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富贵在布置东北战事的时候因为需要保证突然性绕开了议会,不过从手续上说他也不是毫无准备,因为议会对这场战争早就给了授权,只不过那份提案的说法是对关外的满蒙政权处于战争状态,如果真的要对关外大打出手很多议员还是有一定顾虑的,在奉天干净利落的胜利让大家打消了这些顾虑。可是接到俄国的照会之后很多人又开始害怕起来,觉得这个时候见好就收,现在奉天已经拿下来了,还改称沈阳,辽宁也很快就要建省,议员们认为过个几年等力量积蓄足了再北伐也不迟,等到铁路修到沈阳同时汉人再大规模的向关外移民,几年后辽宁就会成为一块非常坚固的基石。
虽然按理说宣战之后该如何打就和议员们没有关系了,那都是将军们的事,可是议院毕竟还有终战的权利,刚刚把议员们都得罪了的李富贵这个时候只好陪起笑脸要求大家继续支持政府对北方的战争,在他的努力下终战的议案没有被提出,这个时候议员们还没有仔细的去想一下如果议会真的通过一个与皇帝意见相左的提案那最后该如何收场。
在这一年的冬天里刘铭传在辽宁收获颇丰,由于民族矛盾再一次被挑起富贵军在辽宁得到了英雄一般的看待,沈阳的一场大火烧掉了两族之间的那一层遮羞用的薄沙,关内的老百姓对于这件事更多的注意到了那场大捷,在胜利的光环下牺牲比较容易被忽视,可是在关外就完全不一样了,这里很多人都在那一场屠杀中失去了亲友,这样的仇恨极度需要一次宣泄,刘铭传的军营前总是有来报名参军的民众,这个时候站岗的哨兵只能好言解劝,富贵军的任何一个作战单位都是不可以自己招募士兵的,所以那些想要参军的只能到募兵站去报名。
当然刘铭传并不会白白的放弃这样一支力量,于是几支讨贼义勇军就在这个冬天被建立了起来,东北虽经过奕欣多年的开发,不过大多数地方仍然是地广人稀、土匪横行,所以一般的村镇都有一些武装用于自保,现在辽宁的汉人因为沈阳的屠杀已经生出同仇敌忾之心,这种情绪经过刘铭传的引导立刻就汇聚成一股不可小视的力量,在开春之后辽宁与吉林交界的地方他们给予伪满军队相当沉重的打击。
虽然刘铭传知道俄国很可能会介入到这场战争中来不过他并不特别担心,因为参谋部同样给了他俄军大致的参战规模。在富贵军中说起和洋人打仗的经验刘铭传可以说是最丰富的,所以他不怕洋鬼子,在刘铭传看来洋人在战场上除了目标大一点并没有什么太特别的。这一次他准备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穿过哲里木盟出现在吉林城下,一战之后就把满人赶到宁古塔去。
由于林雨长在宁夏一带的活动蒙古的西部日趋平静,这让刘铭传觉得蒙古人对于大唐扩张的抵抗并不是十分顽强,这一次从哲里木盟进军对科尔沁草原上的王公们也算是一次警告,另外当他攻占了梨树之后对蒙古人的防御就能找到一个新的支点。
最初的战事的确一如刘铭传预料的那样蒙古人毫无异动,而长春只用了一天就被攻克,当他最看到吉林城的时候刘铭传相信东北的战事很快就会结束了,因为这可以说是满人手中最后一座较大的城市,如果那些八旗子弟再往北逃恐怕根本不用打他们自己就会在那白山黑水之间消亡。可能满人也了解这一点,所以吉林的防守非常顽强,急切之见刘铭传竟然无法把它攻破。就在他打算准备把吉林城周边的城镇全部拔除以断绝城中求援的念头时突然得到了北面出现了一支俄军的报告。
