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君臣不和或是彼此不信任都会坏事。
比如赵王听信谣言换了廉颇,又比如赵王自毁长城杀了李牧。
还有岳飞、杨家将等,看似是被奸臣所害实则是受君王所忌。
杨端和无论是兵力还是补给或是声势都远强于只有几万骑军的沈兵。
但沈兵却拥有一个杨端和没有优势:
扶苏绝对信任沈兵,能做到放手让沈兵打而不干涉。
而杨端和与咸阳的关系却更多的是以家人受到胁迫而不得不战。
如果在咸阳统筹全局的是秦始皇嬴政的话,或许会给杨端和足够的自由……这是嬴政的优点,逢战他只定战略而不干涉将军怎么做,只要达到他想要的战略目标就行。
问题就在于幕后指挥的不是秦始皇而是赵高。
赵高虽然攻于心计擅长内斗,但却绝不是一个心胸开阔、目光长远的将军,李斯也不是。
相反,越是攻于心计擅长内斗者,便越是提心吊胆的以为别人会害他、反他、杀他。于是他们就要使尽各种手段牵制、监视、干涉,甚至指挥。
赵高对杨端和也是如此。
他不可能放心让杨端和带着二十万大军去西域与沈兵作战,何况赵高早就知道杨端和与沈兵之间的关系是亦师亦友。
因此赵高派了他最信任的太监幸炽为监军与杨端和一同前往,且一路增设驿站留下信鸽,以使前线的消息能尽快送到咸阳,同时咸阳的命令也能尽快送到前线。
沈兵虽然不知道这些,但沈兵却知道赵高肯定信不过杨端和。
于是就有意与杨端和见上一面说一番废话。
杨端和当然不知这是计,只以为沈兵是想在战前与其说清楚……其实沈兵的确也有此意,只不过他是在叙旧的同时也下了套而已。
这些废话是没有其它人听到的,因为沈兵与杨端和相约只有两人单独见面,不带一兵一卒。
这很正常,这种场合若是带兵就显得没诚意了。
于是,这些“废话”在监军幸炽眼里就不是“废话”了,何况太监闲着无事就总爱搬弄是非,如今又有了这一出,幸炽不打杨端和小报告那才是怪事了。
幸炽是这么跟赵高说的:“杨端和按兵不动,且秘会沈兵,其心叵测,请中车府令速做决断!”
赵高一看不由大怒。
这还了得?明知沈兵是反贼居然敢与其秘会?
当下就想将杨端和家人拿了下狱,但转念一想,此时杨端和还只是秘会沈兵。若是拿了他的家人,杨端和没了顾虑,岂会公然举兵与沈兵一同造反了?
于是便没敢动手,只是以飞鸽传书监督杨端和立即出兵攻打龟兹捉拿扶苏。
赵高这做法其实是有深意的:
若杨端和不愿出兵攻打龟兹,那便证明杨端和有异心,那么赵高就要考虑让幸炽以圣旨夺其兵权另令他人领军。
若杨端和出兵攻打龟兹,赵高便可以坐山观虎斗。
老谋深算的赵高怎么也不会想到他其实是中了沈兵的计谋。
杨端和收到这个命令时还与幸炽争了一番:
“那龟兹距离姑师少说也有二百余里,我等劳师远征且没有水源,如何能攻下?”
幸炽则想当然的回应:
“我等有二十万大军,将水运送到二百里外又有何难?”
杨端和只“唉”了一声,这些宦官又哪里知道运水的人也是要喝水的,所以并不是人多就可以办得到。
然而,任杨端和如何解释,幸炽只说一句:“这是皇上的圣意,你敢不从?”
赵高会这么急着攻龟兹也是有原因的。
咸阳已有许多人为嬴政最近的不太正常的行为起了疑心,其中尤其是赐死扶苏。
就算传言是真,扶苏要害死嬴政,被嬴政发现后才赐死扶苏。
嬴政也该上朝跟群众交待一声吧。
这么久不上朝,是不是扶苏下的毒太过厉害导致龙体欠恙了?
甚至有人因此怀疑嬴政是否命不久了!
