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师道的离开,不仅意味着朔方军新老更替,同时也意味着另外一件更重要的事情。
那就是
大周军方,已经再没有可以与林昭相提并论的人物了!
本来,不管是论军功,还是论地位,以及爵位,齐师道都跟林昭不相上下,如果论资历,齐师道还要比林昭强出一头,但是齐师道离开之后,整个朝堂里,再也没有能跟林昭相提并论的武将。
而林某人这些年的功绩,一桩桩一件件都是被所有人看在眼里的。
少年探花郎以“一己之力”拯救大周,并且早早受封异姓王的故事,最容易被人传唱,现在不管是长安城里,还是江南富庶地,林王爷的故事已经传遍大江南北,成为了不少人,尤其是不少少年人心中的偶像。
毕竟即便是到现在,林昭也不过三十岁出头而已。
送别了齐师道之后,林昭也没有闲着,除了向朝廷上书,改革朝廷军制之外,还有就是用平卢军替换赵甫平麾下的禁军,短短一个多月时间,两支军队交换了一万余人。
同时,林昭向朝廷上书,调集禁军人手进城,维护长安治安。
在林某人一系列操作之下,最少五六千平卢军,化身成为禁军进驻到了长安城里。
这五六千平卢军,在关键的时候就已经足够控制长安城了。
即便是在最坏的情况下,这些禁军也足够卫护越王府上下的安全,在情况转坏的时候,把林昭一家人护送出长安。
当然了,这是最坏的考量了。
如果没有意外的话,今后只有林昭把别人赶出长安,而没有人能把他赶走了。
时间很快来到了弘道四年的年关。
距离过年只剩下两三天时间。
而此时,朝廷也正式议定了林昭平定西北的功劳,由宰相谢蒲起草文书,天子亲自加盖印章,然后让司宫台大太监陈锦带着这份诏书,来到了越王府。
圣旨降临,孤身一人居住的林昭,准备要下跪接旨,大太监陈锦连忙上前,扶住了林昭,没有让他跪下去。
陈锦面带谄笑,开口道:“陛下吩咐了,越王爷您功勋卓著,不必跪迎圣旨。”
林昭没有推拒,只是默默低头,对着陈锦拱手道:“臣所作所为,只是人臣本分,圣人抬爱,林某受之有愧。”
陈锦躬着身子,语气恭敬:“王爷您,是大周开国以来有数的功臣,不管何等样的封赏,都是受的起的。”
说完,这位大太监展开圣旨。
越王爷站在原地,微微欠身接旨。
漫长的骈文之后,陈锦终于念到了最关键的封赏部分。
这位大太监清了清嗓子,开口道:“越王昭为国平定西北,功勋卓著,着封为尚书左仆射”
念到这里,陈锦顿了顿,然后看了一眼林昭,继续念道:“同中书门下三品”
听到这里,原本面色平静的林昭,也不禁为之侧目。
尚书仆射这个官职,原本就是宰相,但是从大周中宗皇帝开始,为了削弱相权,以同中书门下三品为真宰相,而如果只封尚书仆射,而不加同中书门下三品,则是虚职,不领实事。
原本林昭以为,这一次多半也就是给自己一个虚职,但是没想到,圣旨上竟然真的加了同中书门下三品!
这也就意味着,他林某人也要进入政事堂拜相了!
要知道,即便是他的叔叔林简,当初拜相的时候,也是以国子监祭酒的身份加同中书门下三品拜相,要在政事堂里慢慢混资历,但是林昭直接以尚书左仆射的身份拜相,这也就意味着他进入政事堂之后,话语权也十分之重。
这种身份,基本上已经不逊色于他的外祖了!