俄国人进兵的速度不快,当刘铭传得知他们的行踪时俄国人正在洗劫打牲乌拉,到第二天傍晚俄军到了吉林城下,这个时候刘铭传稍稍后撤准备和俄军决战,在上午他还利用后撤把吉林城里的守军给骗出来狠狠的教训了一下,这个时候刘铭传已经明白了吉林城的抵抗如此顽强是因为还有等候援军这样一个希望,如果将俄军击败,吉林的防御基本上也就不攻自破了,所以刘铭传准备专心对付俄国人,至于伪满的军队和俄国人会和他倒不是很担心,这样一直缺乏战斗力的军队加入俄军的队伍对他来说绝对不是一件坏事。
根据刘铭传的情报俄军的数量要少于他,现在刘铭传手中有一师两旅,其他的部队被放在沈阳、梨树和长春用来防范来自蒙古的威胁。俄军数量虽然要少一些不过他们的骑兵比例较大,所以在刘铭传看来这仍然是一场势均力敌的战斗,为了更充分的了解对手他当天夜里带着几个当年和他在天津打游击的老部下潜到了俄军营地的附近。
俄国人的军营乱糟糟的十分热闹,刘铭传看着这样的对手不禁皱起了眉头,一直到十二点营地内才渐渐的安静下来。
刘铭传轻轻的说了一声:“弄个活的回来。”
接到命令的人点了点头立刻带着几个人消失在沉沉的夜幕当中,没过多久就他们就拖着一个醉醺醺的哨兵跑了回来。等到回到营地刘铭传连夜突审这个舌头,这个俄国佬倒没有让刘铭传费太大劲,基本上是一吓唬就全都招了,当刘铭传得知面前的俄军大部分是原来驻扎在远东的部队,只有一小部分是去年秋天从欧洲调过来的他不禁心头一喜,敌人的主力只是一支地方部队这当然是个好消息,不过接下来也有坏消息,如果是去年这支部队的装备还不如刘铭传,快枪的数量都很少,可是也就是在去年秋天他们统一换装。刘铭传知道这是俄国人备战的结果,结合刚刚在俄军军营外的所见所闻刘铭传相信明天会战自己有把握击败这支敌人。
等到第二天双方隔着一条小河摆下了阵势,由于装备了后膛枪,以往那种密集的队形不复存在,不过双方也都没有挖工事的意思,相对来说中**队的阵型更为整齐,俄热军看起来则乱糟糟的。一上来小河两岸就是枪炮齐鸣,最先进入短兵相接的是双方的骑兵,他们不断的越过浅浅的河水往来冲杀。渐渐的富贵军这一边的骑兵有些招架不住了,刘铭传看到两翼吃紧只好将预备队派往两边协助防守,俄军的骑兵虽然占有优势,不过也不敢过分包抄,因为这是中**队的正面已经大于俄军,他们的骑兵必须协助步兵才能保证双方势均力敌。
这种僵持没有持续太长时间,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对射之后俄军开始涉过那条小河,虽然已经是春天可是这里毕竟是在东北,河水仍然冰冷刺骨,俄军本来就乱,在渡河过程中更是三五成群边射击边前进,完全看不到一点队形的样子。可是刘铭传这个时候对俄军的轻视之心已经完全不见了,因为在这支乱糟糟的军队的压迫下他的部队已经有松动的迹象,而且这个时候他已经没有预备队可用了。
就在刘铭传把师部的军旗前移重新激励起士气稳住阵脚之后富贵军的右翼枪声突然密集起来,刘铭传知道那肯定是俄军投入了预备队,他也看出了自己的右翼已经相当危险,已经派副师长带着警卫连赶去支援了。最终的溃退的确是从右翼开始的,当刘铭传看到失败已经不可避免只好下令撤退。
如果俄军全力追击因为他们骑兵的比例更大,而且对于东北的地理环境他们也更适应,那样刘铭传从吉林到长春的这一路将会相当难走,不过幸好俄国人的注意力很快就被沿途的一些村镇给吸引过去了,而本地的居民们也马上就发现这些解放者要比那些侵略者凶残好几倍。刘铭传土匪出身,他的部队军纪遵守的一般,不过这一次为了贯彻攻心为上的方针在进军吉林以后对沿途的各族人民还是相当客气的,他本来是打算等拿下了吉林再好好的算一算沈阳的那笔帐,没想到半路上杀出一个程咬金。这一下他进军路上的秋毫无犯就显现出了价值,要知道如果这一路上全是残垣断壁的话俄国人肯定会拚命的追击刘铭传。
