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曾经说过,公孙龙子是“困百家之智,穷众口之辩”,是诡辩及逻辑学的集大成之人。
儒家的道理不能束缚他,所以他脱离了七十二圣人,自立门户,继往圣之学说。
而惠施,仙人天下,都曾经受到过他的启发,所以才有了那惠子十题,和天下二十一问。
程知远的话说完之后,整个人的精神都紧绷起来!
“刚刚,怎么回事?”
那种剧烈的违和感,让这天下十数位顶尖人物,全都有所察觉!
“不能否定。”
太乙对程知远道:“不能否定自己的存在,刚刚因为你的否定,有一道岁月消失了。”
程知远不知道该说什么,这种情况,从没有遇到过。
田穰苴更是不明所以,眼神有些浑噩。
“桑叶落在你的身上,所以你才被我选中,或许是风所吹拂,也或许是缘法所至。”
太乙对程知远道:“不是什么大事情,因为你的否定,一道来自百骸中的虚幻岁月消亡了,或许有人会因此而坠回梦幻,但这无关紧要。”
程知远想到了恶来,此时神色凝重下来。
看来闯祸了。
太乙过了三个呼吸,此时道:“现在,没有事情了。”
田穰苴:“为什么会发生如此荒唐的事情?”
太乙:“因为坚固的石头和白色的石头不会共存,人间是坚固的石头,用手去摸,是有形有实质的。”
“而白色的石头是用眼睛去看,既然否定了,也就看不到了,也就是无形而归于梦幻。”
“所以我说,你们还仅仅是看的到近处,看不到更深层次的恐怖。”
“有意思吗,这就是人间,道理这种东西,是世间万物构筑与存在的基石,确切的固定在岁月之中,有些是露出来的石头,但更多的则是暗礁。”
程知远在此时倒是理解了。
既是唯物的,也是唯心的,就像是正反两面,所谓的坚固的石头,和白色的石头……
这是对真实与梦幻之间的关系,更进一步的清晰阐述。
太乙又对田穰苴道:“背对大道之人的行为是荒谬的吗?”
田穰苴皱眉:“荒谬且荒唐,若触之不知,见之不明,便不去触见……那不若自废七窍?”
太乙:“你说对了,这正是自废七窍,因为道本就是看不见而摸不着的。”
“你们所知晓的一切,关于道的东西,都是道的一种‘客观’体现而已。”
“而众生对它的认知,则是主观的。”
“它不以你的意志而确定是否存在,它一直都在这里,主观反映客观,客观要回应主观,于是道就会出现某种‘寄托’的形式。”
“但也有不真实的反映,这就是假象,至于相对于人间来说,即百骸幻境!”
太乙去过程知远的世间,所以很多描述,他用起来得心应手。
“青史中,看过大道者屈指可数,但如我一般,看见了,不代表能够触及,看得见白色的石头,但是你知道这个石头是坚固还是不坚固吗?”
“它或许是一块,长得像石头的……泥巴。”
太乙的这个描述,让程知远和田穰苴都很认同。
“在青史中,看过大道的,自伏羲时起,伏羲算是一个,黄帝算是一个,而后,尧舜未曾见,是神禹见到了……”
“神禹,并不是大禹,我指的,是那位涂山之会后的,已经成为素王化身的人。”
太乙并不知道玉帛的秘密,但是他知道涂山大会之后,大禹成为了素王化身的古老事件。
“启虽然是圣皇,但他没有见到大道;汤得到了上天的指引,但他也没有。”
“武丁也没有见到。”
“周穆王,见到了。”
万古匆匆,见到大道者,抛开道尊们,算上太乙,居然不过只有寥寥四人!
“大道不是那么容易窥视的,千古成追忆,我这一路走来,历经多少变化,是你们这些小辈所不能知道的。”
“仙人‘应帝王’,曾经说过有一个故事,那就是耳熟能详,常常被各国说客拿来使用的混沌开七窍的故事。”
“混沌之死,也是你们眼中所见的‘客观’的事情,那它应该是真的死了。”
“但事实上,混沌即为蒙昧,蒙昧通了七窍,那叫做鸿洞,是相连无形之相。”
“于是,混沌,便得道了。死,未必是你所理解的死。”
太乙的声音,回荡在这片山野,万物之中,不愿意修行的百兽,都能听见,但是那些躲藏起来,希望能偷听三位圣尊论道的那些灵怪,却此时都陷入茫然之中。
它们听不到,什么也听不到。即使努力的去听,最后所能听见的,也只有一大片嘈杂无序,几乎让它们癫狂的诡异声响。
道就是这样,有的时候,越是渴望,越是会陷入一种盲区,那是因为心不澄澈,距离精神的空无姿态,还差的很远。
程知远思考了很多,对太乙问道:“感谢你的教诲,但是关于你的道标之法,如果我变得极强,你成功见到了大道,并且成道,那你会变成什么?我又会怎么样?”
