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国解决了内忧外患,商业也逐渐开放,很多广告也应运而生。
    其实早在频阳的时候,广告的概念就已经开始流行了。
    虽然广告的诞生与赵昆有关,但品牌这个概念,却未真正出现。
    或者说,还比较笼统。
    比如宫廷玉液酒, 所有人都知道它代表的是皇室御酒。
    但没有特定的品牌。
    若是让市场自行发展,品牌自然而然也会诞生。
    可赵昆等不了,也不想等。
    毕竟随着侯生和卢生出海,以后的对外贸易会渐渐打开。
    这种时候再确立品牌,就有点晚了。
    尽管在别国倾销商品能获取不少原材料,但真金白银, 还有什么比奢侈品更能坑钱的?
    这个时代, 无论东西方,掌握社会财富的,始终是那些贵族权贵。
    他们有惊人的消费力,却没有合适的消费对象。
    说白了就是,有钱没处花。
    奢侈品的出现,必然会激发他们的购物热情。
    而奢侈品税的提出,便是为赵昆提出的品牌战略铺路。
    东西再贵,那也是有成本的。
    卖东西才能赚几个钱?
    要卖,就卖品牌!
    都是一样的玻璃制品,你没有品牌加成,只能老老实实的照价售卖。
    但别人家的玻璃制品,专供王公贵族,而且还有自己的独特样式、颜色。
    两样东西,不说去到别的国家,就说在大秦,勋贵们会选谁?
    哪怕第二种比第一种价格高个数倍,恐怕也会引得那些钱多得没地方花的勋贵趋之若鹜。
    这便是品牌溢价。
    奢侈品的独特属性,天然形成一种奇怪的逻辑,那便是卖得最贵的, 往往是最吸引人的。
    如何卖得最贵?
    无非是打造自己的品牌。
    凭借市场慢慢养成的品牌,赵昆懒得等,所以打算人为催生。
    姜潮和阿米奴听赵昆说了半天,依旧不理解赵昆这些话的内在逻辑是什么。
    这并不奇怪。
    阿米奴本就是平民出身,哪怕来往于西域和中原经商,也是在商言商。
    他哪里有时间去体会有钱人的快乐?
    不过,这并不妨碍阿米奴对赵昆的崇拜,他决定把赵昆的话好好记下来,回去琢磨。
    而姜潮则懒得去多想,反正他脑子里只有吃和赵昆交代的任务。
    吃饱了,他就去做任务。
    .......
    偌大的咸阳城,在奢侈品税发布以后,不仅没有降价清仓,反而涨价销售的商铺,只有区区不到十家。
    其中,珠宝首饰店铺四家,瓷器商行三家,玻璃行也只有三家。
    一个时辰后, 到了商行打烊的时间。
    巴桑正准备关门, 便接到了物价局的传信。
    他心有惴惴地跟着信使来到物价局。
    随着商行逐渐增加,掌管全国谷物、金玉储存,以及国库的治栗内史府,分化出数個平级衙门,包括商务部,财政部,以及农业部,改革发展部等。
    其中商务部,便是统管大秦商业的衙门。
    而物价局则是商务部下属部门。
    巴桑这种小门小户的商行,基本上很少有和物价局打交道的机会。
    当他见到物价局局长武伯的时候,吓得脸色都白了。
    巴桑还以为武伯要问罪于他。
    毕竟,调控物价,就属于物价局的重要职能之一。
    自己的玻璃行直接涨价两倍有余,绝对是物价局重点打击对象。
    虽然事出有因,但大秦的国家机构,什么时候跟你讲过理?
    问问之前因为不识字不通法,莫名其妙触犯法律被砍了头的那些人,他们冤不冤?
    但又有什么办法。
    然而,接下来,武伯说的事情,却让巴桑有些惊讶。
    “今日召集尔等前来,是与你们商讨商牌之事。”武伯慢悠悠的道。
    坐在下方的十家商行主事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不太明白武伯说的是什么。
    商牌之说,也是在第一个五年计划刚开始的时候,才有所听闻。
    那个时候只有拿到商牌的商行,才有办厂建立商行的资格。
    不过后来随着商行不断增加,发放商牌的权利,便下放到各行业的商会。
    一般来说,只要商会认可,便可以领到从事该行业的商牌。
    巴桑此时心中倒是不慌了,反而隐隐有些激动。
    能够让物价局局长亲自出马的事情,显然不是小事。
    天大的机会啊!
    “奢侈品税公示期间发生的事情,大家都应该十分清楚。”
    武伯笑道:“太子有言,降价清仓,乃是鼠目寸光之辈。”
    “这.....”
