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
    “回来了,冰箱里有今中午煮的绿豆汤。”
    从厨房探出身的老妈提醒。
    “哦。”
    一碗冷好的绿豆汤下肚,心上的燥热都仿佛压下去好多。
    不一会儿,老爸也回来了。
    “不忙?”
    秦游君瞧着没到点就提前回来,就随口问了一句。
    老爸那铝合金小店,有时候闲起来是真闲。
    “就上午接了一单,你小舅还在那守店,我吃了给他带过去。”
    说起来,以前小舅还是跟他们住一块的,租住在另一处街道,后来他交了女朋友,实在不方便,就自己单独租了个房,再后来,秦游君爸妈攒了钱来天水小区买房,小舅也在某房价水准相对更合适的小区付了首付,大家也就一直分开住了。
    老妈只有他一个弟弟,虽说上面还有两个姐姐,一个哥哥,但这些兄弟姐妹间老妈最亲近的无疑是小舅。
    小舅初中毕业,出去闯荡几年混得不太好,03年过完年,老妈就让他过来跟着干,04年,他就和秦游君的父亲秦海洋开了个店,自主经营。
    在秦游君的印象里,他小学时期,自个老家好歹还是个乡镇,早早通了马路、客车,外婆家那可真就在山里,早些年都是租摩托进去拜年,哪怕在基建浪潮下,也是05年才通了马路,且那叫一个弯弯绕绕,两辆小轿车迎面碰上了,都得其中一台后退到每一两百米额外修出来一截的马路横面,让另一方先过去。
    就这,已经很方便出行了,过去,外婆那边的乡民都是每逢三六九的三到秦游君老家的小乡镇上赶集,走山路两个多小时还得挑着竹篾、山货去卖,换了钱再买上生活必需品。
    林梅同志常向秦游君回忆的一句话是,“我那时候每个月最期待的就是你外公赶完集,买些糖果,吃了糖,捞猪草都不觉得累了。”
    物质生活的不富裕,换来的是他那辈人有一点改变命运的机会都要牢牢抓住,那些流水线式的工厂,重复到乏味的体力劳动,他们都不敢叫苦,更苦的他们已经尝过了,而且攒不下钱,换不来更好的生活。
    只要能看到改变的希望,血汗工厂又算得了什么呢。
    而像秦游君这辈人,就相对懒散了,因为苦都让父母辈吃下了,相对舒适的环境消磨了那种迫于改变命运的动力。
    为什么?
    再差再差也差不到哪里去了,就好像古时候最敢拼命的永远是赤贫阶级,土、地、家庭,什么都没有,为求活路,他们什么都能做,而一旦靠拼命换来了生活质量的提高,他们那颗拼命的心也会被环境消磨掉。
    就好像家里有房有一定存款的人更愿意找份轻松的活,而不是更高的工资。
    你让秦游君选,秦游君经历过的人生中最灰暗的时候就是高考失利,本想着继承“家业”,也学铝合金门窗安装,但他爸妈却是第一个反对的——
    读高职都得去读书,将来坐办公室。
    是的,坐办公室,这是秦游君父母最朴实的愿望,也不求儿子发大财。
    “在电视台上班还适应吗?”
    不知是第几次问出这个问题,饭桌上,林梅同志还是问道。
    “我下个月转正了,五险一金,月薪3500,还能拿绩效工资。”
    这个消息秦游君自己都开心,今天人事部提前跟他谈的时候,心里那叫一个美,他父母就更为他高兴了。
    林梅同志好一阵亢奋,就连一向慢慢悠悠,唯独本职工作不慢悠却很不耐烦做家务的秦海洋同志都很高兴,当然了,他没老妈那么激动,还知道叮嘱,“别觉着被正式聘用了就了不起,你要好好学。”
    “知道了。”
    秦游君还能说什么呢。
    砰。
    出完饭,他把自己一个人关进房间里,开始继续完善《人生一味》的策划。
    因为王总监的提醒,他还把名字改成了《人生一味:烧烤篇》,以期待节目播出效果达标之后,模式可以系列化,达到互相呼应,流量循环的这么一个好处。
    而在一连串高大上的节目定义后,他要想些实际的了。
    比如,受众人群,知道节目想争取什么人来看、会看,从而给宣传组指导意见。
    他很仔细的分析了一下,美食类节目一向性价比不错,但《人生一味》不教厨艺,传统的家庭主妇是很难争取了,也没有竞技性,寻求悬念刺激也可以免了,主打的就是“慢下来”、“烟火气”。
    反正秦游君自己看的时候,心里一片平和,并不拔高情绪,而是平缓情绪,甚至看了想点几串烧烤吃,这就是《人生一味》区别于其他美食类节目最大的特色,减压。
    基于此,秦游君发散思维想了很远,才在这一行写道:
    “本节目瞄准的是经济状况较为宽裕,喜欢美食的受众群体,年龄分布大概在上初中脱离了孩子气至40岁左右,画像标签以都市上班族为主,在繁忙的工作后,需要慰藉、排解。
    而街头美食里,烧烤是足够有趣、有生活气息、有故事的叙述画面。
    近些年,来到大城市打拼的人基数一直增加,这部分人是很容易被城市遗忘的,可能在父母辈的眼里,有点矫情,但谁还没有压力呢——外乡人心态和职场挫折,足够让人焦虑了。
    受众定位做了画像,接着是符合风格的录制内容描绘。
    秦游君想了半天,结合记忆中的画面,思维发散的越加厉害。
    主要是录制风格更考验画面感,你脑子里没有具体印象的话,干巴巴的介绍是很苍白的,如果没有一定的画面构建能力,自己都不知道想要的镜头效果是什么,难道还指望人家猜出来?
    举个不那么恰当的例子,有些导演啊,就是没画面想象能力,审美也差劲,不知道何为美,给不了观众享受,才尽拍些大烂片。
    稍微审美能站在大众角度,构建画面的能力别太差,讲故事能力差点,那也就是剧情瑕疵,不至于烂得离谱。
    毕竟,剧本还有可能找专业人士把关,镜头感那可是导演最基本也是最需要培养的。
    可见脑子里没画面、没整体布局,往往是越使劲,越偏离事物初衷。
    相反,如果认知很清晰,劲只往一处使,那才能在不偏离方向的情况下,做到更好。
    而《人生一味》是为什么服务的——烟火气。
    为了它,名人不要,嘉宾不要,主持人不要,一切喧宾夺主的东西都往边靠,就是围绕烧烤这个选材去记录背后的人和事,从而产生一种市井化的理念。
    要么不写,要么就很详细。
    熬了半宿,秦游君连把录制团队镜头要怎么拍都给写出来了。

章节目录

平行世界的综艺生活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禁忌书屋只为原作者血流三千尺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血流三千尺并收藏平行世界的综艺生活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