当刘铭传退到长春之后后方又传来了蒙古联军围攻梨树的消息,这一下他真的有些傻了,不过很快进一步的情报被送到,梨树的守军给蒙古联军迎头一击,虽然没有伤及对手的主力,可是也把那些蒙古王爷们疼的够呛,好像听说被重创的前锋中有好几个在草原上很有分量的人物,现在蒙古人也不敢过分的迫近梨树,只是在很大的一个范围内将梨树围起来。
刘铭传这个时候才算是定下神来,这个时候长春已经势不可守,但是如果从长春贸然撤退在前有堵截后有追兵的情况下万一有个闪失那后果不堪设想。在军事会议上刘铭传把他的顾虑说了出来,众人一讨论都觉得必须留下一支部队阻击追来的俄军,在由谁担当这个任务的问题上好几个旅长都站起来申请,最后刘铭传决定留下聂士成,他这个旅因为驻防长春没有参加吉林会战,建制完整不说在心理上也应当不是很惧怕俄国佬,而且刘铭传知道他的这个老乡能打硬仗。
“这一次就有劳功亭了,长春民心浮动,守起来肯定不容易,你干脆和我们一起退出长春,到阿勒坦额默勒山一带布置防线,我率其他人南下,力求尽快将蒙古联军打散,到时候你就立刻撤离,一刻都不能耽搁。”
“司令放心我决不让罗刹人越过阿山半步。”
让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是富贵军退出长春的时候,受到了不少人的挽留,甚至有些人愿意随同他们南下,考虑到长春基本上没有多少汉人这个场面的确很让人感动,刘铭传还特地请了两位市民代表详谈了一番来了解其中的前因后果。
原来吉林在这一次八旗贵族北迁的过程中受到了极大的冲击,这里的人口远不能和辽宁相比,一下子多出这么多老爷原来居民的身上的压力立刻重了好几倍,谁在这种情况下都会生出不满的情绪,而且俄国人的恶名在吉林和黑龙江那可是可以在晚上用来吓唬小孩的,关内回来的王公们对于联俄甚至降俄都没有太大的心理负担,可是北方的原有居民就不这么想了,俄国对中国边境的渗透活动从来都是涂满了鲜血,对于世世代代居住在这里的人来说受俄国人的统治和下地狱没有什么两样。
出于这种心理有些本地居民并不十分敌视中原的军队,当然这些人绝不承认他们这样做是背叛了民族,因为他们觉得自己这样做是效忠大清朝的皇帝,刘铭传对两位代表好言安慰,并且向他们保证这次后撤只是一次小小的挫折,他们很快就会回来的,至于那些想跟随富贵军南下以躲避俄军的人刘铭传因为这次军事行动非常凶险而拒绝了。看到自己提出的要求都被拒绝两个代表满脸的失望,不过他们也知道富贵军现在的形势不妙,让他们分出力气来保护当地的民众的确不太现实,所以只能拉着刘铭传的手一再的叮嘱早去早回。
刘铭传的部队虽然在吉林城下受到了重创,不过要是对上蒙古人他们强大的攻击力仍然不是这支原始骑兵能够阻拦的,在经历了两场战斗之后他顺利地进入了梨树,但是如何彻底的将蒙古联军驱散则是个问题,聂士成那边已经和俄军接战,他利用山地上的工事将俄军死死的挡在他的阵地前面。可是如果不能驱散围在梨树附近的那些蒙古军,聂士成根本无法撤回来,相反如果把这些讨厌的苍蝇赶走刘铭传就能够针对追过来的俄军进行一次反击。
