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战争,分为两个进攻集群。一是从并州由南向北的主进攻集群,也叫南线进攻集群,由吕布将军亲自率领的三十万大军;一是从东部鲜卑由东向西的辅助进攻集群,也叫东线进攻集群,由东部鲜卑联盟军队三十万军队为主,大汉的幽州军分区关羽将军率领的八万军队为辅。
本来“除暴计划”还有从东北军分区出兵,进攻东部鲜卑的计划。而现在根本不需要这样做了,所以公孙姬苏将军的军队,被抽调了一部分到并州,加入并州集群。而公孙姬苏剩下的力量主要震慑夫余,防备夫余借此机会可能出现的动作。
至于朝鲜半岛,已经完全成为大汉的一部分了。那些高句丽和三韩的贵族们,要不被公孙姬苏杀了个精光,要不就被送到长安养起来,要不就变成了走狗,成为大汉地方官员了。而大汉对朝鲜百姓和对大汉百姓是一视同仁的,税收租赋完全一样,并且建立了大量的学校,普及汉语的免费教育。
朝鲜的百姓并不觉得自己是亡国了,而是为加入大汉而感到庆幸,因为加入大汉他们能过得更好。大汉的官吏政治清明,风气开放,三权分立的政体和舆论监督又保证了政府的廉洁。朝鲜的赋税降低很多,百姓生活改善很多。并没有出现朝鲜贵族们希望的,新州政府担心的起义遍地的情况。
其实那时候的百姓要求很低,也没有国家民族的概念,只要能够给他们一个安定的生活,谁做统治者,对他们来说无所谓。对他们来说大汉来统治比朝鲜那些贵族统治要好多了。
不过这种没有国家没有民族的情况,以后不会发生了,因为大汉的国旗国歌每天都会在朝鲜各地响起升起,大汉的语言文字都会在各个学校传播,大汉的各项经济政治文化制度将在朝鲜实施。几十年后,历史上将不再会有什么朝鲜了,而是大汉的新州。而现在的朝鲜人几十年后将变成地地道道的大汉人。并且为自己是一个大汉人,而感到无比的自豪。
现在回到这场战争上来。东线进攻集群,花脱兰斯图以东部鲜卑盟主的名义为主帅,但是他能指挥的只有花脱部落的六万军队,以及一些小部落的联合在一起的十万军队。像浑图部落的五万军队离盟主的军队远远的,对花脱兰斯图防范之心昭然若揭。而其他大部落如阿德部落、梵辛部落和科雷部落都独立成军,看到浑图部落的下场,都对花脱兰斯图这个盟主防一手。
鉴于这种情况,诸葛亮不得不在几个独立成军的部落里派驻了使者,以便于无线电联络指挥。至于关羽张飞两兄弟携带的十万大军,则与盟主一起。由于大汉的军事力量大大超过了盟主的力量,所以这一次诸葛亮更是直接拿到了整个东部进攻集群的指挥权。
由于上一次诸葛亮的军事上卓越表现,以及不偏不倚的态度,使得他在整个东部鲜卑中拥有无以伦比的影响力。如果花脱兰斯图来指挥,东部鲜卑大部落都不会听,但是如果诸葛亮来指挥,那么东部鲜卑所有人都会听从。就连花脱兰斯图也非常看好诸葛亮,甘愿让出东部鲜卑的实际指挥权。
东线进攻集群,全部是骑兵,连关羽张飞的十万大军也是骑兵。但是却没有大炮投石车等重武器。也就是说东线集群拥有者无以伦比的机动性,但是却没有强大的热重武器。
南线进攻集群,拥有十万骑兵,二十万步兵。但是这些步兵中间,有炮兵和空军。南线进攻集群,拥有着大汉最强大的大炮,最强大的空军,兵力配备最为完整,攻击力最强。但是由于各兵种复杂,后勤要求也异常繁琐。机动力不强。
