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我,潘凤,被司马俱盯上了
大败于禁,一战成名,徐和傻眼了,要知道,他在这于禁手里可是吃了不少亏的,没想到潘凤一来打败了于禁不说,还重伤了他,军中到处都在传潘凤一招败于禁的事迹。
徐和虽然硬着头皮收下了潘凤,可是这心里头多少还是有些不爽。不管怎么样,以前在乡里的时候,他都压潘凤一头,现在他在军中的声望,好像比自己还高了,这让徐和自然有些不太高兴。
常言道:强宾不压主,这一点,潘凤自然是知道的,虽然现在自己名声正盛,可毕竟自己在黄巾军中毫无根基,要是得罪了徐和,自己肯定没有好果子吃,更何况,这里还有一个司马俱呢。
司马俱跟徐和不一样,徐和喜上阵杀敌,性格暴虐,而且量小不能容人。而司马俱正好相反,他一般不太亲自上战场,只是在需要振奋士气的时候才会冲杀上去,而且他性格谨慎小心,给潘凤的感觉有点儿,阴冷,不像是个易语之人。
眼下徐和对他的态度是越来越差了,而司马俱看他的眼神也越来越怪。这两个人的问题总得解决,要不然,自己怎么死都不知道。
于是,他带着酒,去徐和的大营找他。毕竟有同乡之谊,应该比司马俱好说话一些。
这徐和正在大营里郁闷呢。今天他让底下的人去劫一些粮草,结果粮草没劫回来,出去一千多人,只回来三百。对方虽然是押送粮草的队伍,可是为首的大将相当的有本事,带着骑兵来回冲杀,把他底下的人跟收萝卜似的全收了,这能不让他郁闷嘛,所以,正在大营里喝闷酒呢。
“站住!!”
潘凤走到大帐前,就被他门口两个小卒拦住了:
“潘将军,徐头领心情不好,你还是,先别进去了。”
这俩小卒自然也是认得潘凤的,潘凤的事迹,现在整个黄巾军中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所以,他们对潘凤还是挺客气的。
“我知道我知道,我跟徐将军是老乡,这种时候,不得我上去劝说一二?”
潘凤赶紧解释道,那两小卒一听,互相看了一眼,然后让开了。潘凤撩开帐帘,走了进去,看着帐上有徐和,他到现在为止还不知道他字什么呢,所以只能拿着酒大声喊道:
“老徐,老徐,怎可一人独饮。喝酒这等事情,一人易醉,人多易乱,两人正好,来来来,我来陪你喝两口!”
徐和一看,潘凤居然进来了,这正在气头上呢,一看到潘凤,心头无名火腾一下直接烧了起来,拿起酒杯直接朝着潘凤砸了过来,潘凤头一歪闪过,三步并两步走到案前,一把按住徐和,轻声说道:
“老徐,你我是老乡,今日同在义军之中,你为帅,我为将,但往后不管发生何事,老乡,还是帮老乡的不是?”
徐和一听,看向潘凤,张口问道:
“长林此言何意?”
说话时,那胡子上沾着的酒撒了一桌子,潘凤一听,有戏,赶紧坐下,又拿了两个酒爵,倒上酒,轻声说道:
“我知老徐你因为今日劫取粮草之事,心中不快。可这胜败,乃兵家常事,何故发闷呢?如今我在营中,你我二人,既是老乡,也是同袍,他日上阵杀敌,自然也是同仇敌忾。不管怎样,你受的这气,我一定会帮你讨回来。明日,我带些人马去,专劫他官家粮草,挫他官家锐气,替你老徐,出了这口恶气。往后你我兄弟二人,”
潘凤这一通胡言乱语,倒是表明了自己的心意,徐和抬头看着潘凤,有些怀疑地问了一句:
“你当真,是这般想的?”
潘凤一听,立马不乐意了,三指指天道:
“老徐你不信,那我潘凤指天为誓,方才之言,皆自肺腑,若有不实,天打雷劈!”
