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章 恩试
从江南回来之后,贾蔷又去了国子监报道。
谭春风他们倒是很关心贾蔷。
颇有些夸张的说着:“蔷兄这一去就是大半月,可叫我想的紧啊。”
贾蔷:“家中有些要紧事需要处理。这月余来,太学中可发生了什么有趣的事情。”
“还真有一桩事。蔷兄,这半个月你可哪儿都不能去了。”
“为何?”
“朝廷中有消息,说是今年会加设恩科。恐怕要不了几天就会有公文下来,可要好好准备方便应对。”
谭春风的消息灵通。
知道朝廷已经决定今年会加开一场乡试。
陈穆:“这么快,如此仓促,能妥当吗。”
他还没做好准备,想着要到明年才开始的。没想到一个月之后就要考试了,真是一点准备都没有。
谭春风:“消息来源千真万确,尽管放心。这也是我们的机会,一朝中举报效朝廷。很多官员腐败,尸位素餐的人很多。陛下加设恩科,可能也是为了早日为官场注入一些新鲜血液,改改风气。”
贾蔷:“早些,晚些,于我来说无妨,甚至更好一点。”
他有信心,即便是一个月后就开始,也能去拿个名次来。
好歹也是京城院试的案首,过一下乡试也是机会。
三日之后,果然跟谭春风说的一样。
恩科的消息已经张贴公告来,消息早已经在太学中传了开来。
国子监生员们,有些期待但更多的是紧张。
这次完全是措手不及,从来没想过半个月之后就是乡试了。
基本上大家都是没有做什么准备的。
但是没人会浪费这次机会。
太学中的人跃跃欲试。
虽然没做太多准备,但都是各地的优秀人才,对自己很有信心。
大街上也贴了今年要加设恩科的告示。
想着朝廷也没啥太要紧的事,怎么忽然会有这样的举动。
太学中人人都挺激动的。
都在想着鲤鱼跃龙门。
“周兄!周兄!”
打趣着说道:“兄台怎么看上去这么行色匆匆,不似往常。”
“是有些鲁莽,但周兄可知,君上已经昭告天下今秋就要加设恩科了。是我等大显身手的时候,不用再等到明年了。”
“哈哈,我比兄台早一步知道消息,正想同你说呢,此刻你却来了。陛下厚恩,咱们可需要好好珍惜。”
“就是不知道君上怎么突然就想到开恩科了。我朝只有在太祖时期有过一次。”
“听说南边贪腐一案,罢黜了不少的人,还在继续,需要一批候补官员。老人的位置腾出来了,我们年轻人才有机会上。”
“到时同周兄参加秋闱共赴考场,一举夺魁。”
“好,固所愿也。”
太学中三三两两的好友,都在一起商量着这事。
正是因为恩科开设,太学给学子们放了一个长假。
离京城近一点的生员都归家去。
待得几日后再去考场。
贾蔷刚回宁府,就有太监相召。
“贾大人,奉陛下令,请您走一趟。”
还是戴权的那个干儿子。
“公公知道是什么缘故。”
太监:“料想不是什么坏事,我也说不好,贾大人去一下就知道了。”
贾蔷整理着装,有些疑惑,有点忐忑,不知道会出什么事,还是跟着小太监去了宫城去。
这皇宫中自己已经是第三次来了。
“皇上此刻在养心殿中,贾大人稍待,我先去见过陛下通传一声。”
这个太监对贾蔷比较照顾。
很快有了回应,贾蔷走了进去。
“微臣贾蔷参见陛下。”
“办事干脆利落,太湖匪寇清剿,你居功至伟。”
“全赖将士们奋勇杀敌,上有陛下护佑。”
“功就是功,这两个箱子的财物都带回去吧,算是嘉奖。”
养心殿中还有两个木盒子,就是贾蔷四百里加急信件还有那两个木箱。
“史太君身子可还康健。”
“谢皇上挂念,老祖宗的身体一向硬朗。如今古来稀了,吃喝走动照常。”
“不容易,比太上皇还要年长些。”
心里有些郁闷,前段时间太上皇还能围猎,驾马比皇帝还熟稔,还好已经退位了,不然皇上还不知道能不能熬过太上皇。
“多谢陛下挂心,臣等一家无不感谢皇恩浩荡。”
心里却在想着皇家无亲情,就算贾元春已经是贵妃了,但是皇帝对他老丈人家还不是动抄家。
“你见过林如海了?”
