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丈大陆最早是由荷兰人探索发现的,但是在致力于香料贸易的荷兰商人看来,缺乏人烟和足够贸易商品的方丈大陆并非是一片殖民者的乐土,因此便视而不见的将其置之脑后。直到郑氏华夏帝国击败了当时统治整个东印度群岛的荷兰联合东印度公司之后,拓殖方丈大陆才成为一个极度热门的话题。华夏太祖郑克臧亲自将包括诸多皇子在内的宗室子弟分封到方丈大陆,究其目的是为了拉动国内的经济并减缓人口快速增长对社会的冲击,但不能不说,这极大的刺激了方丈大陆的拓殖,使其在短短的一百年之中成为华夏另一个重要的经济圈和定居地。当然,就从最初拓殖者的角度来看,从蛮荒之地到人间天堂的过程是如此的筚路蓝缕??????”——
《华夏在方丈大陆的拓殖史?导言》英国剑桥大学华夏史研究所?公元1959年
“??????华夏对方丈大陆的殖民是前所未见的国家殖民行为,基本贯穿了整个十八世纪,其规模之大,花费之巨可以用世界之最来形容??????研究华夏对方丈大陆的早期殖民,我们不能不注意到华夏对移民路线的选择。一般而言,从华夏本土移民方丈大陆的路线分为东线和西线。东线是从长江口、浙江口、闽江口出发,经东宁、吕宋、香料群岛、衣洲,最后抵达方丈大陆的东部;西线是从珠江口、汕头出发,经琼州岛、金兰、凌牙门或坤甸至椰城或井里汶或泗水或马辰,最后穿越努沙登加拉群岛之间的海峡抵达方丈大陆的西部及北部、南部乃至东部的各个海港。比较这两条线路在地图上的距离,我们可以清晰的发现,东线的距离较短,但是在华夏早期移民的过程中,西线才是占据主导地位的。这是因为西线有较多的补给港口,可以为大规模的移民船团提供包括奴隶在内的足够的物资,而东线则因为要穿越东南亚海盗聚集的苏禄海和棉兰老岛外海,所以只是作为西线的补充??????”——
《论华夏早期移民方丈大陆的具体路线选择及其优劣控制》(节选自《法国巴黎大学历史系历年博士生毕业答辩合集?第三册》)
“我们现在到哪了?”和离开本土患得患失的郑安洋等皇子不同,皇九子郑安溪对前往方丈建立自己的国家是欣喜多过离愁的,然而与雀跃的心情不同,自离开广州黄埔港后他就有些晕船,结果海上一路行来,吐完了睡、睡完了吐,身体上的极端不适直把那点创业的兴奋都消磨殆尽。“好像是停船了?”
“回殿下的话,听说已经到了头顿港。”侍奉的黑人宦官据实报告道。“现下正在上兵。”
使用黑人或白种人做宫廷内侍一方面是因为郑克臧不愿意阉割国人,另一方面也有提醒嗣皇帝和宗室们“内监非我族类、其心必异、不可轻信”的意思,因此明白内中真意的郑安溪并没有对鞍前马后辛苦服侍自己的宦官表示任何的亲近,只是缓缓的点了点头。
看到郑安溪依旧一副精神不振的样子,被从小教导该如何伺候贵人的黑人宦官轻手轻脚退到一旁,但却没曾想,舱外传来一个声音:“火公公,海阳郡公可曾睡醒了?”
黑人宦官轻声的向郑安溪报告道:“是黄太医。”
郑安溪颔首示意,黑人宦官便过去打开舱门,一边将黄太医引了进来,一边向他介绍道:“殿下刚刚睡醒,精神海上不太好,烦劳太医再替殿下把把脉。”
黄太医了然的走到郑安溪面前,向他施了一礼,然后伸手把住郑安溪的手腕,半天之后,这才宣布道:“殿下的底子是很好的,一开始不适应,所以才会晕船,如今已经将养的差不多了,之所以精神依旧不振,乃是久卧造成的,接下来要多动一动,才好继续横渡大洋。”
郑安溪将信将疑的应道:“是吗?也好,我睡的也有些烦了,且扶我起来。”
黄太医退了出去,舱外的小黄门们一拥而上,手脚飞快的替郑安溪换上出行的衣物,然后扶着郑安溏慢慢走出舱室,来到船甲板上。
听说郑安溪出来走动,几名郡公府的官员齐齐赶来拜见,甲板上一时挤满了人。
“好了,都看见了,孤没有大恙,该忙的都且去忙吧,不必围在孤的身边。”被众人簇拥感觉虽然很好,但久病初愈的郑安溪却觉得有些喘不过气来,只好忙不迭的驱散众人,只留下几名公府重臣。“熊大人,韦大人,你们两位请留步。”
除了被点名的公府长史熊桂康、主计韦谦——虽然皇子、宗室在公国、侯国建立后可以与普通的伯国、都总管治地一样自行设官立制,但此时还没有抵达方丈,所谓公国更是没有影子,因此郑安溪这边暂时还用着华夏朝的那套官制——前来问安的一众官员纷纷退去,这时郑安溪问道:“我们到了几天了,接下来还准备在头顿停几天?”