    众人闻言,互相对视,面面相觑。
    武伯环顾一圈,意味深长的道:“尔等适时涨价,结果如何?”
    “......”
    众商行主事脸上都流露出若有所思之色。
    武伯继续道:“有些事情,你们如今想不明白。这不要紧,只要按照太子的吩咐去做,日后成为行业翘楚,并非难事。”
    说着,武伯将早已拟好的文书,下发到十个主事手中。
    即便这些商行主事都是在商海浮沉,见惯了大场面的人。
    但看到文书,还是难掩激动之色。
    文书上表明了,商务部有扶持奢侈品商行的意思。
    注意,这不是物价局,而是商务部的文书。
    商务部可是物价局的上司部门,部长位同上卿。
    领到商务部发放的奢侈品商牌的商行,有权在新税制实行之后,溢价最少三成的资格。
    这些主事都不是傻子,通过这两天的经历,他们心里十分清楚。
    那些达官贵人,根本不在乎他们的东西卖到多贵。
    甚至可以说,那些人生怕他们卖得不贵。
    但是,有物价局在头上蹲着,他们也不敢随便溢价。
    如今拿到这个商牌,他们可以说是奉旨赚钱。
    有了这个护身符,十税八算什么?
    只要他们定价足够高,赚的自然也就多了。
    毕竟,不管定价多少,自己始终有两成的赚头!。
    唯一的问题便是,如何将自家货物卖出高价。
    此时,这些商行老板,心思都开始活络起来。
    他们心中都非常清楚,摆在自己面前的是一个天大的机会。
    不过,若能力不够,这也是一个足以让他们粉身碎骨的大坑。
    .......
    几个月的商业操作,使得咸阳的经济越来越繁荣,有盛世之兆。
    赵昆对此非常开心。
    每日在秦王府歌以咏志。
    虽然他的歌,没人能听懂。
    但好在他有一知音,那就是他的‘好大哥’扶苏。
    这日,扶苏难得回一趟自己府邸,赵昆本打算给他安排一场野狼迪斯科晚宴。
    结果这家伙一来就愁眉苦脸,让赵昆无语的同时,又很无奈。
    “你们这是怎么了?”
    赵昆看了看跟随扶苏而来的陈平,又看了看扶苏,有些古怪的问。
    “公子,我....”
    陈平刚欲开口,扶苏摆手道:“还是我来说吧。”
    “......”
    “昆弟,父皇又回甘泉宫了,我现在分身乏术,明日要接见鲜卑的使者,又要主持祭祖大典,还要安排几项重要国事.....”
    “行了行了,你有什么事就直接说!”
    赵昆摆手打断了扶苏的话。
    扶苏试探性的道:“我想让你处理下商事。”
    “商事?”赵昆一愣:“什么商事?”
    “父皇大赦天下后,关中地区一年多没收到农税,而关中地区的粮食根本不缺。”
    “农税免去后,百姓们的粮食越来越多,也就动起了心思,卖粮食。”
    “你的意思是说,关中粮价下跌?”赵昆眯眼。
    “不错。”扶苏点头:“关中粮价下跌,关外粮食稀缺,这样就有商行倒卖粮食。”
    “这……”
    赵昆面露尴尬。
    关中,作为如今大秦经济最发达的地区,关中粮行遍地。
    百姓手中银钱充足,早已不是自家不种地,就会饿死的时候了。
    甚至,很多人嫌自家的粮食不好吃,喜欢去粮行购买从全国各地,甚至西域进口的稀罕粮食。
    在关中百姓看来,大秦早已过了那种食不果腹的时候,至少粮食已经是不缺了。
    所以免除农业税后,关中百姓不再有以往那种紧张的心态。
    家里也不存粮了,甚至,大多数人家里产了粮食,嫌占地方,都拿出去卖掉。
    这种自发性大规模的销售自家存粮,实在是前所未有的事。
    刚开始,陈平等人还认为这是一个好现象。
    之前在扶苏的主持下,关中各县都修筑了一个大型粮仓。
    粮仓的容量极为庞大,几年红薯土豆下来,都没有填满的时候。
    关中百姓自发销售粮食,直接让关中各大粮仓吃了个饱。
    然而,过了不到两天,他们就笑不出来了。
    任何货物,价格都与市场容量挂钩。
    当货物大于市场容量的时候,必然会对价格造成巨大冲击。
    老百姓们不懂那么多道理。
    卖东西嘛,你家卖八十钱一石的价格,那我就比你少一些。
    粮商们看到这种情况,也会主动压价。
    加上百姓们其实对卖粮食的这点钱,也不太看重。
    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的,短短两日之内,整个关中的粮价,就在这种“其乐融融”的氛围之下,连续降了足足五成有余。
    这下子,一直在监管此事的陈平等人慌了。
    要知道,无论是什么时代,粮食价格都是一个国家市场经济的晴雨表。
    说严重一点,粮食价格的稳定,对国家的稳定,有着最为直接的影响。
    就目前的情况而言,关中粮价暴跌,对整个大秦都会造成难以想象的负面冲击。
    关中百姓十分富足,他们不在乎粮价,可以把自家的粮食以一个随意的价格售卖。
    但是,不要忘了,大秦可不仅仅是关中一地。
    三十多个外郡,繁荣程度远远比不上关中。
    大秦本质上毕竟还是一个农耕社会。
    关中以外的地方,大多数百姓还处在看天吃饭的阶段。
    难得今年他们的农税也免掉了,好多老百姓都想着售卖一些粮食,给自己家里积攒一些钱。
    关中粮价一降,势必影响到大秦其他地方的粮价。
    连锁反应之下,外郡粮价自然也会下跌。
    如今关中临近的郡县,已经出现这种趋势了。
    如果不及时管控,后果不堪设想。
    陈平急了!
