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曹太尉此计。
是典型的坐看狗咬狗一嘴毛之后,再渔翁得利,李平渊死后,不去收复西凉,是因为他的军队还在,各大将军还在。
如今走的走散的散,又经历一次内乱。
可谓十年难遇的大好时机。
楚帝思索了一下, 以他表现出的性格必须要拒绝,可玄女教那边也快到收网的关键时刻,再忍忍……
“曹太尉,不必说了,谁还有其他计划?”
“这……陛下……”
陈柏摇摇头,示意曹必安不用再说。
他也比较倾向曹必安的主意,但是嘛, 让陆伯昌出手,打压的意思太明显, 镇北王明显更合适。
正是天下动乱之际。
可不能让其他人觉得镇北王与皇室身心分离。
目的性太强有时候并不好。
“陛下,臣亦有一计。”
“且说。”
“诏安!”
“什么?!”
这下连楚帝都惊了,这不是你啊陈柏,你怎么变成这样了。
曹太尉也是惊疑,下意识就想反驳。
众多朝臣也议论纷纷。
众所周知,李适是李平渊的孙子怎么可能接受诏安!
“陛下。”
陈柏无视众多非议,继续道。
“李适此人曾是南业人,从小便在江南水乡之中成长,受人文环境熏陶,曾参与过两次本朝科举。”
“第一次因为年龄太小,答题尚不稳重,不够成熟,没能中得。”
“这点无可厚非,而第二次……”
陈柏看了一眼何布政使,意味未明。
从怀里掏出试卷,很多空白的地方都已经被他撕掉了,无他,白卷不好看, 留下的都是李适曾经认认真真答满了的内容。
其中,分量最重的一篇,便是文章。
满篇治国安邦的千古名句,看的陈柏心中充满震惊。
虽没写出实际措施。
但仅写出这些句子,这些词汇就代表他的文化功底深不可测,是真正的大才之辈。
这种人居然没中,大楚的科举制度太烂了啊。
不然李适如果考中秀才,应该会继续往这条路发展吧……
并且调查李适过往的时候,陈柏发展了很多不合理的地方。
李适的父母,不像他父母,死的太蹊跷、简单。
李适的亲戚,自他离开南业就再也没有出现过。
李适的同窗,除了林家的林书言以外,其余人居然全部人间消失。
且他的人生轨迹,但凡在南业接触过的人,很多都不见踪影,连密探都找不出线索。
大胆猜测,谨慎求证。
这是他陈柏的人生准则, 此前因为相貌、王令和族谱等证据确凿, 他从没怀疑过李适的身份。
这次闹出这么大的事。
反复细查过往是基本操作。
这样一来,他才发现太多疑点。
因此,他做出大胆假设,李适的身份是假的,用这个视角看,似乎很多地方都能迎刃而解。
目前仍旧藏在暗中的那位黑手,才是大楚真正的大敌。
李适被摆在明面上,身不由己,这就多了很多操作的空间。
当然,他也不敢确认。
大胆猜测归猜测,还需要验证,这次诏安之计便是验证环节之一。
关于第二次,陈柏没有明言,大家都知道怎么回事。
“这么说,这李适还曾有为朝廷效力的想法,陈大人这时候说太晚了吧。”
赵承业在一旁阴阳怪气,说话刺挠的很。
陈柏没理他。
“陛下,且看。”
几张残破的试卷被太监呈了上去。
楚帝本来没什么兴趣,但突然瞄见几个草书风格的文字,愣住了。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志士不忘在沟壑,勇士不忘丧其元……
天下有道,以道殉身,天下无道,以身殉道……
“这……”
这波啊,在楚帝看来,是以身殉道了,毕竟大楚的国情,懂得都懂,可不就是天下无道么。
汉子博大精深,同一个词结合上下文,完全是另一个意思。
这些,着实令他震惊了。
紧接着又担忧起来,有这种志气和文笔,如今又一统西凉,怕是要践行自己的理念。
“陈宰辅,诏安究竟何意?”