太乙问道:“这影响你的什么决定吗?”
程知远认真,微微点头:“不错,若我有大损,那在你成道之时,我必然对你出剑。”
田穰苴沉默不语,他是东皇太一的分身,也是化身,而程知远亦是太乙的道标,枷锁存在于每个人身上,而此时田穰苴不明白,程知远的底气来自何方。
“不安其昧而乐其明,是犹夕蛾去暗,赴灯而死。”
程知远的声音,打断了田穰苴的思索!
“我不介意助你成道,但我若将有大损,我便向你出剑。”
程知远对太乙道:“因为你对我虽有半点授法之恩,却也有一道杀身之怨!”
“我未必愿来,然而那时却由不得我。”
太乙注视着程知远。
“我相信你会达到那个水准的,因为我要成道,就必须要让你成长,我的时间就是你的岁月。”
“或许那个时候,我们的差距已经微乎其微。”
太乙一呼一吸,动静之间,天地内六气流转,化为风云黄昏。
“我所求证之道,凡抛弃者,凡知晓处,凡一切种种……”
“我就像是一个等着摘花的人,而你坐在了我的位置上,那个位置,是我曾经看花的位置。”
“于是,我成功了。”
“我破城而去,得成大道,把白玉京的石头人们都甩在身后,让山君们发出痛苦的呼喊。”
“而你……”
太乙指向程知远。
“你将成为下一个摘花人,看花人的位置空出来,不能弥补,你就永远不能得见大道。”
“你的一切都受束于此间,形体和精神降于尘埃中。”
“这是一个……诅咒,是我留给你的诅咒,但对于你来说,也是福祉吧。”
儒家的道理不能束缚他,所以他脱离了七十二圣人,自立门户,继往圣之学说。
而惠施,仙人天下,都曾经受到过他的启发,所以才有了那惠子十题,和天下二十一问。
程知远的话说完之后,整个人的精神都紧绷起来!
“刚刚,怎么回事?”
那种剧烈的违和感,让这天下十数位顶尖人物,全都有所察觉!
“不能否定。”
太乙对程知远道:“不能否定自己的存在,刚刚因为你的否定,有一道岁月消失了。”
程知远不知道该说什么,这种情况,从没有遇到过。
田穰苴更是不明所以,眼神有些浑噩。
“桑叶落在你的身上,所以你才被我选中,或许是风所吹拂,也或许是缘法所至。”
太乙对程知远道:“不是什么大事情,因为你的否定,一道来自百骸中的虚幻岁月消亡了,或许有人会因此而坠回梦幻,但这无关紧要。”
程知远想到了恶来,此时神色凝重下来。
看来闯祸了。
太乙过了三个呼吸,此时道:“现在,没有事情了。”
田穰苴:“为什么会发生如此荒唐的事情?”
太乙:“因为坚固的石头和白色的石头不会共存,人间是坚固的石头,用手去摸,是有形有实质的。”
“而白色的石头是用眼睛去看,既然否定了,也就看不到了,也就是无形而归于梦幻。”
“所以我说,你们还仅仅是看的到近处,看不到更深层次的恐怖。”
“有意思吗,这就是人间,道理这种东西,是世间万物构筑与存在的基石,确切的固定在岁月之中,有些是露出来的石头,但更多的则是暗礁。”
程知远在此时倒是理解了。
既是唯物的,也是唯心的,就像是正反两面,所谓的坚固的石头,和白色的石头……
这是对真实与梦幻之间的关系,更进一步的清晰阐述。
太乙又对田穰苴道:“背对大道之人的行为是荒谬的吗?”
田穰苴皱眉:“荒谬且荒唐,若触之不知,见之不明,便不去触见……那不若自废七窍?”
