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1章 景家出走
景老太傅这一生,从未做过一件于心有愧的事,他刚正不阿的一生,晚年还要为了嫡长孙这样为难太子,为难帝后二人,他只觉得羞愧难当。
所以处置完景封杰,老爷子也向皇帝提出要告老还乡:“太子殿下已经长大了,老臣也没什么可以教给殿下的了,老臣年事已高,惦念着书院里的情况,请皇上和天后娘娘准许老臣回老宅去,老臣想在自己的故乡颐养天年。”
当初景老爷子是被皇帝请出山的,来时还是个精神抖擞的小老头,在朝堂上舌战群儒从不居于下风。
而今近九十的高龄,拄着拐杖,多走几步路,那把老骨头都要散架咯!
景家所有的聪慧,似乎到他这就到头了。
下面的几代,全是榆木脑袋不开窍,再这么下去,就是自掘坟墓。
皇上和太子殿下,包括天后娘娘,现在都对景家有几分情意,那也都是看在已经死去的皇帝亲娘,以及他这个老家伙的面子上。
一旦连他也不在人世了,景家这些小辈拼命作死,这几分情意,还能消耗到几时?
不如就趁着皇上和太子对自己还敬重之时,急流勇退,不要让那几个不孝子孙再留在京城给他们添堵,景家的富贵还能再延续几代。
皇帝和姜昕玥对视了一眼,挽留的话肯定是要说几句的。
但姜昕玥觉得,景老爷子此时做这样的决定,反而对景家有利。
她也实在是不愿意将来太子登基了,景家人还是这么自作主张,但皇家看在景老太傅的面子上,又要对景家做的蠢事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可人的忍耐是有限度的。
有一天太子厌烦了这种忍让,就会除了景家了。
天子的耐心,是不容挑衅的。
今日既然景老爷子自己提出来了,也正好顺水推舟的同意了。
景家人出宫之后,书房里就只剩下三皇子、五皇子和太子了。
三兄弟对面而立,太子满脸愧疚:“三哥,你真要去游历大燕?不是怕孤害你性命?”
三皇子忍不住笑起来道:“太子弟弟想要我性命,何需等到现在?当年我在奉先殿,若不是你照顾,身子早就坏了, 我怕谁都不会怕你,我是真的想出去走走看看。”
至于那位轻轻表妹,他看着还是和五弟更般配。
太子不是太相信的看了姜昕玥一眼,见她点了头,才放下了心中的疑虑:“那孤可先说了,你去哪里游历都可以,但每年的新岁宴,你一定要赶回来,孤和四哥必须确认你的安全。”
皇子之中,与三皇子感情最深的,当属四皇子,自小的兄弟,骂过、打过甚至互相仇视过,但那都是小时候不懂事,后来和好之后,兄弟俩总是互相关心。
“哎呀!四皇子您慢点儿。”
脚上踩着小朝靴的沈明满越走越快:“我就不该今天出去猎兔子,兔子没猎着两只,宫里头竟出了这么大的事。三哥他好端端的,怎么又要出远门?这和又去了奉先殿有什么区别?”
一样的一年到头见不到面。
手底下的内侍互相看了看,心中腹诽,那也不是他们让四皇子今天非要去皇家围场猎兔子的啊!
不是四皇子自己知道围场里新到了几尾长耳兔,非说长耳兔的皮毛柔软,自带一股青草香气,所以要赶在所有人之前把这几只兔子抓了,给天后娘娘做一个耳帽吗?
“四哥!”
沈明烨刚带上房门,就看到了气喘吁吁的沈明满:“你不是猎兔子去了吗?兔子呢?”
“兔子……”
不是!