然而自从南线大军北伐以来,拓拔鲜卑就像消失了一样,南线大军三十万人从并州越过长城之后,走了一两百里,居然没有遇到一个拓拔鲜卑人。前出的侦骑,甚至升起的观察气球都没有发现拓拔鲜卑人的影子。
按照以前的总情报局的情报,到了这里应该就有不少鲜卑部落居住了,然而却一个人都没有。
南线总指挥吕布内心越来越不安,他不认为拓跋达厥会因为大汉的北伐而立刻放弃拓拔鲜卑的草原而迁徙。
即使迁徙也是旷日持久的事情,绝不会连一个人都遇不到。而拓拔鲜卑迁徙只能往西,往西迁徙必然会和西面的羌族发生冲突。然而到目前为止,大汉在羌族的情报人员并没有发回任何拓拔鲜卑进攻羌族的情报。这说明,拓拔鲜卑可能正在进行收缩防御。前面恐怕有硬仗等着他呢。
长安,未央宫,御书房。
自从大汉开始了这场大战,刘峰每天都在御书房等待着前线的战况报告。一开始战况报告是每天送一次,刘峰的秘书们根据前线的战况,在御书房的一个庞大的沙盘上,摆放我军的进展。但是一连很多天,前线一点拓拔鲜卑的消息都没有,让刘峰很是烦躁。
总参谋部、总情报部每天也都在御书房,分析着拓跋达厥想干什么。到后来刘峰要求前线每隔一个小时汇报一下前线的情况,如果有紧急情况也可以随时汇报。
然而南线大军已经越过长城三四百里了,却依然没有遇到拓跋达厥的军队。东面大军也是一样。
看着巨大沙盘上面,鲜卑地盘那庞大的面积,这个战略纵深可真够大了。在中原别说几十万人的大军,就是一两万人的军队也别想遁形,但是在鲜卑的地盘上,由于地域太过广大,游牧民族的几十万人藏在哪里,还真不好找。
到了十天,南线大军已经深入鲜卑地盘五百余里,仍然没有找到任何敌人的踪影。而东线大军已经和拓拔鲜卑的军队交上手了。
看来拓跋达厥是准备柿子拣软的捏,先找东部鲜卑的乌合之众决战。
本来“除暴计划”还有从东北军分区出兵,进攻东部鲜卑的计划。而现在根本不需要这样做了,所以公孙姬苏将军的军队,被抽调了一部分到并州,加入并州集群。而公孙姬苏剩下的力量主要震慑夫余,防备夫余借此机会可能出现的动作。
至于朝鲜半岛,已经完全成为大汉的一部分了。那些高句丽和三韩的贵族们,要不被公孙姬苏杀了个精光,要不就被送到长安养起来,要不就变成了走狗,成为大汉地方官员了。而大汉对朝鲜百姓和对大汉百姓是一视同仁的,税收租赋完全一样,并且建立了大量的学校,普及汉语的免费教育。
朝鲜的百姓并不觉得自己是亡国了,而是为加入大汉而感到庆幸,因为加入大汉他们能过得更好。大汉的官吏政治清明,风气开放,三权分立的政体和舆论监督又保证了政府的廉洁。朝鲜的赋税降低很多,百姓生活改善很多。并没有出现朝鲜贵族们希望的,新州政府担心的起义遍地的情况。
其实那时候的百姓要求很低,也没有国家民族的概念,只要能够给他们一个安定的生活,谁做统治者,对他们来说无所谓。对他们来说大汉来统治比朝鲜那些贵族统治要好多了。
不过这种没有国家没有民族的情况,以后不会发生了,因为大汉的国旗国歌每天都会在朝鲜各地响起升起,大汉的语言文字都会在各个学校传播,大汉的各项经济政治文化制度将在朝鲜实施。几十年后,历史上将不再会有什么朝鲜了,而是大汉的新州。而现在的朝鲜人几十年后将变成地地道道的大汉人。并且为自己是一个大汉人,而感到无比的自豪。