陈柏没说,又取出一封密函,让太监呈上去。
这里面,是他查到的所有关于李适的信息,以及自己的猜测和验证方法。
未久。
楚帝长呼一口气,总算明白陈柏的意思,且今天表现的太过,正经一回算了。
“准了!”
“陛下!”
“陛下不可啊!”
陈柏、曹太尉等两个忠臣,无语的看向几个谏议大夫。
来了,又来了。
形式主义真的要不得。
陛下不嫌烦,他们都嫌烦。
“陛下,这李适可是李平渊的亲孙子啊。”
“对,那李平渊狼子野心,生出的后代也不是什么好东西。”
“依臣等之见,曹太尉的才是上策啊!”
曹必安嘴角一抽,这关我什么事,说就说呗,用我的名头来压皇帝?这不是害他吗?搁他年轻的时候,这能忍?
随既又无奈叹息一声。
不知道陈柏在耍什么花招。
楚帝面无表情。
“来人,拖下去,丈责二十!”
爽歪歪。
几个谏议大夫蒙了一下,纷纷大骂起来。
“臣等忠君爱国,陛下不要被奸人所骗啊!”
“诏安诡计,必不能应!”
“我大楚危矣……”
满朝文武:“……”
有时候,甚至有人怀疑谏议大夫这个职位就是给暴君泄愤用的。
忽略这个小插曲。
楚帝问道。
“陈宰辅可有合适人选,出使西凉?”
“陛下若不嫌弃,臣愿亲身前往。”
楚帝皱了皱眉头没有多说,此行虽然事关重大,让陈柏亲自去还是太冒险了,而他又不能失去陈柏。
算了……
“那暂且定下,西蜀之事交由曹太尉决断,朕乏了,退朝。”
不给朝臣阻拦的机会,楚帝起身就走。
留下众人面面相觑。
曹太尉走近小声道。
“陈柏,你究竟挖出了什么?值得你亲自前往,可是那李适的身份有问题?”
陈柏哑然,摇摇头,事实上他还有更多信息没有说与楚帝,只有他自己去一趟,见过李适才能弄清楚情况。
曹太尉此计。
是典型的坐看狗咬狗一嘴毛之后,再渔翁得利,李平渊死后,不去收复西凉,是因为他的军队还在,各大将军还在。
如今走的走散的散,又经历一次内乱。
可谓十年难遇的大好时机。
楚帝思索了一下, 以他表现出的性格必须要拒绝,可玄女教那边也快到收网的关键时刻,再忍忍……
“曹太尉,不必说了,谁还有其他计划?”
“这……陛下……”
陈柏摇摇头,示意曹必安不用再说。
他也比较倾向曹必安的主意,但是嘛, 让陆伯昌出手,打压的意思太明显, 镇北王明显更合适。
正是天下动乱之际。
可不能让其他人觉得镇北王与皇室身心分离。
目的性太强有时候并不好。
“陛下,臣亦有一计。”
“且说。”
“诏安!”
“什么?!”
这下连楚帝都惊了,这不是你啊陈柏,你怎么变成这样了。
曹太尉也是惊疑,下意识就想反驳。
众多朝臣也议论纷纷。
众所周知,李适是李平渊的孙子怎么可能接受诏安!