让刘铭传头疼的是蒙古人一点和他硬拼的意思都没有,这一次的联军中并无僧格林沁参加,本来他们科尔沁左翼后旗距离辽宁可以说是最近的,各位蒙古王公们也都看着他,不过僧格林沁也有他的苦恼,他手中的这支部队的确在北方独树一帜,可是作为一支现代化的军队后勤和保养都极其重要,李富贵登基后为了拉拢僧格林沁曾经送过他一批最先进的装备,这让僧格林沁发现自己手中的王牌又落伍了,这种局面激起了他深藏于内心的恐惧,这段时间他常常梦到廊坊,出于这种顾虑同时也因为载淳的关系僧格林沁决定中立。
僧格林沁的这种做法让科尔沁草原上的王公们对他大大的唾弃了一番,他们也以实际行动来证明了自己的立场,不过派兵归派兵,首战的失利让他们明白硬拼绝对是一件无比愚蠢的事情,在那一战中勇武无双的铁木尔带领着三旗联军向汉军发动了猛烈的冲锋,可是在快枪面前他们冲锋毫无疑义,越是勇敢死的越干净,这一战竟然死了两个郡王,那一天太阳落山的时候整个科尔沁草原上的天空都变成了血红色,从那以后任何一个王爷对于和富贵军正面硬撼都毫无兴趣。现在这成了刘铭传最头痛的事,进入梨树后他连着两天项寻找蒙古联军的主力决战可是都无功而反,在草原上抓住他们实在是太困难了,一想到聂士成一个人在北面力敌全部俄军刘铭传就心急如焚,想要弄个什么诱饵骗蒙古人上当急切之间却也难以准备周全。
等到第四天刘铭传决心如果再不能驱散蒙古人的话他就率两个旅北上接应聂士成,俄国人鏖战多日也应该疲惫不堪了,蒙古骑兵缺乏足够的攻击力,只要自己小心应该能把聂士成接回来。没想到还没出梨树就见一小队富贵军的骑兵从北面飞驰而来,让站在城楼上的刘铭传心一下子就提了起来,为首的应该是个侦察参谋,他一见到刘铭传就递上了一份报告,刘铭传不等接过报告就急切的问道:“宫亭怎么样?”
“我们旅长很好。”
刘铭传一愣,伸手拿过报告“那前线则么样?”
“俄国佬被打退了。”
听到与自己预感完全相反的战报刘铭传自然喜出望外,仔细将手中的文件阅读一遍之后他才知道聂士成在阿勒坦额默勒山与俄军鏖战三天,最终将俄军逐回长春,现在因为伤亡很大难以独自撤离,所以请刘铭传接应。实际上俄国人在吉林会战中伤亡也很大,完全是靠着悍不畏死的精神最终才逐退了中**队,在阿勒坦额默勒山受到顽强阻击之后他们最终放弃了这块硬骨头。
虽然按理说宣战之后该如何打就和议员们没有关系了,那都是将军们的事,可是议院毕竟还有终战的权利,刚刚把议员们都得罪了的李富贵这个时候只好陪起笑脸要求大家继续支持政府对北方的战争,在他的努力下终战的议案没有被提出,这个时候议员们还没有仔细的去想一下如果议会真的通过一个与皇帝意见相左的提案那最后该如何收场。
在这一年的冬天里刘铭传在辽宁收获颇丰,由于民族矛盾再一次被挑起富贵军在辽宁得到了英雄一般的看待,沈阳的一场大火烧掉了两族之间的那一层遮羞用的薄沙,关内的老百姓对于这件事更多的注意到了那场大捷,在胜利的光环下牺牲比较容易被忽视,可是在关外就完全不一样了,这里很多人都在那一场屠杀中失去了亲友,这样的仇恨极度需要一次宣泄,刘铭传的军营前总是有来报名参军的民众,这个时候站岗的哨兵只能好言解劝,富贵军的任何一个作战单位都是不可以自己招募士兵的,所以那些想要参军的只能到募兵站去报名。
当然刘铭传并不会白白的放弃这样一支力量,于是几支讨贼义勇军就在这个冬天被建立了起来,东北虽经过奕欣多年的开发,不过大多数地方仍然是地广人稀、土匪横行,所以一般的村镇都有一些武装用于自保,现在辽宁的汉人因为沈阳的屠杀已经生出同仇敌忾之心,这种情绪经过刘铭传的引导立刻就汇聚成一股不可小视的力量,在开春之后辽宁与吉林交界的地方他们给予伪满军队相当沉重的打击。