现在回到这场战争上来。东线进攻集群,花脱兰斯图以东部鲜卑盟主的名义为主帅,但是他能指挥的只有花脱部落的六万军队,以及一些小部落的联合在一起的十万军队。像浑图部落的五万军队离盟主的军队远远的,对花脱兰斯图防范之心昭然若揭。而其他大部落如阿德部落、梵辛部落和科雷部落都独立成军,看到浑图部落的下场,都对花脱兰斯图这个盟主防一手。
鉴于这种情况,诸葛亮不得不在几个独立成军的部落里派驻了使者,以便于无线电联络指挥。至于关羽张飞两兄弟携带的十万大军,则与盟主一起。由于大汉的军事力量大大超过了盟主的力量,所以这一次诸葛亮更是直接拿到了整个东部进攻集群的指挥权。
由于上一次诸葛亮的军事上卓越表现,以及不偏不倚的态度,使得他在整个东部鲜卑中拥有无以伦比的影响力。如果花脱兰斯图来指挥,东部鲜卑大部落都不会听,但是如果诸葛亮来指挥,那么东部鲜卑所有人都会听从。就连花脱兰斯图也非常看好诸葛亮,甘愿让出东部鲜卑的实际指挥权。
东线进攻集群,全部是骑兵,连关羽张飞的十万大军也是骑兵。但是却没有大炮投石车等重武器。也就是说东线集群拥有者无以伦比的机动性,但是却没有强大的热重武器。
南线进攻集群,拥有十万骑兵,二十万步兵。但是这些步兵中间,有炮兵和空军。南线进攻集群,拥有着大汉最强大的大炮,最强大的空军,兵力配备最为完整,攻击力最强。但是由于各兵种复杂,后勤要求也异常繁琐。机动力不强。
然而自从南线大军北伐以来,拓拔鲜卑就像消失了一样,南线大军三十万人从并州越过长城之后,走了一两百里,居然没有遇到一个拓拔鲜卑人。前出的侦骑,甚至升起的观察气球都没有发现拓拔鲜卑人的影子。
按照以前的总情报局的情报,到了这里应该就有不少鲜卑部落居住了,然而却一个人都没有。
南线总指挥吕布内心越来越不安,他不认为拓跋达厥会因为大汉的北伐而立刻放弃拓拔鲜卑的草原而迁徙。
即使迁徙也是旷日持久的事情,绝不会连一个人都遇不到。而拓拔鲜卑迁徙只能往西,往西迁徙必然会和西面的羌族发生冲突。然而到目前为止,大汉在羌族的情报人员并没有发回任何拓拔鲜卑进攻羌族的情报。这说明,拓拔鲜卑可能正在进行收缩防御。前面恐怕有硬仗等着他呢。
长安,未央宫,御书房。
自从大汉开始了这场大战,刘峰每天都在御书房等待着前线的战况报告。一开始战况报告是每天送一次,刘峰的秘书们根据前线的战况,在御书房的一个庞大的沙盘上,摆放我军的进展。但是一连很多天,前线一点拓拔鲜卑的消息都没有,让刘峰很是烦躁。
总参谋部、总情报部每天也都在御书房,分析着拓跋达厥想干什么。到后来刘峰要求前线每隔一个小时汇报一下前线的情况,如果有紧急情况也可以随时汇报。
然而南线大军已经越过长城三四百里了,却依然没有遇到拓跋达厥的军队。东面大军也是一样。
看着巨大沙盘上面,鲜卑地盘那庞大的面积,这个战略纵深可真够大了。在中原别说几十万人的大军,就是一两万人的军队也别想遁形,但是在鲜卑的地盘上,由于地域太过广大,游牧民族的几十万人藏在哪里,还真不好找。
到了十天,南线大军已经深入鲜卑地盘五百余里,仍然没有找到任何敌人的踪影。而东线大军已经和拓拔鲜卑的军队交上手了。
看来拓跋达厥是准备柿子拣软的捏,先找东部鲜卑的乌合之众决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