这都使庙堂上下一时人心惶惶、谣言四起。
赵高担心继续这样下去瞒不了多久,群臣万一知道嬴政已死,赵高就再也不能假传圣旨一手遮天了。
为今之计,就是尽快杀了扶苏为胡亥上位做好准备。
于是赵高才如此急着攻打龟兹。
杨端和被逼无奈,只得发兵攻打龟兹。
只不过杨端和先用了几天时间做了些准备……西域沙漠地区缺乏木材,杨端和需要收集足够的木材沿路建城寨以及制作攻城器械。
接着杨端和又征集了大批的骆驼用于驮水,这才往龟兹派出了五万大军。
这让幸炽很不满意,因为杨端和手里有二十万大军却只派了五万大军去进攻龟兹,而沈兵手里至少有六、七万军队……包括龟兹军。
幸炽甚至以为杨端和这是对他的敷衍。
不过因为杨端和借口拒见幸炽,幸炽也只好作罢。
另一面的沈兵听说杨端和出兵而且目标是龟兹,不由大喜。
沈兵当然知道杨端和的想法:
既然不得不出兵,那便派出一支能自保的军队。
五万士卒不多不少,进可攻退可守,一旦被围困后续也好派兵前去救援。
然而杨端和又哪里会想到,这五万大军很快就会成为沈兵的一个诱饵,一个让杨端和不断派兵来援却又救不出的诱饵。
秦军步卒行军速度不快,走了十余日才赶到龟兹,他们一到目的地就对龟兹展开了攻势。
这支部队由李岩所领,为了使大军不致无水,李岩遵照杨端和的嘱咐,一路上每寻到一处水源便设下城寨并以三千精锐驻守。
于是当李岩一行人赶至龟兹时只余四万人。
四万人进攻龟兹虽说略有不足,但此战就像杨端和说的那样,只是为了应付幸炽且自保,并非要真的拿下龟兹。
李岩不知道的是,此时的他若是全力攻城,说不定还真能拿下龟兹。
因为沈兵和扶苏已带着大军提前出城在城外隐匿,城内只剩下胆战心惊的龟兹王带着一万龟兹兵士全力守城。
比如赵王听信谣言换了廉颇,又比如赵王自毁长城杀了李牧。
还有岳飞、杨家将等,看似是被奸臣所害实则是受君王所忌。
杨端和无论是兵力还是补给或是声势都远强于只有几万骑军的沈兵。
但沈兵却拥有一个杨端和没有优势:
扶苏绝对信任沈兵,能做到放手让沈兵打而不干涉。
而杨端和与咸阳的关系却更多的是以家人受到胁迫而不得不战。
如果在咸阳统筹全局的是秦始皇嬴政的话,或许会给杨端和足够的自由……这是嬴政的优点,逢战他只定战略而不干涉将军怎么做,只要达到他想要的战略目标就行。
问题就在于幕后指挥的不是秦始皇而是赵高。
赵高虽然攻于心计擅长内斗,但却绝不是一个心胸开阔、目光长远的将军,李斯也不是。
相反,越是攻于心计擅长内斗者,便越是提心吊胆的以为别人会害他、反他、杀他。于是他们就要使尽各种手段牵制、监视、干涉,甚至指挥。
赵高对杨端和也是如此。
他不可能放心让杨端和带着二十万大军去西域与沈兵作战,何况赵高早就知道杨端和与沈兵之间的关系是亦师亦友。
因此赵高派了他最信任的太监幸炽为监军与杨端和一同前往,且一路增设驿站留下信鸽,以使前线的消息能尽快送到咸阳,同时咸阳的命令也能尽快送到前线。
沈兵虽然不知道这些,但沈兵却知道赵高肯定信不过杨端和。
于是就有意与杨端和见上一面说一番废话。
杨端和当然不知这是计,只以为沈兵是想在战前与其说清楚……其实沈兵的确也有此意,只不过他是在叙旧的同时也下了套而已。
这些废话是没有其它人听到的,因为沈兵与杨端和相约只有两人单独见面,不带一兵一卒。
这很正常,这种场合若是带兵就显得没诚意了。
于是,这些“废话”在监军幸炽眼里就不是“废话”了,何况太监闲着无事就总爱搬弄是非,如今又有了这一出,幸炽不打杨端和小报告那才是怪事了。
幸炽是这么跟赵高说的:“杨端和按兵不动,且秘会沈兵,其心叵测,请中车府令速做决断!”