虽然刘铭传知道俄国很可能会介入到这场战争中来不过他并不特别担心,因为参谋部同样给了他俄军大致的参战规模。在富贵军中说起和洋人打仗的经验刘铭传可以说是最丰富的,所以他不怕洋鬼子,在刘铭传看来洋人在战场上除了目标大一点并没有什么太特别的。这一次他准备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穿过哲里木盟出现在吉林城下,一战之后就把满人赶到宁古塔去。
由于林雨长在宁夏一带的活动蒙古的西部日趋平静,这让刘铭传觉得蒙古人对于大唐扩张的抵抗并不是十分顽强,这一次从哲里木盟进军对科尔沁草原上的王公们也算是一次警告,另外当他攻占了梨树之后对蒙古人的防御就能找到一个新的支点。
最初的战事的确一如刘铭传预料的那样蒙古人毫无异动,而长春只用了一天就被攻克,当他最看到吉林城的时候刘铭传相信东北的战事很快就会结束了,因为这可以说是满人手中最后一座较大的城市,如果那些八旗子弟再往北逃恐怕根本不用打他们自己就会在那白山黑水之间消亡。可能满人也了解这一点,所以吉林的防守非常顽强,急切之见刘铭传竟然无法把它攻破。就在他打算准备把吉林城周边的城镇全部拔除以断绝城中求援的念头时突然得到了北面出现了一支俄军的报告。
俄国人进兵的速度不快,当刘铭传得知他们的行踪时俄国人正在洗劫打牲乌拉,到第二天傍晚俄军到了吉林城下,这个时候刘铭传稍稍后撤准备和俄军决战,在上午他还利用后撤把吉林城里的守军给骗出来狠狠的教训了一下,这个时候刘铭传已经明白了吉林城的抵抗如此顽强是因为还有等候援军这样一个希望,如果将俄军击败,吉林的防御基本上也就不攻自破了,所以刘铭传准备专心对付俄国人,至于伪满的军队和俄国人会和他倒不是很担心,这样一直缺乏战斗力的军队加入俄军的队伍对他来说绝对不是一件坏事。
根据刘铭传的情报俄军的数量要少于他,现在刘铭传手中有一师两旅,其他的部队被放在沈阳、梨树和长春用来防范来自蒙古的威胁。俄军数量虽然要少一些不过他们的骑兵比例较大,所以在刘铭传看来这仍然是一场势均力敌的战斗,为了更充分的了解对手他当天夜里带着几个当年和他在天津打游击的老部下潜到了俄军营地的附近。
俄国人的军营乱糟糟的十分热闹,刘铭传看着这样的对手不禁皱起了眉头,一直到十二点营地内才渐渐的安静下来。
刘铭传轻轻的说了一声:“弄个活的回来。”
接到命令的人点了点头立刻带着几个人消失在沉沉的夜幕当中,没过多久就他们就拖着一个醉醺醺的哨兵跑了回来。等到回到营地刘铭传连夜突审这个舌头,这个俄国佬倒没有让刘铭传费太大劲,基本上是一吓唬就全都招了,当刘铭传得知面前的俄军大部分是原来驻扎在远东的部队,只有一小部分是去年秋天从欧洲调过来的他不禁心头一喜,敌人的主力只是一支地方部队这当然是个好消息,不过接下来也有坏消息,如果是去年这支部队的装备还不如刘铭传,快枪的数量都很少,可是也就是在去年秋天他们统一换装。刘铭传知道这是俄国人备战的结果,结合刚刚在俄军军营外的所见所闻刘铭传相信明天会战自己有把握击败这支敌人。
等到第二天双方隔着一条小河摆下了阵势,由于装备了后膛枪,以往那种密集的队形不复存在,不过双方也都没有挖工事的意思,相对来说中**队的阵型更为整齐,俄热军看起来则乱糟糟的。一上来小河两岸就是枪炮齐鸣,最先进入短兵相接的是双方的骑兵,他们不断的越过浅浅的河水往来冲杀。渐渐的富贵军这一边的骑兵有些招架不住了,刘铭传看到两翼吃紧只好将预备队派往两边协助防守,俄军的骑兵虽然占有优势,不过也不敢过分包抄,因为这是中**队的正面已经大于俄军,他们的骑兵必须协助步兵才能保证双方势均力敌。
