晟昌三年六月。
太皇太后开春之后就去了陪都居住,始终没有回宫,魏太后一下子就闲了下来。
女官看着太后娘娘手中的衣袍,那是娘娘给大皇子做,太后娘娘从去年六月开始做,陆陆续续做了一年,袍子也改了四次了,还是没做完,还是别让娘娘将精神放在女红上为好,免得扰乱了娘娘的心情。
女官道:“要不然太后娘娘也去行宫住些日子?”
去行宫?魏太后抬起头,现在行宫的花都开了,眼下这样的天气也刚好泡个温泉。
女官见太后没有反对接着道:“奴婢这就与皇后娘娘说一声。”
魏太后颔首:“问问皇后宫中有没有其他事?若是需要哀家帮衬,哀家就留在宫里。”
女官应声,先帝大行之后,宫中一直安宁。要说本朝的后宫是最冷清,也是最热闹的,皇上偌大的后宫现在只有皇后娘娘一个主子,许多宫人都被放了出去,人少了没有争斗。剩下的一些女官,除了侍奉皇后娘娘、太后娘娘、皇太后和慈宁宫的诸位太妃之外,皇后娘娘还挑选了一些人手,在空出的宫中做些其余的事,前些日子改了纺车,这几天又拿了不少的粮种入宫,皇后娘娘干脆将宫中空余出来的大殿修葺了一番改名承安殿。
承安殿内天天有人进进出出,与前朝的衙门不相上下,就连慈宁宫里的宫人,也对这些十分好奇,总会找借口去承安殿瞧瞧。
不多一会儿女官回来禀告:“皇后娘娘吩咐宫人将行宫收拾出来,太后娘娘随时都能启程,皇后娘娘还说让您带上皇长子和顾家大爷一起去。”
魏太后笑道:“既然这样那就明日走吧,不要带太多人,也别兴师动众的,否则与在宫中有什么不同?昕哥儿那边倒是要多带些护卫。再去与皇后说一声,她如今是双身子的人,不要太劳累。”
女官笑着应声。
女官收拾的功夫,魏太后去了书房,将墙上挂着的剑摘了下来,这把剑也带着吧,好久没有舞剑了,说不得到了行宫会有兴致。
马车出了宫,魏太后掀开帘子向外张望,不知为何就想起了入宫时的情形,皇宫一直都没有变,只是她身边的一切都与从前不同了。
魏太后的目光落在身后的马车里,马车车厢晃晃悠悠,是昕哥儿与淳哥儿在玩闹,车厢外崔襄骑在马上,稚嫩的脸上露出几分沉稳的神情。
定宁侯崔祯将儿子教的很好,就是未免有些严肃,如果她记得没错的话,崔襄比淳哥儿大四岁,算起来还不到十岁,却宛如一个小大人了,从宫中去行宫不算远却也不近,骑马过去难免疲累。
“小心看着点,”魏太后吩咐道,“发现定宁侯世子爷累了,就婉言劝他去车里与昕哥儿在一起。”
“喏。”
走了整整一天,一行人到了行宫,魏太后让人扶着去歇息,走的时候她还特意瞧了一眼,崔襄翻身下马,脸上挂着笑容,不见有疲累之色,昕哥儿和淳哥儿也下了马车,三个人一起走过来向她问安。
魏太后笑着道:“哀家乏了要去歇着,你们自去行宫里玩耍,定然不要跑出去。”
三个孩子齐声答应。
昕哥儿道:“我们去向先生行礼。”
魏太后心中一动,裴尚青来了吗?仔细想想也是,三个孩子过来玩不能荒废了学业。
魏太后思量着转头看去,果然瞧见了一个熟悉的身影走过来,穿着一身整洁的官服,眉目清秀,神情一如往日般的温和,当然可能只是她这样觉得,她替皇帝处置朝政时,听到不少朝臣抱怨裴尚青治下太过严苛,这么想来她还是不怎么了解他。
不过……不严苛恐怕也拿不住这些孩子。
魏太后走到住处,梳洗了一番,换上了干净的衣裙,行宫不比宫中,没有那么多规矩,让她也松一口气,用了膳食之后又泡了温泉才歇下,这一睡就到了第二日。
醒来的时候,魏太后只觉得神清气爽,站在窗边看了一会儿景致,她才坐在锦杌上让宫人绾发。
“不要太繁琐,”魏太后道,“就梳个圆髻,也不要戴太多发饰,少用些胭脂水粉,我在这行宫后院中也不见旁人,顶多几个孩子过来请安。”
女官轻轻地为魏太后梳着头发,不禁感叹道:“您头上的白发少了许多。”
“哪有这个道理,”魏太后笑道,“年纪大了,还能越来越年轻不成?”
