迹就这样晒着。
淳宁道:“姐,回府后,我们还练不练武艺弓马?”
秦瑶光正要跟她说这事。
“这几日,我已让人把练武场给收拾出来。拙哥儿既是拜了房师父为师,就不能懈怠了。想着你我和几个孩子,也都能锻炼身体。”
淳宁连连点头:“是,我们往日的身子都太弱了,不能都指望别人。”
她知道皇姐在回京路上遇到袭击,青衣卫只活下来青柏一个人。
回京后,她立刻就来找皇姐。
一个字没问,只想多陪陪秦瑶光,不让她一个人想着难过。
商议好这件事,姐妹二人又商量好给五个孩子上课的事。
最终,制定下来一份作息。
跟在别院里一样,早起晨练,之后由淳宁教孩子们读书识字。
午睡后,所有人集中练习武艺一个时辰。
剩下的时间,房霆带着燕守拙继续习武,老五跟着冬青去府医那里学医。
老二、老三温习功课、自行读书,老四跟着秦莺秦鹂习琴棋书画。
根据每个人的特长,因材施教。
秦瑶光则利用上午的时间,处理府中琐事。下午练完武后,就和淳宁一道进宫,陪伴皇太后。
如此,又过了两日。
青柏虽然还在养伤,药茶的事没有落下,都交给她来负责。
有规律的作息,让每个人的身体状态都很不错。
秦瑶光全身心地投入这份忙碌之中,摒弃那些胡思乱想。
都说“君子报仇、十年不晚”。
燕长青为了报燕家满门血仇,十年经营、十年复仇。
她为什么不能?
有了淳宁的悉心教导,几个孩子的功课不可同日而语。
学得最快的老二,已经开始读《幼学琼林》。
转眼间,就到了宁国公府老夫人出殡的日子。
按理,以国公府的规制、以老夫人是当今太后生母的身份而言,断不可能只停上短短七天灵。
停上七七四十九天,大肆操办,也无人敢置喙。
但是,一来因为崔家被资助汝阳王一事给耗空了家底,无力支撑起如此排场。
二来,宫中的皇太后摆明不再庇护母族,哪里还敢再招惹宫中。
还有最关键的一点,崔家如今没了主母,是嫡次子的续弦、二夫人何氏临时赶鸭子上架,操持丧事。
此外,正值灾民逃难之际,就连宫中的谢皇后也带头节约,崔家如何能铺张浪费,惹来御史弹劾。
如此种种原因,让这位生前人人敬重的超品老夫人,死后却并没有拥有与之匹配的风光大葬。
在出殡的途径之路上,秦瑶光命人搭彩棚、设祭桌,进行路祭。
她姓秦,是国姓。
并不姓崔。
她如果送葬,是崔家的荣耀。
不去,也有不去的道理。
在她搭好的彩棚旁边,是淳宁设下的祭桌。
在出殡之时,皇太后没有出现,只命了一名管事太监前来,替她扶棺前行。
明眼人都瞧在眼里,崔家是越发不受皇太后待见了。
起棺之后,送殡的宾客不计其数。
大小轿子和各种马车,足足排了四五里地。
先头的已到了城门,后面的才刚刚从宁国公府门口离开。
各大世家,无论如今和崔家是否亲厚,面子上肯定都不会让人说闲话。
此外,还有大大小小和崔家往来的各级官员。
以秦瑶光为首的路祭彩棚,一水往下,足足排了两条街。
停灵的不足,从出殡的风光里,找回些面子。
崔家儿孙披麻戴孝,扛“招魂幡”、拿“哭丧棒”,吹鼓手跟随棺材一路前行。
后方,还有一路诵经的高僧。
出殡队伍一边走,买路钱一边撒向天空。
听见越来越近的动静,秦瑶光对邓嬷嬷点头示意。
茶桌上摆满香烛供品等等祭品,纸钱被高高扬起、又在半空中纷纷扬扬而下。
三十二名力士,抬着足足六寸厚的金丝楠木棺樽缓缓从彩棚前走过。
纸钱漫天飞舞,场面隆重哀戚。
秦瑶光的心里泛起一股不属于她自己的情绪,悲伤得不能自己。
不是第一次了。
摸了摸脸颊上冰凉的泪,秦瑶光猜想,这份情绪,只可能出自原主。
她连老夫人的面都没见过,还遭受了崔家的胁迫刺杀,又怎么会为了她的去世而伤心流泪。
细数整个崔家,她最有感情的,唯有皇太后一人。
难道,原主并未离开,一直都在她身体内吗?
排除掉所有不可能,剩下的,再怎么不可思议,都是唯一的答案。
如果真是这样,那她穿书而来的目的,是替原主重活一世?
还是弥补遗憾呢?
抑或是,赎罪?
她试着在心里呼唤原主,却并没有获得回应。
看来,只有原主情绪激动时,才能被她感知到存在。
“你把卢亦的过错,全部揽到自己身上,就说身为公主教夫不当,才让他犯下这等错事。”
“又说当时是被卢亦气晕了头,因他胆大包天不把皇室放在眼里口出狂言,才将他给关起来。”
“如今时过境迁,你已反省了自身罪过。即日起,就把卢亦送回卢家,由卢家督促他重学驸马礼仪,闭门思过。若真改过了,再遣人将他接回公主府。”
淳宁听得一愣一愣。
这是打着请罪的幌子,再把卢亦的不是桩桩件件再次摊开来说。
之前,不是说她们姐妹太过跋扈吗?
先行请罪,就能堵住众人的口。
反正,自己又不会少一两肉,还能一举把卢亦扫地出门。
岂不妙哉!