他的外祖郑温,也是拜相数年之后,才次次加官,最后官封中书令,也是大周近百年来第一个中书令,其他的中书省官员,多以中书侍郎的身份拜相。
尽管现在,林昭已经实际上控制了大半个朝廷,但是朝廷给他的封赏,还是略显大方了。
毕竟除了这个相位之外,他身上还兼着平卢节度使,并且还是朝廷的柱国大将军。
正儿八经的出将入相。
值得一提的是,大周的官员,文武分界并不清晰,国朝初年很多开国功臣,都是上马打仗,下马治国,但是近些年来像林昭这样个出将入相法,还是太少太少了。
或者说从来没有过。
有了这个身份之后,就意味着林昭以后可以进入政事堂,处理政事,以他现在的势力,完全可以把政事堂变成自己的一言堂,而且尚书仆射可以统领,监察百官,即便是在群相制度的前提一下,林某人一样可以成为大周的“副皇帝”。
更重要的是,有了这个身份,林昭就可以光明正大的留在长安城里,不会像现在这么尴尬。
毕竟他现在正式的官职是平卢节度使,并不适合一直留在长安。
而宰相就可以留在长安,如果林昭跋扈一点,甚至可以直接在崇仁坊越王府开府议事。
这份诏书一下发,从今以后朝廷的所有大事,都绕不开他这个越王了。
越王爷微微低头,双手接过了这道诏书,对着陈锦开口道:“臣,多谢陛下隆恩。”
大太监陈锦,直接跪在了林昭面前,对着林昭低头道:“奴婢恭喜王爷拜相。”
接过圣旨之后,林昭看了一眼陈锦,伸手把他扶了起来,缓缓说道:“陈公公回宫之后,替我转禀圣人,就说我多谢圣人恩德。”
事情这么顺利,或者说朝廷这么配合,说到底还是因为皇帝“懂事”,皇帝也愿意配合林昭。
不然的话,在权力交替的过程中,难免会有一些不愉快,真的不愉快了,就会有冲突,就会有流血事件发生。
而越王府集团,正在向长安转移。
到时候,即便林昭不表态,他麾下那些将军,手下,也会与长安这边起冲突,到时候一定会流血死人,甚至是大规模死人。
而皇帝,或者说朝廷愿意配合,就意味着这件事情有了和平过渡的可能性,最起码会平和很多。
这也是林昭向李玄通道谢的原因。
陈锦恭谨低头:“王爷的话,奴婢记下了。”
林昭伸手拍了拍陈锦的肩膀,脸上露出一个微笑:“陈公公闲来无事,可以到崇仁坊来,咱们多走动走动。”
陈锦大喜过望,连忙低头。
“奴婢遵命。”
这位大太监,千恩万谢的离开。
等陈锦离开之后,林昭抬头看了看天,低头盘算了一下日子,微微叹了口气。
这天是腊月二十七,还有三天就过年了。
“今年应该能全家团聚,在一起过个年罢”
那就是
大周军方,已经再没有可以与林昭相提并论的人物了!
本来,不管是论军功,还是论地位,以及爵位,齐师道都跟林昭不相上下,如果论资历,齐师道还要比林昭强出一头,但是齐师道离开之后,整个朝堂里,再也没有能跟林昭相提并论的武将。
而林某人这些年的功绩,一桩桩一件件都是被所有人看在眼里的。
少年探花郎以“一己之力”拯救大周,并且早早受封异姓王的故事,最容易被人传唱,现在不管是长安城里,还是江南富庶地,林王爷的故事已经传遍大江南北,成为了不少人,尤其是不少少年人心中的偶像。
毕竟即便是到现在,林昭也不过三十岁出头而已。
送别了齐师道之后,林昭也没有闲着,除了向朝廷上书,改革朝廷军制之外,还有就是用平卢军替换赵甫平麾下的禁军,短短一个多月时间,两支军队交换了一万余人。
同时,林昭向朝廷上书,调集禁军人手进城,维护长安治安。
在林某人一系列操作之下,最少五六千平卢军,化身成为禁军进驻到了长安城里。
这五六千平卢军,在关键的时候就已经足够控制长安城了。
即便是在最坏的情况下,这些禁军也足够卫护越王府上下的安全,在情况转坏的时候,把林昭一家人护送出长安。
当然了,这是最坏的考量了。
如果没有意外的话,今后只有林昭把别人赶出长安,而没有人能把他赶走了。
时间很快来到了弘道四年的年关。
距离过年只剩下两三天时间。
而此时,朝廷也正式议定了林昭平定西北的功劳,由宰相谢蒲起草文书,天子亲自加盖印章,然后让司宫台大太监陈锦带着这份诏书,来到了越王府。
圣旨降临,孤身一人居住的林昭,准备要下跪接旨,大太监陈锦连忙上前,扶住了林昭,没有让他跪下去。
陈锦面带谄笑,开口道:“陛下吩咐了,越王爷您功勋卓著,不必跪迎圣旨。”
林昭没有推拒,只是默默低头,对着陈锦拱手道:“臣所作所为,只是人臣本分,圣人抬爱,林某受之有愧。”
陈锦躬着身子,语气恭敬:“王爷您,是大周开国以来有数的功臣,不管何等样的封赏,都是受的起的。”
说完,这位大太监展开圣旨。
越王爷站在原地,微微欠身接旨。
漫长的骈文之后,陈锦终于念到了最关键的封赏部分。
这位大太监清了清嗓子,开口道:“越王昭为国平定西北,功勋卓著,着封为尚书左仆射”
念到这里,陈锦顿了顿,然后看了一眼林昭,继续念道:“同中书门下三品”
听到这里,原本面色平静的林昭,也不禁为之侧目。
尚书仆射这个官职,原本就是宰相,但是从大周中宗皇帝开始,为了削弱相权,以同中书门下三品为真宰相,而如果只封尚书仆射,而不加同中书门下三品,则是虚职,不领实事。
原本林昭以为,这一次多半也就是给自己一个虚职,但是没想到,圣旨上竟然真的加了同中书门下三品!