“是真的,”女官道,“比在坤宁宫时好多了,可见心情舒畅,就是不一样。”
魏太后看镜中的自己,她都快要想不起来年轻时是何模样了,谁人能不老?再过几十年她就要作古了。
在园子里逛了一整日,到了晚上的时候魏太后去书房里寻书,刚刚找了一本正准备坐下来细看,就听到一阵琴音。
魏太后顺着声音看过去。
女官道:“应该是前院有人在抚琴。”
前院里住着几个孩子,孩子们还没有学琴艺,应该是裴尚青,魏太后仔细地听了听,这琴声仿佛带她回到了从前的岁月,让她有种错觉,依稀什么都未变。
“太后娘娘,您若是喜欢听,不如去外面亭子里。”
亭子修在旁边的高台上,站在亭子里能够看到前院的情形。
女官道:“您去吗?奴婢去取灯。”
魏太后沉吟片刻:“这般晚了,就不去了。”确实太晚了。从前她心盲,如今她虽然知晓裴尚青的心思,可惜她早就嫁了人,倒是害得他到现在也不曾娶妻。
静静的听了一会儿,那琴音始终不停,仿佛知晓会有人倾听般。
魏太后终于起身:“走吧,回去!”
女官提了灯,引着太后向外走去,走出了书房,那琴音又清晰了许多,魏太后驻足片刻又向前行,最终那琴声渐渐远去。
走回屋子中,魏太后目光落在墙上那柄剑上,快走几步上前将剑取下,疾步走到院子中,拔剑,剑锋在月光下泛着寒芒,她又变成了许多年前的少女,身上的衣裙也阻止不了她灵活的脚步,跃起、落下,婉若游龙,剑气如虹。
那琴声仿佛从她心底里响起,伴随着她踏出每一步。
良久之后,她气喘吁吁地收回长剑,那琴音似是依旧未停,她提起衣裙一路向前跑去。
跑过了长廊,登上石阶,终于站在了亭子之中。
前院的书房窗子敞开着,他坐下窗前抚琴,他果然依旧在这里。
四目相对,裴尚青也看到亭子中的她,月色照在她身上,俏丽的身影深深地映入他的眼眸中。
她一如当年初见时的模样,时光荏苒,许多记忆淡去、褪色,属于她的那部分依旧如新,不染半粒尘埃。
“傻子。”
他从她眼眸中读到这话,他微微笑了,继续弹着他的琴曲,此生能换来片刻的心意相通,那便足够了。
这一时她不是太后,他也不是臣子,只是故人、知己、彼此牵挂之人,等到这一生走到浸透时,追忆、不舍之人。
终于琴音停下,亭子里的人也不见了,裴尚青却对着月色露出了笑容。
……
行宫,一处安静的宫殿中。
淳哥儿掏出了一样物件儿,看向昕哥儿:“我在坊间人那里瞧见的,自己也仿着做了一个,一会儿给你瞧瞧。”
昕哥儿看着小舅舅将物件儿放在收集起来的木业堆中。
“没事,没事,不会很大响动,惊不到别人。”淳哥儿安抚这昕哥儿,然后他伸手拉动了机关。
“轰”一个火球腾空而起,火光照亮了淳哥儿和昕哥儿的脸,两个孩子看得怔愣。
淳哥儿喃喃地道:“这火好像有些大。”
“起火了,那边起火了……救火啊!”行宫中登时一片喧闹。
淳哥儿拉着昕哥儿的手快步逃入黑暗中,他得在宫人发现之前,将偷来的昕哥儿还回去。
太皇太后开春之后就去了陪都居住,始终没有回宫,魏太后一下子就闲了下来。
女官看着太后娘娘手中的衣袍,那是娘娘给大皇子做,太后娘娘从去年六月开始做,陆陆续续做了一年,袍子也改了四次了,还是没做完,还是别让娘娘将精神放在女红上为好,免得扰乱了娘娘的心情。
女官道:“要不然太后娘娘也去行宫住些日子?”