作为华夏朝廷派给郑安溪的辅佐官,熊桂康目前总揽海阳郡公府的一切政务,因此郑安溪的问题自是由他来回答:“回殿下的话,我们到了头顿两天了,目前配属给公国的神策军已经全部上船,只等新近接纳的移民和补给物资上船完毕后,即要起航。”
尽管有方丈拓殖公司的运作,但具体分到郑安溪手中的移民只有二千多人和一千多奴隶,因此听说有新接纳的移民,他的眼睛顿时一亮,忙不迭的问道:“有多少移民?”
韦谦如数家珍的报告道:“安南移民十六户八十一口、越南移民四十户二百零七口、真腊移民四户二十口、占城移民十五户八十口,另外还有寮国男女奴隶一百六十人。”
“倒是不少。”前前后后加起来超过五百人,自然是不少的,但郑安溪显然并不因此满足,甚至反过来还有些失望。“但怎么没有金兰的汉人?”
熊桂康苦笑道:“金兰是新省,自己尚缺移民,如何能准予外流。”
随即熊桂康宽慰道:“殿下不必心急,接下来,我们将过西勃泥,应该还有人相随。”
韦谦也道:“在坤甸和接下来的泗水都能买到本地的土奴,加起来少说也有五六百号。”
“加起来也就四千人。”郑安溪焦躁的摇了摇头。“还不足一乡人口,建城筑宅开荒根本不够,孤如何能不急啊。”话虽如此,但急是急不来了,无可奈何的郑安溪只能问另外一个问题。“一应物资购买如何了?”
“已经在金兰购买了两万(夏)石的稻谷,”广东是个缺粮的省份,在广东买粮一则贵,二来数量也有限,因此只能在金兰、勃泥、爪哇等地采买。“接下来在坤甸和泗水还要再买五万石,如此基本上可以撑到明年。”
“方丈之地与中国冬夏颠倒,再加上新近开垦,只怕明年还要再买粮。”郑安溪关照道。“所以船上面你们还要多留一些心思。”如今郑安溪搭乘的是免费军输船,但到了方丈大陆之后,除了定期的航班以外,再要出海,就得自己准备船只了,无论是买来使公国之人操纵,还是雇佣他人船只,在四十七个公国、侯国竞争的情况下自然得未雨绸缪。“除了粮食外,其他物资准备的怎么了?”
郑克臧给每个就封的儿子拨了一百万贯的内帑并以内廷的名义提供担保,以便各家宗藩都能向国内钱庄借贷一百万到二百万贯的开办金,因此钱对于皇子和宗室来说是不缺的,唯一缺乏的就是快速将这些流动资金变成固定资产的时间。
“从广东出发时,臣已经购买了三万斤的粤铁和铁犁、铁耙等工具一千套。”韦谦口中的粤铁自然不是兵部东莞铁场出的一级管控品锰钢,而是东莞铁场同时生产的普通生铁。“另外在广州还购买了四十匹滇马,前天到头顿后,又购买了一百头牛。”牛马在漫长的海路上肯定是有损失的,日后肯定还要继续购买。“对了,还有建筑用的木料、砖瓦也准备了一船。”
说到牛马,郑安溪忽然想到什么:“圣上交代的鹰蛇可带上船了?”
鹰、猫头鹰、菜花蛇等都是郑克臧交代要带到方丈大陆的,原因无他,只是怕来往船只带去的老鼠在没有天敌的情况下大肆繁育。当然方丈的问题还不单单是老鼠可能爆发式的繁育,还有走丢的狗猫会变成野狗、夜猫之类的新食物链霸主、带去的兔子成了草场大患等等。不过后者的问题还容易解决,毕竟中国人什么都吃,野狗、夜猫、兔子并不会像另一个时空的澳大利亚一样轻易的就泛滥成灾。
“回殿下的话,每条船都已经带了三十条蛇,鹰枭也准备了五对。”其实这个问题郑安溪应该是知道的,只不过晕船以来都忘记了而已,对此两位公府重臣并不会刻意提醒,让其难堪。“到了方丈之后,就命人将其野放。”
“如此甚好。”郑安溪还准备再问,却听到远处有争执的声音,他抬头望去,只见一名穿着从五品奉训大夫袍服的武官正在跟公府的侍卫对峙着,显然这位陌生的武官是想走过来跟自己打招呼却未曾想被忠心耿耿的公府侍卫拦在了远端,于是郑安溪冲着面前两人问道。“熊大人、韦大人,那位大人是??????”