发誓这种事情,在这个年代可是相当重要的事情。但是对于潘凤来说,就跟吃饭一般简单,他们怕天谴,潘凤来自现代,可不怕,他这一发誓,徐和信了,他一把按下潘凤发誓的手,说道:
“长林言重了,正如你所说,你我既是老乡,也是同袍,安得不信?”
潘凤一听,立马会心一笑,可是这心里却是在想:
“他妈的,那你倒是别让老子发誓啊,都发完了你在这儿跟我扯犊子,当我二傻子呢?”
当然,这些话他是不能说出来的,他赶紧举起酒爵:
“来来来,老徐,你我,共饮此酒!”
徐和赶紧拿起酒来,二人推杯换盏,这一顿好喝,喝到兴起时,潘凤见徐和有些高了,便问了一句:
“对了老徐,你的表字换……换过了吗?还……还是,没……没换?”
“你说的什么话,表……表字如……如何能换?当年先……先生给咱们起……起的,如何换得?当年先生,予你表德,长林二字,愿你如林,长而不衰,予我表德,文用二字,愿我能才尽其用,这般深意,如何能换?”
好嘛,这徐和是真喝多了,一下子就都倒出来了,这下好了,潘凤终于是知道徐和的表字了,如此一来,往后就不会再考虑这个问题了,徐文用,潘长林?要说给他们表字的先生,倒是的确有些才气。
潘凤这头告别了徐和,走出大帐,营外角落里走出一人来,此人便是司马俱。
他见潘凤从徐和大帐里出来,便走了进去。一进去就看到徐和满脸带笑,立马心里有数了,于是说道:
“将军,方才潘凤进来,所为何事?”
“没什么,长林见我有些郁闷,过来替我解心。想来他说得也对,他与我毕竟有同乡之谊,是我以小人之心,度群子之腹了。”
徐和摇了摇头,又喝了杯酒。
“将军此言差矣。”
司马俱却并不这么认为。
“文田此言何意啊?”
徐和转头看向司马俱。
“这潘凤早前正是才伤吕布声名鹊起之时,却能将自己姿态放得如此之低前来投奔。此子,绝非甘于人下之辈,如今他新败于禁,军中声名已起,若不早除,必为后患!”
徐和虽然硬着头皮收下了潘凤,可是这心里头多少还是有些不爽。不管怎么样,以前在乡里的时候,他都压潘凤一头,现在他在军中的声望,好像比自己还高了,这让徐和自然有些不太高兴。
常言道:强宾不压主,这一点,潘凤自然是知道的,虽然现在自己名声正盛,可毕竟自己在黄巾军中毫无根基,要是得罪了徐和,自己肯定没有好果子吃,更何况,这里还有一个司马俱呢。
司马俱跟徐和不一样,徐和喜上阵杀敌,性格暴虐,而且量小不能容人。而司马俱正好相反,他一般不太亲自上战场,只是在需要振奋士气的时候才会冲杀上去,而且他性格谨慎小心,给潘凤的感觉有点儿,阴冷,不像是个易语之人。
眼下徐和对他的态度是越来越差了,而司马俱看他的眼神也越来越怪。这两个人的问题总得解决,要不然,自己怎么死都不知道。
于是,他带着酒,去徐和的大营找他。毕竟有同乡之谊,应该比司马俱好说话一些。
这徐和正在大营里郁闷呢。今天他让底下的人去劫一些粮草,结果粮草没劫回来,出去一千多人,只回来三百。对方虽然是押送粮草的队伍,可是为首的大将相当的有本事,带着骑兵来回冲杀,把他底下的人跟收萝卜似的全收了,这能不让他郁闷嘛,所以,正在大营里喝闷酒呢。
“站住!!”
潘凤走到大帐前,就被他门口两个小卒拦住了:
“潘将军,徐头领心情不好,你还是,先别进去了。”
这俩小卒自然也是认得潘凤的,潘凤的事迹,现在整个黄巾军中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所以,他们对潘凤还是挺客气的。
“我知道我知道,我跟徐将军是老乡,这种时候,不得我上去劝说一二?”
