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出秀光与老爷子所料,秀忠于二月协同关东、东北以及甲信等东国的诸大名一同上洛,于三月底抵达了伏见城。随后,四月初时,家康向朝廷递交了将军请辞书,秀忠于四月十六日时正式就任二代征夷大将军。
家康在退位隐居后被尊称为“大御所”,把自己的居住地点改为了骏府城。秀忠在就任将军的同时继任了德川家的家主之位,于江户城作为行政中心,与家康所在的骏府形成了后人所称的“二元政治”。
还有,因为家康的辞任,秀赖也于十三日受封了右大臣的官职。秀赖以年仅十三岁的少年之身就任如此高官,无论在朝廷中还是武家中都是前所未闻的。
当然,大坂城内不可能因此就平静下来。更何况家康居然命令秀赖上京给就任将军的秀忠祝贺。大坂城内,无论是家臣还是女人们都震怒了。
“这种难以容忍的命令怎么可能让我们接受!!”
他们如此叫嚣着。这是淀夫人与大野治长等一干家臣的统一发言。
对此表示应该上京的只有家老片桐且元一人。
“老臣认为,秀赖大人应该上京,毕竟秀忠大人是千姬大人的父亲,而且我们丰臣家需要与德川家缓和关系,现在要以忍让为……”
当然,他的话还没有说完,就遭到了淀夫人的严厉否决与大野治长劈头盖脸的斥责。
在丰臣家的一干家臣中,大概就属且元最清楚现在的时局事态了吧。他真心所为丰臣家与秀赖着想的建议,就这样被无情地否决了。
尚还年轻的秀赖则只能端坐在最上面,面对母亲与家臣们的激烈反对声无法出声。
“母亲大人,孩儿觉得且元说的其实甚有道理,不如……”
“秀赖,你还年幼,不懂事。家康此次肯定也没抱什么好意,你若是前去,会出什么事都不知道啊!”
一味地担心秀赖的安危的淀夫人马上牵住秀赖的手,制止了他。
秀赖失望地低下了头。
此次,家康为了让秀赖上京祝贺,甚至连已故太阁殿下的正室,已经与京都出家的高台院都请了过来,希望她能够劝说丰臣家的一干人。
可是,淀夫人连高台院都没有亲自接见,直接拒绝了这件事情。
秀赖一个人身坐于高位之上,看着母亲与家臣们的争论,不知不觉已经觉得厌烦。
“母亲大人,孩儿先请退下了。”
秀赖先行离开了这个让他心烦的地方。
他在一群侍女的陪伴下,正准备回自己的书房的时候,路过了接待高台院的接待室。
秀赖只在父亲秀吉去世之前见过这位父亲大人的正妻几次,而且都是在他幼时还未记事的时候。所以,现在的他,非常好奇这位高台院大人到底是个怎样的人。
秀赖命令侍女们在外等候着,他则打开了接待室的门,走了进去。
“秀光?你也来了啊。”
他一进去,看见的就是他那尚还年幼的九岁弟弟秀光。
“兄长大人。”
他那聪明机灵的弟弟在发现他进来之后马上抱以笑容,向他问好。
说实话,秀赖其实很宠爱自己这个唯一的弟弟。
秀赖很善良,他或许只是单纯的觉得,他们的父亲太阁殿下在去世的时候,秀光才三岁不到,比起自己这个有过被父亲疼爱的记忆的兄长来说,是十分可怜的一件事。所以,秀赖自幼就很关照年幼的秀光。
例如说,原本父亲太阁秀吉只留下了一把短刀红雪左文字给秀光,其余的都按遗嘱吩咐留给了秀赖。但是秀赖觉得只留一把给弟弟太过不公平了,于是便将那把名胁差鲶尾藤四郎送给了秀光。
所以,兄弟俩之间的关系是非常和睦的。
不说这些,现在这间接待室除了弟弟秀光之外,还有一位主要人物。她就是那位高台院大人。
高台院起初有些惊讶地看着秀赖,然后则露出了一副慈祥的表情。
“秀赖大人,许久不见,久疏问候。您还真是长大了呢。”
秀赖此时才反应过来,眼前这个女人便是高台院。他恭恭敬敬地面对高台院坐下,对其行了一礼。
“大母亲大人,孩儿秀赖才是,久疏问候,真是万分失礼。”
有些不知所措的秀赖使用了父亲一直教导自己对这位女性的叫法:大母亲大人。
这或许是自从太阁殿下去世后,高台院与秀赖之间的第一次见面。
两人相互寒暄了几句之后,秀赖转头看向坐在他旁边的秀光,问道:
“话说,秀光你怎么会来这里?”