“林姑老爷仙去时曾见过,受过他老人家的几天教导,受益匪浅。”
“林卿忠义我是知道的,为朕守住了扬州几十年的盐务,居功至伟。可惜就是走的早了点,才四十吧。他是个立过大功的。尚有一女?”
“林姑老爷的女子名唤黛玉,如今居住在荣府。”
皇帝又问了好些关于林如海的事。
贾蔷从怀中摸出了一本账册来:“陛下,这是林姑老爷叫我转交给陛下的,是扬州盐务的账册。”
“呈上来。”
皇帝又感动了下。
没有想到林如海在死前还留下了点东西。
称得上是国家栋梁。
“林卿拳拳爱国之心令人动容。”
“臣亦视林姑老爷为榜样。”贾蔷赶紧表了下衷心。
“今秋乡试,你可要去。”
“陛下加设恩科,天下学子无不欢欣鼓舞,直称您为天下第一圣明君主。陛下皇恩浩荡,臣虽愚钝,亦有报效朝廷之心。”
继续阿谀奉承。
皇帝把账册随手翻了翻,脸色变幻了几下。
好像是看到了些自己都不敢相信的内容。
也对,商人能拥有几百万两银子当然有些想法了。
要是正规渠道来的也就算了。
但是那些个盐商能有几个底子干净的。
干净的也就赚不到钱了。
圣心难测,贾蔷偶尔抬起头看了下皇帝的脸色,猜不透他心里是个啥样的想法。
会不会拿那些个盐商开刀。
宰一个盐商得来的钱,恐怕比抄一个勋贵还要富庶一点。
国库也就能充盈起来了。
北边鞑靼、瓦拉。西边土蛮。一直对中原虎视眈眈,大动作没有,边境摩擦不断,说不准什么时候又爆发战争了。
谭春风他们倒是很关心贾蔷。
颇有些夸张的说着:“蔷兄这一去就是大半月,可叫我想的紧啊。”
贾蔷:“家中有些要紧事需要处理。这月余来,太学中可发生了什么有趣的事情。”
“还真有一桩事。蔷兄,这半个月你可哪儿都不能去了。”
“为何?”
“朝廷中有消息,说是今年会加设恩科。恐怕要不了几天就会有公文下来,可要好好准备方便应对。”
谭春风的消息灵通。
知道朝廷已经决定今年会加开一场乡试。
陈穆:“这么快,如此仓促,能妥当吗。”
他还没做好准备,想着要到明年才开始的。没想到一个月之后就要考试了,真是一点准备都没有。
谭春风:“消息来源千真万确,尽管放心。这也是我们的机会,一朝中举报效朝廷。很多官员腐败,尸位素餐的人很多。陛下加设恩科,可能也是为了早日为官场注入一些新鲜血液,改改风气。”
贾蔷:“早些,晚些,于我来说无妨,甚至更好一点。”
他有信心,即便是一个月后就开始,也能去拿个名次来。
好歹也是京城院试的案首,过一下乡试也是机会。
三日之后,果然跟谭春风说的一样。
恩科的消息已经张贴公告来,消息早已经在太学中传了开来。
国子监生员们,有些期待但更多的是紧张。
这次完全是措手不及,从来没想过半个月之后就是乡试了。
基本上大家都是没有做什么准备的。
但是没人会浪费这次机会。
太学中的人跃跃欲试。
虽然没做太多准备,但都是各地的优秀人才,对自己很有信心。
大街上也贴了今年要加设恩科的告示。
想着朝廷也没啥太要紧的事,怎么忽然会有这样的举动。
太学中人人都挺激动的。
都在想着鲤鱼跃龙门。
“周兄!周兄!”