去行宫?魏太后抬起头,现在行宫的花都开了,眼下这样的天气也刚好泡个温泉。
女官见太后没有反对接着道:“奴婢这就与皇后娘娘说一声。”
魏太后颔首:“问问皇后宫中有没有其他事?若是需要哀家帮衬,哀家就留在宫里。”
女官应声,先帝大行之后,宫中一直安宁。要说本朝的后宫是最冷清,也是最热闹的,皇上偌大的后宫现在只有皇后娘娘一个主子,许多宫人都被放了出去,人少了没有争斗。剩下的一些女官,除了侍奉皇后娘娘、太后娘娘、皇太后和慈宁宫的诸位太妃之外,皇后娘娘还挑选了一些人手,在空出的宫中做些其余的事,前些日子改了纺车,这几天又拿了不少的粮种入宫,皇后娘娘干脆将宫中空余出来的大殿修葺了一番改名承安殿。
承安殿内天天有人进进出出,与前朝的衙门不相上下,就连慈宁宫里的宫人,也对这些十分好奇,总会找借口去承安殿瞧瞧。
不多一会儿女官回来禀告:“皇后娘娘吩咐宫人将行宫收拾出来,太后娘娘随时都能启程,皇后娘娘还说让您带上皇长子和顾家大爷一起去。”
魏太后笑道:“既然这样那就明日走吧,不要带太多人,也别兴师动众的,否则与在宫中有什么不同?昕哥儿那边倒是要多带些护卫。再去与皇后说一声,她如今是双身子的人,不要太劳累。”
女官笑着应声。
女官收拾的功夫,魏太后去了书房,将墙上挂着的剑摘了下来,这把剑也带着吧,好久没有舞剑了,说不得到了行宫会有兴致。
马车出了宫,魏太后掀开帘子向外张望,不知为何就想起了入宫时的情形,皇宫一直都没有变,只是她身边的一切都与从前不同了。
魏太后的目光落在身后的马车里,马车车厢晃晃悠悠,是昕哥儿与淳哥儿在玩闹,车厢外崔襄骑在马上,稚嫩的脸上露出几分沉稳的神情。
定宁侯崔祯将儿子教的很好,就是未免有些严肃,如果她记得没错的话,崔襄比淳哥儿大四岁,算起来还不到十岁,却宛如一个小大人了,从宫中去行宫不算远却也不近,骑马过去难免疲累。
“小心看着点,”魏太后吩咐道,“发现定宁侯世子爷累了,就婉言劝他去车里与昕哥儿在一起。”
“喏。”
走了整整一天,一行人到了行宫,魏太后让人扶着去歇息,走的时候她还特意瞧了一眼,崔襄翻身下马,脸上挂着笑容,不见有疲累之色,昕哥儿和淳哥儿也下了马车,三个人一起走过来向她问安。
魏太后笑着道:“哀家乏了要去歇着,你们自去行宫里玩耍,定然不要跑出去。”
三个孩子齐声答应。
昕哥儿道:“我们去向先生行礼。”
魏太后心中一动,裴尚青来了吗?仔细想想也是,三个孩子过来玩不能荒废了学业。
魏太后思量着转头看去,果然瞧见了一个熟悉的身影走过来,穿着一身整洁的官服,眉目清秀,神情一如往日般的温和,当然可能只是她这样觉得,她替皇帝处置朝政时,听到不少朝臣抱怨裴尚青治下太过严苛,这么想来她还是不怎么了解他。
不过……不严苛恐怕也拿不住这些孩子。
魏太后走到住处,梳洗了一番,换上了干净的衣裙,行宫不比宫中,没有那么多规矩,让她也松一口气,用了膳食之后又泡了温泉才歇下,这一睡就到了第二日。
醒来的时候,魏太后只觉得神清气爽,站在窗边看了一会儿景致,她才坐在锦杌上让宫人绾发。
“不要太繁琐,”魏太后道,“就梳个圆髻,也不要戴太多发饰,少用些胭脂水粉,我在这行宫后院中也不见旁人,顶多几个孩子过来请安。”
女官轻轻地为魏太后梳着头发,不禁感叹道:“您头上的白发少了许多。”
“哪有这个道理,”魏太后笑道,“年纪大了,还能越来越年轻不成?”