《华夏在方丈大陆的拓殖史?导言》英国剑桥大学华夏史研究所?公元1959年
“??????华夏对方丈大陆的殖民是前所未见的国家殖民行为,基本贯穿了整个十八世纪,其规模之大,花费之巨可以用世界之最来形容??????研究华夏对方丈大陆的早期殖民,我们不能不注意到华夏对移民路线的选择。一般而言,从华夏本土移民方丈大陆的路线分为东线和西线。东线是从长江口、浙江口、闽江口出发,经东宁、吕宋、香料群岛、衣洲,最后抵达方丈大陆的东部;西线是从珠江口、汕头出发,经琼州岛、金兰、凌牙门或坤甸至椰城或井里汶或泗水或马辰,最后穿越努沙登加拉群岛之间的海峡抵达方丈大陆的西部及北部、南部乃至东部的各个海港。比较这两条线路在地图上的距离,我们可以清晰的发现,东线的距离较短,但是在华夏早期移民的过程中,西线才是占据主导地位的。这是因为西线有较多的补给港口,可以为大规模的移民船团提供包括奴隶在内的足够的物资,而东线则因为要穿越东南亚海盗聚集的苏禄海和棉兰老岛外海,所以只是作为西线的补充??????”——
《论华夏早期移民方丈大陆的具体路线选择及其优劣控制》(节选自《法国巴黎大学历史系历年博士生毕业答辩合集?第三册》)
“我们现在到哪了?”和离开本土患得患失的郑安洋等皇子不同,皇九子郑安溪对前往方丈建立自己的国家是欣喜多过离愁的,然而与雀跃的心情不同,自离开广州黄埔港后他就有些晕船,结果海上一路行来,吐完了睡、睡完了吐,身体上的极端不适直把那点创业的兴奋都消磨殆尽。“好像是停船了?”
“回殿下的话,听说已经到了头顿港。”侍奉的黑人宦官据实报告道。“现下正在上兵。”
使用黑人或白种人做宫廷内侍一方面是因为郑克臧不愿意阉割国人,另一方面也有提醒嗣皇帝和宗室们“内监非我族类、其心必异、不可轻信”的意思,因此明白内中真意的郑安溪并没有对鞍前马后辛苦服侍自己的宦官表示任何的亲近,只是缓缓的点了点头。
看到郑安溪依旧一副精神不振的样子,被从小教导该如何伺候贵人的黑人宦官轻手轻脚退到一旁,但却没曾想,舱外传来一个声音:“火公公,海阳郡公可曾睡醒了?”
黑人宦官轻声的向郑安溪报告道:“是黄太医。”
郑安溪颔首示意,黑人宦官便过去打开舱门,一边将黄太医引了进来,一边向他介绍道:“殿下刚刚睡醒,精神海上不太好,烦劳太医再替殿下把把脉。”
黄太医了然的走到郑安溪面前,向他施了一礼,然后伸手把住郑安溪的手腕,半天之后,这才宣布道:“殿下的底子是很好的,一开始不适应,所以才会晕船,如今已经将养的差不多了,之所以精神依旧不振,乃是久卧造成的,接下来要多动一动,才好继续横渡大洋。”
郑安溪将信将疑的应道:“是吗?也好,我睡的也有些烦了,且扶我起来。”
黄太医退了出去,舱外的小黄门们一拥而上,手脚飞快的替郑安溪换上出行的衣物,然后扶着郑安溏慢慢走出舱室,来到船甲板上。
听说郑安溪出来走动,几名郡公府的官员齐齐赶来拜见,甲板上一时挤满了人。
“好了,都看见了,孤没有大恙,该忙的都且去忙吧,不必围在孤的身边。”被众人簇拥感觉虽然很好,但久病初愈的郑安溪却觉得有些喘不过气来,只好忙不迭的驱散众人,只留下几名公府重臣。“熊大人,韦大人,你们两位请留步。”
除了被点名的公府长史熊桂康、主计韦谦——虽然皇子、宗室在公国、侯国建立后可以与普通的伯国、都总管治地一样自行设官立制,但此时还没有抵达方丈,所谓公国更是没有影子,因此郑安溪这边暂时还用着华夏朝的那套官制——前来问安的一众官员纷纷退去,这时郑安溪问道:“我们到了几天了,接下来还准备在头顿停几天?”