打趣着说道:“兄台怎么看上去这么行色匆匆,不似往常。”
“是有些鲁莽,但周兄可知,君上已经昭告天下今秋就要加设恩科了。是我等大显身手的时候,不用再等到明年了。”
“哈哈,我比兄台早一步知道消息,正想同你说呢,此刻你却来了。陛下厚恩,咱们可需要好好珍惜。”
“就是不知道君上怎么突然就想到开恩科了。我朝只有在太祖时期有过一次。”
“听说南边贪腐一案,罢黜了不少的人,还在继续,需要一批候补官员。老人的位置腾出来了,我们年轻人才有机会上。”
“到时同周兄参加秋闱共赴考场,一举夺魁。”
“好,固所愿也。”
太学中三三两两的好友,都在一起商量着这事。
正是因为恩科开设,太学给学子们放了一个长假。
离京城近一点的生员都归家去。
待得几日后再去考场。
贾蔷刚回宁府,就有太监相召。
“贾大人,奉陛下令,请您走一趟。”
还是戴权的那个干儿子。
“公公知道是什么缘故。”
太监:“料想不是什么坏事,我也说不好,贾大人去一下就知道了。”
贾蔷整理着装,有些疑惑,有点忐忑,不知道会出什么事,还是跟着小太监去了宫城去。
这皇宫中自己已经是第三次来了。
“皇上此刻在养心殿中,贾大人稍待,我先去见过陛下通传一声。”
这个太监对贾蔷比较照顾。
很快有了回应,贾蔷走了进去。
“微臣贾蔷参见陛下。”
“办事干脆利落,太湖匪寇清剿,你居功至伟。”
“全赖将士们奋勇杀敌,上有陛下护佑。”
“功就是功,这两个箱子的财物都带回去吧,算是嘉奖。”
养心殿中还有两个木盒子,就是贾蔷四百里加急信件还有那两个木箱。
“史太君身子可还康健。”
“谢皇上挂念,老祖宗的身体一向硬朗。如今古来稀了,吃喝走动照常。”
“不容易,比太上皇还要年长些。”
心里有些郁闷,前段时间太上皇还能围猎,驾马比皇帝还熟稔,还好已经退位了,不然皇上还不知道能不能熬过太上皇。
“多谢陛下挂心,臣等一家无不感谢皇恩浩荡。”
心里却在想着皇家无亲情,就算贾元春已经是贵妃了,但是皇帝对他老丈人家还不是动抄家。
“你见过林如海了?”
“林姑老爷仙去时曾见过,受过他老人家的几天教导,受益匪浅。”
“林卿忠义我是知道的,为朕守住了扬州几十年的盐务,居功至伟。可惜就是走的早了点,才四十吧。他是个立过大功的。尚有一女?”
“林姑老爷的女子名唤黛玉,如今居住在荣府。”
皇帝又问了好些关于林如海的事。
贾蔷从怀中摸出了一本账册来:“陛下,这是林姑老爷叫我转交给陛下的,是扬州盐务的账册。”
“呈上来。”
皇帝又感动了下。
没有想到林如海在死前还留下了点东西。
称得上是国家栋梁。
“林卿拳拳爱国之心令人动容。”
“臣亦视林姑老爷为榜样。”贾蔷赶紧表了下衷心。
“今秋乡试,你可要去。”
“陛下加设恩科,天下学子无不欢欣鼓舞,直称您为天下第一圣明君主。陛下皇恩浩荡,臣虽愚钝,亦有报效朝廷之心。”
继续阿谀奉承。
皇帝把账册随手翻了翻,脸色变幻了几下。
好像是看到了些自己都不敢相信的内容。
也对,商人能拥有几百万两银子当然有些想法了。
要是正规渠道来的也就算了。
但是那些个盐商能有几个底子干净的。
干净的也就赚不到钱了。
圣心难测,贾蔷偶尔抬起头看了下皇帝的脸色,猜不透他心里是个啥样的想法。
会不会拿那些个盐商开刀。
宰一个盐商得来的钱,恐怕比抄一个勋贵还要富庶一点。
国库也就能充盈起来了。
北边鞑靼、瓦拉。西边土蛮。一直对中原虎视眈眈,大动作没有,边境摩擦不断,说不准什么时候又爆发战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