这种僵持没有持续太长时间,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对射之后俄军开始涉过那条小河,虽然已经是春天可是这里毕竟是在东北,河水仍然冰冷刺骨,俄军本来就乱,在渡河过程中更是三五成群边射击边前进,完全看不到一点队形的样子。可是刘铭传这个时候对俄军的轻视之心已经完全不见了,因为在这支乱糟糟的军队的压迫下他的部队已经有松动的迹象,而且这个时候他已经没有预备队可用了。
就在刘铭传把师部的军旗前移重新激励起士气稳住阵脚之后富贵军的右翼枪声突然密集起来,刘铭传知道那肯定是俄军投入了预备队,他也看出了自己的右翼已经相当危险,已经派副师长带着警卫连赶去支援了。最终的溃退的确是从右翼开始的,当刘铭传看到失败已经不可避免只好下令撤退。
如果俄军全力追击因为他们骑兵的比例更大,而且对于东北的地理环境他们也更适应,那样刘铭传从吉林到长春的这一路将会相当难走,不过幸好俄国人的注意力很快就被沿途的一些村镇给吸引过去了,而本地的居民们也马上就发现这些解放者要比那些侵略者凶残好几倍。刘铭传土匪出身,他的部队军纪遵守的一般,不过这一次为了贯彻攻心为上的方针在进军吉林以后对沿途的各族人民还是相当客气的,他本来是打算等拿下了吉林再好好的算一算沈阳的那笔帐,没想到半路上杀出一个程咬金。这一下他进军路上的秋毫无犯就显现出了价值,要知道如果这一路上全是残垣断壁的话俄国人肯定会拚命的追击刘铭传。
当刘铭传退到长春之后后方又传来了蒙古联军围攻梨树的消息,这一下他真的有些傻了,不过很快进一步的情报被送到,梨树的守军给蒙古联军迎头一击,虽然没有伤及对手的主力,可是也把那些蒙古王爷们疼的够呛,好像听说被重创的前锋中有好几个在草原上很有分量的人物,现在蒙古人也不敢过分的迫近梨树,只是在很大的一个范围内将梨树围起来。
刘铭传这个时候才算是定下神来,这个时候长春已经势不可守,但是如果从长春贸然撤退在前有堵截后有追兵的情况下万一有个闪失那后果不堪设想。在军事会议上刘铭传把他的顾虑说了出来,众人一讨论都觉得必须留下一支部队阻击追来的俄军,在由谁担当这个任务的问题上好几个旅长都站起来申请,最后刘铭传决定留下聂士成,他这个旅因为驻防长春没有参加吉林会战,建制完整不说在心理上也应当不是很惧怕俄国佬,而且刘铭传知道他的这个老乡能打硬仗。
“这一次就有劳功亭了,长春民心浮动,守起来肯定不容易,你干脆和我们一起退出长春,到阿勒坦额默勒山一带布置防线,我率其他人南下,力求尽快将蒙古联军打散,到时候你就立刻撤离,一刻都不能耽搁。”
“司令放心我决不让罗刹人越过阿山半步。”
让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是富贵军退出长春的时候,受到了不少人的挽留,甚至有些人愿意随同他们南下,考虑到长春基本上没有多少汉人这个场面的确很让人感动,刘铭传还特地请了两位市民代表详谈了一番来了解其中的前因后果。
原来吉林在这一次八旗贵族北迁的过程中受到了极大的冲击,这里的人口远不能和辽宁相比,一下子多出这么多老爷原来居民的身上的压力立刻重了好几倍,谁在这种情况下都会生出不满的情绪,而且俄国人的恶名在吉林和黑龙江那可是可以在晚上用来吓唬小孩的,关内回来的王公们对于联俄甚至降俄都没有太大的心理负担,可是北方的原有居民就不这么想了,俄国对中国边境的渗透活动从来都是涂满了鲜血,对于世世代代居住在这里的人来说受俄国人的统治和下地狱没有什么两样。