现在不是关心兔子的时候。
四皇子拉着三皇子的胳膊到一边:“沈明轩,你怎么回事?你怎么刚从奉先殿出来,又要出去四海为家啊?你实话告诉我,是不是景家那小子陷害你,你怕太子弟弟误会,所以才要出去的。你别怕,太子和我的关系好,我帮你说两句他一准听我的。”
三哥太久没和太子弟弟相处了,不了解太子弟弟的性格。
其实他和母后一样,最是心软善良的一个人,只要别人对他好,他就能十倍百倍的对别人好。
当然,谁要是对他不好,算计他,想弄死他,那他也会百倍千倍的奉还。
这是母后教他们为人处事的方式。
不做害人的那个,也绝不做被害的那个。
“你行了,别操心我了。”
沈明轩推开他:“你忘了吗?我小时候跟你说过的,我的梦想就是出宫去周游列国,现在父皇统一了天下,我不是更安全了吗?此时不去,更待何时?”
小时候的事,沈明满哪里还记得?
他只当那时候说的话,都是小孩子过家家,而且年纪渐长,人想做的事也是会变的。
就像小的时候,他也想做保家卫国的大将军,可如今无仗可打,他就想做个闲散皇子,挨着母后和太子弟弟他们。
三皇子那个态度,便是已经决定好了,谁劝都没有办法。
等几个皇子重新聚在一块说话,皇帝的圣旨也下达了。
“皇上怎么突然封三皇子为昭王了?是和最近的流言有关吗?”
“可是看皇上也不像是要发作三皇子的样子,昭王这个昭字可不是随便封的,皇上还是很喜欢三……昭王殿下的。”
“封地在浔阳这等富庶之地,皇上还是护着昭王的,这次事情肯定不是那么简单。”
“我觉得或许和景家有关,我可听说了,景太傅家在收拾行李,听说要搬回老家去,你们说是不是天后娘娘唆使景家陷害昭王和五皇子,所以皇上在警告天后娘娘?”
“不可能吧?皇上宠爱天后娘娘日久,不可能因为昭王就分崩离析。”
民间百姓怎么想,景家和姜昕玥不管,但景家举家搬回老宅,是板上钉钉的事。
不出三日,景家的大宅已经空了。
而景家是铁打的太子党,皇帝此举,不得不让人怀疑,是不是帝后二人之间发生了不愉快。
不过好在四月十二是太子的生辰,皇帝有意为姜昕玥做势,不想让民间议论纷纷。
所以处置完景封杰,老爷子也向皇帝提出要告老还乡:“太子殿下已经长大了,老臣也没什么可以教给殿下的了,老臣年事已高,惦念着书院里的情况,请皇上和天后娘娘准许老臣回老宅去,老臣想在自己的故乡颐养天年。”
当初景老爷子是被皇帝请出山的,来时还是个精神抖擞的小老头,在朝堂上舌战群儒从不居于下风。
而今近九十的高龄,拄着拐杖,多走几步路,那把老骨头都要散架咯!
景家所有的聪慧,似乎到他这就到头了。
下面的几代,全是榆木脑袋不开窍,再这么下去,就是自掘坟墓。
皇上和太子殿下,包括天后娘娘,现在都对景家有几分情意,那也都是看在已经死去的皇帝亲娘,以及他这个老家伙的面子上。
一旦连他也不在人世了,景家这些小辈拼命作死,这几分情意,还能消耗到几时?
不如就趁着皇上和太子对自己还敬重之时,急流勇退,不要让那几个不孝子孙再留在京城给他们添堵,景家的富贵还能再延续几代。
皇帝和姜昕玥对视了一眼,挽留的话肯定是要说几句的。
但姜昕玥觉得,景老爷子此时做这样的决定,反而对景家有利。
她也实在是不愿意将来太子登基了,景家人还是这么自作主张,但皇家看在景老太傅的面子上,又要对景家做的蠢事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可人的忍耐是有限度的。
有一天太子厌烦了这种忍让,就会除了景家了。
天子的耐心,是不容挑衅的。
今日既然景老爷子自己提出来了,也正好顺水推舟的同意了。
景家人出宫之后,书房里就只剩下三皇子、五皇子和太子了。
三兄弟对面而立,太子满脸愧疚:“三哥,你真要去游历大燕?不是怕孤害你性命?”