赵高一看不由大怒。
这还了得?明知沈兵是反贼居然敢与其秘会?
当下就想将杨端和家人拿了下狱,但转念一想,此时杨端和还只是秘会沈兵。若是拿了他的家人,杨端和没了顾虑,岂会公然举兵与沈兵一同造反了?
于是便没敢动手,只是以飞鸽传书监督杨端和立即出兵攻打龟兹捉拿扶苏。
赵高这做法其实是有深意的:
若杨端和不愿出兵攻打龟兹,那便证明杨端和有异心,那么赵高就要考虑让幸炽以圣旨夺其兵权另令他人领军。
若杨端和出兵攻打龟兹,赵高便可以坐山观虎斗。
老谋深算的赵高怎么也不会想到他其实是中了沈兵的计谋。
杨端和收到这个命令时还与幸炽争了一番:
“那龟兹距离姑师少说也有二百余里,我等劳师远征且没有水源,如何能攻下?”
幸炽则想当然的回应:
“我等有二十万大军,将水运送到二百里外又有何难?”
杨端和只“唉”了一声,这些宦官又哪里知道运水的人也是要喝水的,所以并不是人多就可以办得到。
然而,任杨端和如何解释,幸炽只说一句:“这是皇上的圣意,你敢不从?”
赵高会这么急着攻龟兹也是有原因的。
咸阳已有许多人为嬴政最近的不太正常的行为起了疑心,其中尤其是赐死扶苏。
就算传言是真,扶苏要害死嬴政,被嬴政发现后才赐死扶苏。
嬴政也该上朝跟群众交待一声吧。
这么久不上朝,是不是扶苏下的毒太过厉害导致龙体欠恙了?
甚至有人因此怀疑嬴政是否命不久了!
这都使庙堂上下一时人心惶惶、谣言四起。
赵高担心继续这样下去瞒不了多久,群臣万一知道嬴政已死,赵高就再也不能假传圣旨一手遮天了。
为今之计,就是尽快杀了扶苏为胡亥上位做好准备。
于是赵高才如此急着攻打龟兹。
杨端和被逼无奈,只得发兵攻打龟兹。
只不过杨端和先用了几天时间做了些准备……西域沙漠地区缺乏木材,杨端和需要收集足够的木材沿路建城寨以及制作攻城器械。
接着杨端和又征集了大批的骆驼用于驮水,这才往龟兹派出了五万大军。
这让幸炽很不满意,因为杨端和手里有二十万大军却只派了五万大军去进攻龟兹,而沈兵手里至少有六、七万军队……包括龟兹军。
幸炽甚至以为杨端和这是对他的敷衍。
不过因为杨端和借口拒见幸炽,幸炽也只好作罢。
另一面的沈兵听说杨端和出兵而且目标是龟兹,不由大喜。
沈兵当然知道杨端和的想法:
既然不得不出兵,那便派出一支能自保的军队。
五万士卒不多不少,进可攻退可守,一旦被围困后续也好派兵前去救援。
然而杨端和又哪里会想到,这五万大军很快就会成为沈兵的一个诱饵,一个让杨端和不断派兵来援却又救不出的诱饵。
秦军步卒行军速度不快,走了十余日才赶到龟兹,他们一到目的地就对龟兹展开了攻势。
这支部队由李岩所领,为了使大军不致无水,李岩遵照杨端和的嘱咐,一路上每寻到一处水源便设下城寨并以三千精锐驻守。
于是当李岩一行人赶至龟兹时只余四万人。
四万人进攻龟兹虽说略有不足,但此战就像杨端和说的那样,只是为了应付幸炽且自保,并非要真的拿下龟兹。
李岩不知道的是,此时的他若是全力攻城,说不定还真能拿下龟兹。
因为沈兵和扶苏已带着大军提前出城在城外隐匿,城内只剩下胆战心惊的龟兹王带着一万龟兹兵士全力守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