潘凤赶紧解释道,那两小卒一听,互相看了一眼,然后让开了。潘凤撩开帐帘,走了进去,看着帐上有徐和,他到现在为止还不知道他字什么呢,所以只能拿着酒大声喊道:
“老徐,老徐,怎可一人独饮。喝酒这等事情,一人易醉,人多易乱,两人正好,来来来,我来陪你喝两口!”
徐和一看,潘凤居然进来了,这正在气头上呢,一看到潘凤,心头无名火腾一下直接烧了起来,拿起酒杯直接朝着潘凤砸了过来,潘凤头一歪闪过,三步并两步走到案前,一把按住徐和,轻声说道:
“老徐,你我是老乡,今日同在义军之中,你为帅,我为将,但往后不管发生何事,老乡,还是帮老乡的不是?”
徐和一听,看向潘凤,张口问道:
“长林此言何意?”
说话时,那胡子上沾着的酒撒了一桌子,潘凤一听,有戏,赶紧坐下,又拿了两个酒爵,倒上酒,轻声说道:
“我知老徐你因为今日劫取粮草之事,心中不快。可这胜败,乃兵家常事,何故发闷呢?如今我在营中,你我二人,既是老乡,也是同袍,他日上阵杀敌,自然也是同仇敌忾。不管怎样,你受的这气,我一定会帮你讨回来。明日,我带些人马去,专劫他官家粮草,挫他官家锐气,替你老徐,出了这口恶气。往后你我兄弟二人,”
潘凤这一通胡言乱语,倒是表明了自己的心意,徐和抬头看着潘凤,有些怀疑地问了一句:
“你当真,是这般想的?”
潘凤一听,立马不乐意了,三指指天道:
“老徐你不信,那我潘凤指天为誓,方才之言,皆自肺腑,若有不实,天打雷劈!”
发誓这种事情,在这个年代可是相当重要的事情。但是对于潘凤来说,就跟吃饭一般简单,他们怕天谴,潘凤来自现代,可不怕,他这一发誓,徐和信了,他一把按下潘凤发誓的手,说道:
“长林言重了,正如你所说,你我既是老乡,也是同袍,安得不信?”
潘凤一听,立马会心一笑,可是这心里却是在想:
“他妈的,那你倒是别让老子发誓啊,都发完了你在这儿跟我扯犊子,当我二傻子呢?”
当然,这些话他是不能说出来的,他赶紧举起酒爵:
“来来来,老徐,你我,共饮此酒!”
徐和赶紧拿起酒来,二人推杯换盏,这一顿好喝,喝到兴起时,潘凤见徐和有些高了,便问了一句:
“对了老徐,你的表字换……换过了吗?还……还是,没……没换?”
“你说的什么话,表……表字如……如何能换?当年先……先生给咱们起……起的,如何换得?当年先生,予你表德,长林二字,愿你如林,长而不衰,予我表德,文用二字,愿我能才尽其用,这般深意,如何能换?”
好嘛,这徐和是真喝多了,一下子就都倒出来了,这下好了,潘凤终于是知道徐和的表字了,如此一来,往后就不会再考虑这个问题了,徐文用,潘长林?要说给他们表字的先生,倒是的确有些才气。
潘凤这头告别了徐和,走出大帐,营外角落里走出一人来,此人便是司马俱。
他见潘凤从徐和大帐里出来,便走了进去。一进去就看到徐和满脸带笑,立马心里有数了,于是说道:
“将军,方才潘凤进来,所为何事?”
“没什么,长林见我有些郁闷,过来替我解心。想来他说得也对,他与我毕竟有同乡之谊,是我以小人之心,度群子之腹了。”
徐和摇了摇头,又喝了杯酒。
“将军此言差矣。”
司马俱却并不这么认为。
“文田此言何意啊?”
徐和转头看向司马俱。
“这潘凤早前正是才伤吕布声名鹊起之时,却能将自己姿态放得如此之低前来投奔。此子,绝非甘于人下之辈,如今他新败于禁,军中声名已起,若不早除,必为后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