三皇子忍不住笑起来道:“太子弟弟想要我性命,何需等到现在?当年我在奉先殿,若不是你照顾,身子早就坏了, 我怕谁都不会怕你,我是真的想出去走走看看。”
至于那位轻轻表妹,他看着还是和五弟更般配。
太子不是太相信的看了姜昕玥一眼,见她点了头,才放下了心中的疑虑:“那孤可先说了,你去哪里游历都可以,但每年的新岁宴,你一定要赶回来,孤和四哥必须确认你的安全。”
皇子之中,与三皇子感情最深的,当属四皇子,自小的兄弟,骂过、打过甚至互相仇视过,但那都是小时候不懂事,后来和好之后,兄弟俩总是互相关心。
“哎呀!四皇子您慢点儿。”
脚上踩着小朝靴的沈明满越走越快:“我就不该今天出去猎兔子,兔子没猎着两只,宫里头竟出了这么大的事。三哥他好端端的,怎么又要出远门?这和又去了奉先殿有什么区别?”
一样的一年到头见不到面。
手底下的内侍互相看了看,心中腹诽,那也不是他们让四皇子今天非要去皇家围场猎兔子的啊!
不是四皇子自己知道围场里新到了几尾长耳兔,非说长耳兔的皮毛柔软,自带一股青草香气,所以要赶在所有人之前把这几只兔子抓了,给天后娘娘做一个耳帽吗?
“四哥!”
沈明烨刚带上房门,就看到了气喘吁吁的沈明满:“你不是猎兔子去了吗?兔子呢?”
“兔子……”
不是!
现在不是关心兔子的时候。
四皇子拉着三皇子的胳膊到一边:“沈明轩,你怎么回事?你怎么刚从奉先殿出来,又要出去四海为家啊?你实话告诉我,是不是景家那小子陷害你,你怕太子弟弟误会,所以才要出去的。你别怕,太子和我的关系好,我帮你说两句他一准听我的。”
三哥太久没和太子弟弟相处了,不了解太子弟弟的性格。
其实他和母后一样,最是心软善良的一个人,只要别人对他好,他就能十倍百倍的对别人好。
当然,谁要是对他不好,算计他,想弄死他,那他也会百倍千倍的奉还。
这是母后教他们为人处事的方式。
不做害人的那个,也绝不做被害的那个。
“你行了,别操心我了。”
沈明轩推开他:“你忘了吗?我小时候跟你说过的,我的梦想就是出宫去周游列国,现在父皇统一了天下,我不是更安全了吗?此时不去,更待何时?”
小时候的事,沈明满哪里还记得?
他只当那时候说的话,都是小孩子过家家,而且年纪渐长,人想做的事也是会变的。
就像小的时候,他也想做保家卫国的大将军,可如今无仗可打,他就想做个闲散皇子,挨着母后和太子弟弟他们。
三皇子那个态度,便是已经决定好了,谁劝都没有办法。
等几个皇子重新聚在一块说话,皇帝的圣旨也下达了。
“皇上怎么突然封三皇子为昭王了?是和最近的流言有关吗?”
“可是看皇上也不像是要发作三皇子的样子,昭王这个昭字可不是随便封的,皇上还是很喜欢三……昭王殿下的。”
“封地在浔阳这等富庶之地,皇上还是护着昭王的,这次事情肯定不是那么简单。”
“我觉得或许和景家有关,我可听说了,景太傅家在收拾行李,听说要搬回老家去,你们说是不是天后娘娘唆使景家陷害昭王和五皇子,所以皇上在警告天后娘娘?”
“不可能吧?皇上宠爱天后娘娘日久,不可能因为昭王就分崩离析。”
民间百姓怎么想,景家和姜昕玥不管,但景家举家搬回老宅,是板上钉钉的事。
不出三日,景家的大宅已经空了。
而景家是铁打的太子党,皇帝此举,不得不让人怀疑,是不是帝后二人之间发生了不愉快。
不过好在四月十二是太子的生辰,皇帝有意为姜昕玥做势,不想让民间议论纷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