出于这种心理有些本地居民并不十分敌视中原的军队,当然这些人绝不承认他们这样做是背叛了民族,因为他们觉得自己这样做是效忠大清朝的皇帝,刘铭传对两位代表好言安慰,并且向他们保证这次后撤只是一次小小的挫折,他们很快就会回来的,至于那些想跟随富贵军南下以躲避俄军的人刘铭传因为这次军事行动非常凶险而拒绝了。看到自己提出的要求都被拒绝两个代表满脸的失望,不过他们也知道富贵军现在的形势不妙,让他们分出力气来保护当地的民众的确不太现实,所以只能拉着刘铭传的手一再的叮嘱早去早回。
刘铭传的部队虽然在吉林城下受到了重创,不过要是对上蒙古人他们强大的攻击力仍然不是这支原始骑兵能够阻拦的,在经历了两场战斗之后他顺利地进入了梨树,但是如何彻底的将蒙古联军驱散则是个问题,聂士成那边已经和俄军接战,他利用山地上的工事将俄军死死的挡在他的阵地前面。可是如果不能驱散围在梨树附近的那些蒙古军,聂士成根本无法撤回来,相反如果把这些讨厌的苍蝇赶走刘铭传就能够针对追过来的俄军进行一次反击。
让刘铭传头疼的是蒙古人一点和他硬拼的意思都没有,这一次的联军中并无僧格林沁参加,本来他们科尔沁左翼后旗距离辽宁可以说是最近的,各位蒙古王公们也都看着他,不过僧格林沁也有他的苦恼,他手中的这支部队的确在北方独树一帜,可是作为一支现代化的军队后勤和保养都极其重要,李富贵登基后为了拉拢僧格林沁曾经送过他一批最先进的装备,这让僧格林沁发现自己手中的王牌又落伍了,这种局面激起了他深藏于内心的恐惧,这段时间他常常梦到廊坊,出于这种顾虑同时也因为载淳的关系僧格林沁决定中立。
僧格林沁的这种做法让科尔沁草原上的王公们对他大大的唾弃了一番,他们也以实际行动来证明了自己的立场,不过派兵归派兵,首战的失利让他们明白硬拼绝对是一件无比愚蠢的事情,在那一战中勇武无双的铁木尔带领着三旗联军向汉军发动了猛烈的冲锋,可是在快枪面前他们冲锋毫无疑义,越是勇敢死的越干净,这一战竟然死了两个郡王,那一天太阳落山的时候整个科尔沁草原上的天空都变成了血红色,从那以后任何一个王爷对于和富贵军正面硬撼都毫无兴趣。现在这成了刘铭传最头痛的事,进入梨树后他连着两天项寻找蒙古联军的主力决战可是都无功而反,在草原上抓住他们实在是太困难了,一想到聂士成一个人在北面力敌全部俄军刘铭传就心急如焚,想要弄个什么诱饵骗蒙古人上当急切之间却也难以准备周全。
等到第四天刘铭传决心如果再不能驱散蒙古人的话他就率两个旅北上接应聂士成,俄国人鏖战多日也应该疲惫不堪了,蒙古骑兵缺乏足够的攻击力,只要自己小心应该能把聂士成接回来。没想到还没出梨树就见一小队富贵军的骑兵从北面飞驰而来,让站在城楼上的刘铭传心一下子就提了起来,为首的应该是个侦察参谋,他一见到刘铭传就递上了一份报告,刘铭传不等接过报告就急切的问道:“宫亭怎么样?”
“我们旅长很好。”
刘铭传一愣,伸手拿过报告“那前线则么样?”
“俄国佬被打退了。”
听到与自己预感完全相反的战报刘铭传自然喜出望外,仔细将手中的文件阅读一遍之后他才知道聂士成在阿勒坦额默勒山与俄军鏖战三天,最终将俄军逐回长春,现在因为伤亡很大难以独自撤离,所以请刘铭传接应。实际上俄国人在吉林会战中伤亡也很大,完全是靠着悍不畏死的精神最终才逐退了中**队,在阿勒坦额默勒山受到顽强阻击之后他们最终放弃了这块硬骨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