这也就意味着,他林某人也要进入政事堂拜相了!
要知道,即便是他的叔叔林简,当初拜相的时候,也是以国子监祭酒的身份加同中书门下三品拜相,要在政事堂里慢慢混资历,但是林昭直接以尚书左仆射的身份拜相,这也就意味着他进入政事堂之后,话语权也十分之重。
这种身份,基本上已经不逊色于他的外祖了!
他的外祖郑温,也是拜相数年之后,才次次加官,最后官封中书令,也是大周近百年来第一个中书令,其他的中书省官员,多以中书侍郎的身份拜相。
尽管现在,林昭已经实际上控制了大半个朝廷,但是朝廷给他的封赏,还是略显大方了。
毕竟除了这个相位之外,他身上还兼着平卢节度使,并且还是朝廷的柱国大将军。
正儿八经的出将入相。
值得一提的是,大周的官员,文武分界并不清晰,国朝初年很多开国功臣,都是上马打仗,下马治国,但是近些年来像林昭这样个出将入相法,还是太少太少了。
或者说从来没有过。
有了这个身份之后,就意味着林昭以后可以进入政事堂,处理政事,以他现在的势力,完全可以把政事堂变成自己的一言堂,而且尚书仆射可以统领,监察百官,即便是在群相制度的前提一下,林某人一样可以成为大周的“副皇帝”。
更重要的是,有了这个身份,林昭就可以光明正大的留在长安城里,不会像现在这么尴尬。
毕竟他现在正式的官职是平卢节度使,并不适合一直留在长安。
而宰相就可以留在长安,如果林昭跋扈一点,甚至可以直接在崇仁坊越王府开府议事。
这份诏书一下发,从今以后朝廷的所有大事,都绕不开他这个越王了。
越王爷微微低头,双手接过了这道诏书,对着陈锦开口道:“臣,多谢陛下隆恩。”
大太监陈锦,直接跪在了林昭面前,对着林昭低头道:“奴婢恭喜王爷拜相。”
接过圣旨之后,林昭看了一眼陈锦,伸手把他扶了起来,缓缓说道:“陈公公回宫之后,替我转禀圣人,就说我多谢圣人恩德。”
事情这么顺利,或者说朝廷这么配合,说到底还是因为皇帝“懂事”,皇帝也愿意配合林昭。
不然的话,在权力交替的过程中,难免会有一些不愉快,真的不愉快了,就会有冲突,就会有流血事件发生。
而越王府集团,正在向长安转移。
到时候,即便林昭不表态,他麾下那些将军,手下,也会与长安这边起冲突,到时候一定会流血死人,甚至是大规模死人。
而皇帝,或者说朝廷愿意配合,就意味着这件事情有了和平过渡的可能性,最起码会平和很多。
这也是林昭向李玄通道谢的原因。
陈锦恭谨低头:“王爷的话,奴婢记下了。”
林昭伸手拍了拍陈锦的肩膀,脸上露出一个微笑:“陈公公闲来无事,可以到崇仁坊来,咱们多走动走动。”
陈锦大喜过望,连忙低头。
“奴婢遵命。”
这位大太监,千恩万谢的离开。
等陈锦离开之后,林昭抬头看了看天,低头盘算了一下日子,微微叹了口气。
这天是腊月二十七,还有三天就过年了。
“今年应该能全家团聚,在一起过个年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