“是真的,”女官道,“比在坤宁宫时好多了,可见心情舒畅,就是不一样。”
魏太后看镜中的自己,她都快要想不起来年轻时是何模样了,谁人能不老?再过几十年她就要作古了。
在园子里逛了一整日,到了晚上的时候魏太后去书房里寻书,刚刚找了一本正准备坐下来细看,就听到一阵琴音。
魏太后顺着声音看过去。
女官道:“应该是前院有人在抚琴。”
前院里住着几个孩子,孩子们还没有学琴艺,应该是裴尚青,魏太后仔细地听了听,这琴声仿佛带她回到了从前的岁月,让她有种错觉,依稀什么都未变。
“太后娘娘,您若是喜欢听,不如去外面亭子里。”
亭子修在旁边的高台上,站在亭子里能够看到前院的情形。
女官道:“您去吗?奴婢去取灯。”
魏太后沉吟片刻:“这般晚了,就不去了。”确实太晚了。从前她心盲,如今她虽然知晓裴尚青的心思,可惜她早就嫁了人,倒是害得他到现在也不曾娶妻。
静静的听了一会儿,那琴音始终不停,仿佛知晓会有人倾听般。
魏太后终于起身:“走吧,回去!”
女官提了灯,引着太后向外走去,走出了书房,那琴音又清晰了许多,魏太后驻足片刻又向前行,最终那琴声渐渐远去。
走回屋子中,魏太后目光落在墙上那柄剑上,快走几步上前将剑取下,疾步走到院子中,拔剑,剑锋在月光下泛着寒芒,她又变成了许多年前的少女,身上的衣裙也阻止不了她灵活的脚步,跃起、落下,婉若游龙,剑气如虹。
那琴声仿佛从她心底里响起,伴随着她踏出每一步。
良久之后,她气喘吁吁地收回长剑,那琴音似是依旧未停,她提起衣裙一路向前跑去。
跑过了长廊,登上石阶,终于站在了亭子之中。
前院的书房窗子敞开着,他坐下窗前抚琴,他果然依旧在这里。
四目相对,裴尚青也看到亭子中的她,月色照在她身上,俏丽的身影深深地映入他的眼眸中。
她一如当年初见时的模样,时光荏苒,许多记忆淡去、褪色,属于她的那部分依旧如新,不染半粒尘埃。
“傻子。”
他从她眼眸中读到这话,他微微笑了,继续弹着他的琴曲,此生能换来片刻的心意相通,那便足够了。
这一时她不是太后,他也不是臣子,只是故人、知己、彼此牵挂之人,等到这一生走到浸透时,追忆、不舍之人。
终于琴音停下,亭子里的人也不见了,裴尚青却对着月色露出了笑容。
……
行宫,一处安静的宫殿中。
淳哥儿掏出了一样物件儿,看向昕哥儿:“我在坊间人那里瞧见的,自己也仿着做了一个,一会儿给你瞧瞧。”
昕哥儿看着小舅舅将物件儿放在收集起来的木业堆中。
“没事,没事,不会很大响动,惊不到别人。”淳哥儿安抚这昕哥儿,然后他伸手拉动了机关。
“轰”一个火球腾空而起,火光照亮了淳哥儿和昕哥儿的脸,两个孩子看得怔愣。
淳哥儿喃喃地道:“这火好像有些大。”
“起火了,那边起火了……救火啊!”行宫中登时一片喧闹。
淳哥儿拉着昕哥儿的手快步逃入黑暗中,他得在宫人发现之前,将偷来的昕哥儿还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