“我去年与前年上京学习的时候,经常出入于大母亲大人的宅邸。所以现在听说大母亲大人来大坂城了,就特意过来看望。兄长大人才是,没有在会议室与家臣们商议吗?”
一听到秀光提起了刚刚的事,秀赖的心情就瞬间低沉了下来。
对于淀夫人以及那帮顽固的家臣,高台院也很是无奈。
不过看着已经渐渐长大的秀赖秀光兄弟,她莫名地回想起了曾经的织田右府,浅井长政,还有自己深爱的那个男人太阁殿下。
虽然无法扭转淀夫人与家臣们的决定,但这次回来让她很是欣慰与满足。
她在接下来的很短的一段时间中与秀赖与秀光聊了许多东西。平时很少开口的秀赖也与她交谈了起来。三人之间就好像真正的母子一样。
在高台院离去后,秀赖有些不舍地对着身旁的弟弟秀光说道:
“秀光,那位大人是个很好的人呢。”
“是啊。大母亲大人可是父亲大人深爱的女人啊,当然很好啊。”
“秀光,你一个小孩说什么爱啊。”
“兄长大人不也还是小孩吗?”
听着弟弟那一本正经的回答,秀赖笑了出声。不过,秀光给身为兄长的他的感觉的确是个比同龄人要成熟的多的孩子。
……
……
于是,这次也一样,丰臣家严词拒绝了德川家的上京祝贺命令。
这让家康很困扰。
尽管他请求了高台院,但也还是无功而返。
“丰臣家的这些人……还真是不识时务啊……”
家康只留下了这样的一句话。
宛如闹剧一样,此次的上京祝贺一事就这样被放置不管了。
家康在退位隐居后被尊称为“大御所”,把自己的居住地点改为了骏府城。秀忠在就任将军的同时继任了德川家的家主之位,于江户城作为行政中心,与家康所在的骏府形成了后人所称的“二元政治”。
还有,因为家康的辞任,秀赖也于十三日受封了右大臣的官职。秀赖以年仅十三岁的少年之身就任如此高官,无论在朝廷中还是武家中都是前所未闻的。
当然,大坂城内不可能因此就平静下来。更何况家康居然命令秀赖上京给就任将军的秀忠祝贺。大坂城内,无论是家臣还是女人们都震怒了。
“这种难以容忍的命令怎么可能让我们接受!!”
他们如此叫嚣着。这是淀夫人与大野治长等一干家臣的统一发言。
对此表示应该上京的只有家老片桐且元一人。
“老臣认为,秀赖大人应该上京,毕竟秀忠大人是千姬大人的父亲,而且我们丰臣家需要与德川家缓和关系,现在要以忍让为……”
当然,他的话还没有说完,就遭到了淀夫人的严厉否决与大野治长劈头盖脸的斥责。
在丰臣家的一干家臣中,大概就属且元最清楚现在的时局事态了吧。他真心所为丰臣家与秀赖着想的建议,就这样被无情地否决了。
尚还年轻的秀赖则只能端坐在最上面,面对母亲与家臣们的激烈反对声无法出声。
“母亲大人,孩儿觉得且元说的其实甚有道理,不如……”
“秀赖,你还年幼,不懂事。家康此次肯定也没抱什么好意,你若是前去,会出什么事都不知道啊!”