    这哪里是什么盛世景象,这压根就是一场泡沫嘛!
    眼见赵昆不说话,扶苏又苦着脸道:“粮价下降,都是百姓自发行为,我们又没办法强制要求他们提高价格售卖。”
    他也是才明白粮价下降,对大秦来说,反而是坏事这个道理。
    扶苏虽然与蒙毅商量过商法,但这种上升到宏观调控方面的政务,却也不熟悉,也提不出什么太好的建议。
    陈平脸色阴沉的说道:“百姓自发售卖我们管不了,但粮商我们却管得了。不妨在大朝会中出台一项政策,严厉禁止粮商低价收粮!”
    扶苏闻言,眼睛一亮。
    陈平这个办法,确实可行。
    之前,大秦百姓在严苛的律法管理下,对朝廷强制要求的事情,都极为顺从。
    除非活不下去了,否则一般人不敢反抗。
    如果真的和陈平所说一般,出台律法,强制让粮商提高收购价格,那些粮商绝对不敢违背。
    按照大秦一脉相承的法家思维,治国嘛,没有严刑酷法治不了的。
    割鼻不够,那就砍脚,砍脚威慑还是不够,那就砍头。
    再往上,还有腰斩、五马分尸、夷亲族之类的严厉处罚。
    我大秦律法,专治各种不服!
    扶苏也是大秦新政的见证者,对于这种事情,毫无心理压力。
    然而,这也是陈平想当然了。
    严刑酷法,根本违背不了自然规律。
    粮价骤降,这是市场规律运行之下的产物。
    强制粮商提高价格,违背的是整个市场。
    这次出台律法或许能够成功,下次呢?
    反而,一旦开了这个坏头,他们这些人辛辛苦苦建立起来的大秦市场经济,必然会轰然倒塌。
    那种后果,对于大秦来说,才是真正的灭顶之灾。
    “商法之中规定,粮行本就归朝廷管控,也可以趁着这个机会,治理一下这个行业。”赵昆道。
    解决眼前的麻烦,其实也不是毫无办法。
    第一个便是,广建粮仓。
    关中粮仓,看似存量很多。
    实际上,按照大秦百姓现在的生活水准,真要遇到什么灾荒,仅仅靠关中的粮仓,根本解决不了问题。
    之前赵昆就有在大秦至少建十座大型粮仓的构想。
    只不过之前粮食不足,这个计划根本难以实现。
    现在趁着这个机会,倒是可以将粮仓建起来。
    另外,粮食行业实在是太过重要,所以蒙毅在商法之中,将这个行业提高到了盐、铁等行业同等的位置上。
    商法目前还未正式施行,不过也可以提前准备了。
    赵昆的想法是,由国家出钱,从百姓手中平价收购粮食,填充粮库。
    粮商们想要收购粮食,可以,但是价格必须不低于官方价格。
    虽然也带一些强制措施,不过总体来说,还是属于宏观调控的范畴。
    国家出手,强行平抑粮价。
    而且,相当于是变相为百姓发了一波福利。
    百姓们手中有了钱,又可以转化为消费能力,又拉动了内需。
    可以说,这个办法,两全其美。

章节目录

覆秦从计划开始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禁忌书屋只为原作者守柴炉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守柴炉并收藏覆秦从计划开始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