“陛下。”
陈柏无视众多非议,继续道。
“李适此人曾是南业人,从小便在江南水乡之中成长,受人文环境熏陶,曾参与过两次本朝科举。”
“第一次因为年龄太小,答题尚不稳重,不够成熟,没能中得。”
“这点无可厚非,而第二次……”
陈柏看了一眼何布政使,意味未明。
从怀里掏出试卷,很多空白的地方都已经被他撕掉了,无他,白卷不好看, 留下的都是李适曾经认认真真答满了的内容。
其中,分量最重的一篇,便是文章。
满篇治国安邦的千古名句,看的陈柏心中充满震惊。
虽没写出实际措施。
但仅写出这些句子,这些词汇就代表他的文化功底深不可测,是真正的大才之辈。
这种人居然没中,大楚的科举制度太烂了啊。
不然李适如果考中秀才,应该会继续往这条路发展吧……
并且调查李适过往的时候,陈柏发展了很多不合理的地方。
李适的父母,不像他父母,死的太蹊跷、简单。
李适的亲戚,自他离开南业就再也没有出现过。
李适的同窗,除了林家的林书言以外,其余人居然全部人间消失。
且他的人生轨迹,但凡在南业接触过的人,很多都不见踪影,连密探都找不出线索。
大胆猜测,谨慎求证。
这是他陈柏的人生准则, 此前因为相貌、王令和族谱等证据确凿, 他从没怀疑过李适的身份。
这次闹出这么大的事。
反复细查过往是基本操作。
这样一来,他才发现太多疑点。
因此,他做出大胆假设,李适的身份是假的,用这个视角看,似乎很多地方都能迎刃而解。
目前仍旧藏在暗中的那位黑手,才是大楚真正的大敌。
李适被摆在明面上,身不由己,这就多了很多操作的空间。
当然,他也不敢确认。
大胆猜测归猜测,还需要验证,这次诏安之计便是验证环节之一。
关于第二次,陈柏没有明言,大家都知道怎么回事。
“这么说,这李适还曾有为朝廷效力的想法,陈大人这时候说太晚了吧。”
赵承业在一旁阴阳怪气,说话刺挠的很。
陈柏没理他。
“陛下,且看。”
几张残破的试卷被太监呈了上去。
楚帝本来没什么兴趣,但突然瞄见几个草书风格的文字,愣住了。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志士不忘在沟壑,勇士不忘丧其元……
天下有道,以道殉身,天下无道,以身殉道……
“这……”
这波啊,在楚帝看来,是以身殉道了,毕竟大楚的国情,懂得都懂,可不就是天下无道么。
汉子博大精深,同一个词结合上下文,完全是另一个意思。
这些,着实令他震惊了。
紧接着又担忧起来,有这种志气和文笔,如今又一统西凉,怕是要践行自己的理念。
“陈宰辅,诏安究竟何意?”
陈柏没说,又取出一封密函,让太监呈上去。
这里面,是他查到的所有关于李适的信息,以及自己的猜测和验证方法。
未久。
楚帝长呼一口气,总算明白陈柏的意思,且今天表现的太过,正经一回算了。
“准了!”
“陛下!”
“陛下不可啊!”
陈柏、曹太尉等两个忠臣,无语的看向几个谏议大夫。
来了,又来了。
形式主义真的要不得。
陛下不嫌烦,他们都嫌烦。
“陛下,这李适可是李平渊的亲孙子啊。”
“对,那李平渊狼子野心,生出的后代也不是什么好东西。”
“依臣等之见,曹太尉的才是上策啊!”
曹必安嘴角一抽,这关我什么事,说就说呗,用我的名头来压皇帝?这不是害他吗?搁他年轻的时候,这能忍?
随既又无奈叹息一声。
不知道陈柏在耍什么花招。
楚帝面无表情。
“来人,拖下去,丈责二十!”
爽歪歪。
几个谏议大夫蒙了一下,纷纷大骂起来。
“臣等忠君爱国,陛下不要被奸人所骗啊!”
“诏安诡计,必不能应!”
“我大楚危矣……”
满朝文武:“……”
有时候,甚至有人怀疑谏议大夫这个职位就是给暴君泄愤用的。
忽略这个小插曲。
楚帝问道。
“陈宰辅可有合适人选,出使西凉?”
“陛下若不嫌弃,臣愿亲身前往。”
楚帝皱了皱眉头没有多说,此行虽然事关重大,让陈柏亲自去还是太冒险了,而他又不能失去陈柏。
算了……
“那暂且定下,西蜀之事交由曹太尉决断,朕乏了,退朝。”
不给朝臣阻拦的机会,楚帝起身就走。
留下众人面面相觑。
曹太尉走近小声道。
“陈柏,你究竟挖出了什么?值得你亲自前往,可是那李适的身份有问题?”
陈柏哑然,摇摇头,事实上他还有更多信息没有说与楚帝,只有他自己去一趟,见过李适才能弄清楚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