作为华夏朝廷派给郑安溪的辅佐官,熊桂康目前总揽海阳郡公府的一切政务,因此郑安溪的问题自是由他来回答:“回殿下的话,我们到了头顿两天了,目前配属给公国的神策军已经全部上船,只等新近接纳的移民和补给物资上船完毕后,即要起航。”
尽管有方丈拓殖公司的运作,但具体分到郑安溪手中的移民只有二千多人和一千多奴隶,因此听说有新接纳的移民,他的眼睛顿时一亮,忙不迭的问道:“有多少移民?”
韦谦如数家珍的报告道:“安南移民十六户八十一口、越南移民四十户二百零七口、真腊移民四户二十口、占城移民十五户八十口,另外还有寮国男女奴隶一百六十人。”
“倒是不少。”前前后后加起来超过五百人,自然是不少的,但郑安溪显然并不因此满足,甚至反过来还有些失望。“但怎么没有金兰的汉人?”
熊桂康苦笑道:“金兰是新省,自己尚缺移民,如何能准予外流。”
随即熊桂康宽慰道:“殿下不必心急,接下来,我们将过西勃泥,应该还有人相随。”
韦谦也道:“在坤甸和接下来的泗水都能买到本地的土奴,加起来少说也有五六百号。”
“加起来也就四千人。”郑安溪焦躁的摇了摇头。“还不足一乡人口,建城筑宅开荒根本不够,孤如何能不急啊。”话虽如此,但急是急不来了,无可奈何的郑安溪只能问另外一个问题。“一应物资购买如何了?”
“已经在金兰购买了两万(夏)石的稻谷,”广东是个缺粮的省份,在广东买粮一则贵,二来数量也有限,因此只能在金兰、勃泥、爪哇等地采买。“接下来在坤甸和泗水还要再买五万石,如此基本上可以撑到明年。”
“方丈之地与中国冬夏颠倒,再加上新近开垦,只怕明年还要再买粮。”郑安溪关照道。“所以船上面你们还要多留一些心思。”如今郑安溪搭乘的是免费军输船,但到了方丈大陆之后,除了定期的航班以外,再要出海,就得自己准备船只了,无论是买来使公国之人操纵,还是雇佣他人船只,在四十七个公国、侯国竞争的情况下自然得未雨绸缪。“除了粮食外,其他物资准备的怎么了?”
郑克臧给每个就封的儿子拨了一百万贯的内帑并以内廷的名义提供担保,以便各家宗藩都能向国内钱庄借贷一百万到二百万贯的开办金,因此钱对于皇子和宗室来说是不缺的,唯一缺乏的就是快速将这些流动资金变成固定资产的时间。
“从广东出发时,臣已经购买了三万斤的粤铁和铁犁、铁耙等工具一千套。”韦谦口中的粤铁自然不是兵部东莞铁场出的一级管控品锰钢,而是东莞铁场同时生产的普通生铁。“另外在广州还购买了四十匹滇马,前天到头顿后,又购买了一百头牛。”牛马在漫长的海路上肯定是有损失的,日后肯定还要继续购买。“对了,还有建筑用的木料、砖瓦也准备了一船。”
说到牛马,郑安溪忽然想到什么:“圣上交代的鹰蛇可带上船了?”
鹰、猫头鹰、菜花蛇等都是郑克臧交代要带到方丈大陆的,原因无他,只是怕来往船只带去的老鼠在没有天敌的情况下大肆繁育。当然方丈的问题还不单单是老鼠可能爆发式的繁育,还有走丢的狗猫会变成野狗、夜猫之类的新食物链霸主、带去的兔子成了草场大患等等。不过后者的问题还容易解决,毕竟中国人什么都吃,野狗、夜猫、兔子并不会像另一个时空的澳大利亚一样轻易的就泛滥成灾。
“回殿下的话,每条船都已经带了三十条蛇,鹰枭也准备了五对。”其实这个问题郑安溪应该是知道的,只不过晕船以来都忘记了而已,对此两位公府重臣并不会刻意提醒,让其难堪。“到了方丈之后,就命人将其野放。”
“如此甚好。”郑安溪还准备再问,却听到远处有争执的声音,他抬头望去,只见一名穿着从五品奉训大夫袍服的武官正在跟公府的侍卫对峙着,显然这位陌生的武官是想走过来跟自己打招呼却未曾想被忠心耿耿的公府侍卫拦在了远端,于是郑安溪冲着面前两人问道。“熊大人、韦大人,那位大人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