“好!”
淳宁立刻道:“皇姐可否借我纸笔墨砚?我这会儿就写了,您替我看看。”
她想着先写好,回了自己府上用印之后,就能把折子呈上去。
同时,就让人把卢亦给押回卢家去,交给他们长辈自己去看守。
淳宁觉得,像长公主府这样,皇姐一个人说了算,可太好了!
习惯了这种模式之后,她回到府里,颇为不惯。
明明是她的公主府,为什么要多一个男人做主子。
秦瑶光哪有不允,让春分替她铺纸碾墨。
淳宁在心里打好腹稿,一气呵成。
秦瑶光在她身边看着,点点头道:“这样就行了。”
摆上镇纸,让墨迹就这样晒着。
淳宁道:“姐,回府后,我们还练不练武艺弓马?”
秦瑶光正要跟她说这事。
“这几日,我已让人把练武场给收拾出来。拙哥儿既是拜了房师父为师,就不能懈怠了。想着你我和几个孩子,也都能锻炼身体。”
淳宁连连点头:“是,我们往日的身子都太弱了,不能都指望别人。”
她知道皇姐在回京路上遇到袭击,青衣卫只活下来青柏一个人。
回京后,她立刻就来找皇姐。
一个字没问,只想多陪陪秦瑶光,不让她一个人想着难过。
商议好这件事,姐妹二人又商量好给五个孩子上课的事。
最终,制定下来一份作息。
跟在别院里一样,早起晨练,之后由淳宁教孩子们读书识字。
午睡后,所有人集中练习武艺一个时辰。
剩下的时间,房霆带着燕守拙继续习武,老五跟着冬青去府医那里学医。
老二、老三温习功课、自行读书,老四跟着秦莺秦鹂习琴棋书画。
根据每个人的特长,因材施教。
秦瑶光则利用上午的时间,处理府中琐事。下午练完武后,就和淳宁一道进宫,陪伴皇太后。
如此,又过了两日。
青柏虽然还在养伤,药茶的事没有落下,都交给她来负责。
有规律的作息,让每个人的身体状态都很不错。
秦瑶光全身心地投入这份忙碌之中,摒弃那些胡思乱想。
都说“君子报仇、十年不晚”。
燕长青为了报燕家满门血仇,十年经营、十年复仇。
她为什么不能?
有了淳宁的悉心教导,几个孩子的功课不可同日而语。
学得最快的老二,已经开始读《幼学琼林》。
转眼间,就到了宁国公府老夫人出殡的日子。
按理,以国公府的规制、以老夫人是当今太后生母的身份而言,断不可能只停上短短七天灵。
停上七七四十九天,大肆操办,也无人敢置喙。
但是,一来因为崔家被资助汝阳王一事给耗空了家底,无力支撑起如此排场。
二来,宫中的皇太后摆明不再庇护母族,哪里还敢再招惹宫中。
还有最关键的一点,崔家如今没了主母,是嫡次子的续弦、二夫人何氏临时赶鸭子上架,操持丧事。
此外,正值灾民逃难之际,就连宫中的谢皇后也带头节约,崔家如何能铺张浪费,惹来御史弹劾。
如此种种原因,让这位生前人人敬重的超品老夫人,死后却并没有拥有与之匹配的风光大葬。
在出殡的途径之路上,秦瑶光命人搭彩棚、设祭桌,进行路祭。
她姓秦,是国姓。
并不姓崔。
她如果送葬,是崔家的荣耀。
不去,也有不去的道理。
在她搭好的彩棚旁边,是淳宁设下的祭桌。
在出殡之时,皇太后没有出现,只命了一名管事太监前来,替她扶棺前行。
明眼人都瞧在眼里,崔家是越发不受皇太后待见了。
起棺之后,送殡的宾客不计其数。
大小轿子和各种马车,足足排了四五里地。
先头的已到了城门,后面的才刚刚从宁国公府门口离开。
各大世家,无论如今和崔家是否亲厚,面子上肯定都不会让人说闲话。
此外,还有大大小小和崔家往来的各级官员。
以秦瑶光为首的路祭彩棚,一水往下,足足排了两条街。
停灵的不足,从出殡的风光里,找回些面子。
崔家儿孙披麻戴孝,扛“招魂幡”、拿“哭丧棒”,吹鼓手跟随棺材一路前行。
后方,还有一路诵经的高僧。
出殡队伍一边走,买路钱一边撒向天空。
听见越来越近的动静,秦瑶光对邓嬷嬷点头示意。
茶桌上摆满香烛供品等等祭品,纸钱被高高扬起、又在半空中纷纷扬扬而下。
三十二名力士,抬着足足六寸厚的金丝楠木棺樽缓缓从彩棚前走过。
纸钱漫天飞舞,场面隆重哀戚。
秦瑶光的心里泛起一股不属于她自己的情绪,悲伤得不能自己。
不是第一次了。
摸了摸脸颊上冰凉的泪,秦瑶光猜想,这份情绪,只可能出自原主。
她连老夫人的面都没见过,还遭受了崔家的胁迫刺杀,又怎么会为了她的去世而伤心流泪。
细数整个崔家,她最有感情的,唯有皇太后一人。
难道,原主并未离开,一直都在她身体内吗?
排除掉所有不可能,剩下的,再怎么不可思议,都是唯一的答案。
如果真是这样,那她穿书而来的目的,是替原主重活一世?
还是弥补遗憾呢?
抑或是,赎罪?
她试着在心里呼唤原主,却并没有获得回应。
看来,只有原主情绪激动时,才能被她感知到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