太乙:“你说对了,这正是自废七窍,因为道本就是看不见而摸不着的。”
“你们所知晓的一切,关于道的东西,都是道的一种‘客观’体现而已。”
“而众生对它的认知,则是主观的。”
“它不以你的意志而确定是否存在,它一直都在这里,主观反映客观,客观要回应主观,于是道就会出现某种‘寄托’的形式。”
“但也有不真实的反映,这就是假象,至于相对于人间来说,即百骸幻境!”
太乙去过程知远的世间,所以很多描述,他用起来得心应手。
“青史中,看过大道者屈指可数,但如我一般,看见了,不代表能够触及,看得见白色的石头,但是你知道这个石头是坚固还是不坚固吗?”
“它或许是一块,长得像石头的……泥巴。”
太乙的这个描述,让程知远和田穰苴都很认同。
“在青史中,看过大道的,自伏羲时起,伏羲算是一个,黄帝算是一个,而后,尧舜未曾见,是神禹见到了……”
“神禹,并不是大禹,我指的,是那位涂山之会后的,已经成为素王化身的人。”
太乙并不知道玉帛的秘密,但是他知道涂山大会之后,大禹成为了素王化身的古老事件。
“启虽然是圣皇,但他没有见到大道;汤得到了上天的指引,但他也没有。”
“武丁也没有见到。”
“周穆王,见到了。”
万古匆匆,见到大道者,抛开道尊们,算上太乙,居然不过只有寥寥四人!
“大道不是那么容易窥视的,千古成追忆,我这一路走来,历经多少变化,是你们这些小辈所不能知道的。”
“仙人‘应帝王’,曾经说过有一个故事,那就是耳熟能详,常常被各国说客拿来使用的混沌开七窍的故事。”
“混沌之死,也是你们眼中所见的‘客观’的事情,那它应该是真的死了。”
“但事实上,混沌即为蒙昧,蒙昧通了七窍,那叫做鸿洞,是相连无形之相。”
“于是,混沌,便得道了。死,未必是你所理解的死。”
太乙的声音,回荡在这片山野,万物之中,不愿意修行的百兽,都能听见,但是那些躲藏起来,希望能偷听三位圣尊论道的那些灵怪,却此时都陷入茫然之中。
它们听不到,什么也听不到。即使努力的去听,最后所能听见的,也只有一大片嘈杂无序,几乎让它们癫狂的诡异声响。
道就是这样,有的时候,越是渴望,越是会陷入一种盲区,那是因为心不澄澈,距离精神的空无姿态,还差的很远。
程知远思考了很多,对太乙问道:“感谢你的教诲,但是关于你的道标之法,如果我变得极强,你成功见到了大道,并且成道,那你会变成什么?我又会怎么样?”
太乙问道:“这影响你的什么决定吗?”
程知远认真,微微点头:“不错,若我有大损,那在你成道之时,我必然对你出剑。”
田穰苴沉默不语,他是东皇太一的分身,也是化身,而程知远亦是太乙的道标,枷锁存在于每个人身上,而此时田穰苴不明白,程知远的底气来自何方。
“不安其昧而乐其明,是犹夕蛾去暗,赴灯而死。”
程知远的声音,打断了田穰苴的思索!
“我不介意助你成道,但我若将有大损,我便向你出剑。”
程知远对太乙道:“因为你对我虽有半点授法之恩,却也有一道杀身之怨!”
“我未必愿来,然而那时却由不得我。”
太乙注视着程知远。
“我相信你会达到那个水准的,因为我要成道,就必须要让你成长,我的时间就是你的岁月。”
“或许那个时候,我们的差距已经微乎其微。”
太乙一呼一吸,动静之间,天地内六气流转,化为风云黄昏。
“我所求证之道,凡抛弃者,凡知晓处,凡一切种种……”
“我就像是一个等着摘花的人,而你坐在了我的位置上,那个位置,是我曾经看花的位置。”
“于是,我成功了。”
“我破城而去,得成大道,把白玉京的石头人们都甩在身后,让山君们发出痛苦的呼喊。”
“而你……”
太乙指向程知远。
“你将成为下一个摘花人,看花人的位置空出来,不能弥补,你就永远不能得见大道。”
“你的一切都受束于此间,形体和精神降于尘埃中。”
“这是一个……诅咒,是我留给你的诅咒,但对于你来说,也是福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