一味地担心秀赖的安危的淀夫人马上牵住秀赖的手,制止了他。
秀赖失望地低下了头。
此次,家康为了让秀赖上京祝贺,甚至连已故太阁殿下的正室,已经与京都出家的高台院都请了过来,希望她能够劝说丰臣家的一干人。
可是,淀夫人连高台院都没有亲自接见,直接拒绝了这件事情。
秀赖一个人身坐于高位之上,看着母亲与家臣们的争论,不知不觉已经觉得厌烦。
“母亲大人,孩儿先请退下了。”
秀赖先行离开了这个让他心烦的地方。
他在一群侍女的陪伴下,正准备回自己的书房的时候,路过了接待高台院的接待室。
秀赖只在父亲秀吉去世之前见过这位父亲大人的正妻几次,而且都是在他幼时还未记事的时候。所以,现在的他,非常好奇这位高台院大人到底是个怎样的人。
秀赖命令侍女们在外等候着,他则打开了接待室的门,走了进去。
“秀光?你也来了啊。”
他一进去,看见的就是他那尚还年幼的九岁弟弟秀光。
“兄长大人。”
他那聪明机灵的弟弟在发现他进来之后马上抱以笑容,向他问好。
说实话,秀赖其实很宠爱自己这个唯一的弟弟。
秀赖很善良,他或许只是单纯的觉得,他们的父亲太阁殿下在去世的时候,秀光才三岁不到,比起自己这个有过被父亲疼爱的记忆的兄长来说,是十分可怜的一件事。所以,秀赖自幼就很关照年幼的秀光。
例如说,原本父亲太阁秀吉只留下了一把短刀红雪左文字给秀光,其余的都按遗嘱吩咐留给了秀赖。但是秀赖觉得只留一把给弟弟太过不公平了,于是便将那把名胁差鲶尾藤四郎送给了秀光。
所以,兄弟俩之间的关系是非常和睦的。
不说这些,现在这间接待室除了弟弟秀光之外,还有一位主要人物。她就是那位高台院大人。
高台院起初有些惊讶地看着秀赖,然后则露出了一副慈祥的表情。
“秀赖大人,许久不见,久疏问候。您还真是长大了呢。”
秀赖此时才反应过来,眼前这个女人便是高台院。他恭恭敬敬地面对高台院坐下,对其行了一礼。
“大母亲大人,孩儿秀赖才是,久疏问候,真是万分失礼。”
有些不知所措的秀赖使用了父亲一直教导自己对这位女性的叫法:大母亲大人。
这或许是自从太阁殿下去世后,高台院与秀赖之间的第一次见面。
两人相互寒暄了几句之后,秀赖转头看向坐在他旁边的秀光,问道:
“话说,秀光你怎么会来这里?”
“我去年与前年上京学习的时候,经常出入于大母亲大人的宅邸。所以现在听说大母亲大人来大坂城了,就特意过来看望。兄长大人才是,没有在会议室与家臣们商议吗?”
一听到秀光提起了刚刚的事,秀赖的心情就瞬间低沉了下来。
对于淀夫人以及那帮顽固的家臣,高台院也很是无奈。
不过看着已经渐渐长大的秀赖秀光兄弟,她莫名地回想起了曾经的织田右府,浅井长政,还有自己深爱的那个男人太阁殿下。
虽然无法扭转淀夫人与家臣们的决定,但这次回来让她很是欣慰与满足。
她在接下来的很短的一段时间中与秀赖与秀光聊了许多东西。平时很少开口的秀赖也与她交谈了起来。三人之间就好像真正的母子一样。
在高台院离去后,秀赖有些不舍地对着身旁的弟弟秀光说道:
“秀光,那位大人是个很好的人呢。”
“是啊。大母亲大人可是父亲大人深爱的女人啊,当然很好啊。”
“秀光,你一个小孩说什么爱啊。”
“兄长大人不也还是小孩吗?”
听着弟弟那一本正经的回答,秀赖笑了出声。不过,秀光给身为兄长的他的感觉的确是个比同龄人要成熟的多的孩子。
……
……
于是,这次也一样,丰臣家严词拒绝了德川家的上京祝贺命令。
这让家康很困扰。
尽管他请求了高台院,但也还是无功而返。
“丰臣家的这些人……还真是不识时务啊……”
家康只留下了这样的一句话。
宛如闹剧一样,此次的上京祝贺一事就这样被放置不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