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完颜宗翰率西路军南下,首先指向朔州。
    朔州守将名叫孙翊。
    此人,勇而忠。
    见金人来犯,他率人马出城与之交战。
    可这双方还未分出胜负,汉儿就打开城门,将朔州城献给了金人。
    孙翊无奈,只能带着本部人马向南逃去。
    金军又进至武州,汉儿又开城投降,武州也丢了。
    金人入侵云地的时候,只有朔、武二州没有攻破。
    如今,朔、武二州也丢了。
    这代表,大宋彻底失去了云地。
    而这还不是最关键的,最关键的是,金军一开到,汉儿就争相投降,金人几乎不费吹灰之力就得了朔、武二州,这使得金人确认了他们之前的想法,也就是,他们可以不费任何力气就给大宋一个深刻的教训,甚至他们可以完成之前也就是他们随便想想的以黄河为界和大宋南北分治的想法。
    在这之后,完颜宗翰便率领大军南下代州,打算从雁门关进入河东。
    在完颜宗翰想来,雁门关是天下九关之首险要无比,而代州,外壮大同之藩卫,内固太原之锁钥,根柢三关,咽喉全晋,向以山川扼塞,去边颇远,称为腹里。
    因此,完颜宗翰判断,雁门关和代州一定非常难取,这可能是一场硬仗。
    于是,完颜宗翰分兵一部,绕道壶谷寨,准备两面夹攻雁门关。
    完颜宗翰还对耶律余睹说:“今日至代州,与南军必有数战,不可能不花些力气,不过大家放心,只要打下代州,河东的其余地区,就任由咱们攻取了。”
    然而,金军在雁门关并未受到阻击。
    这大大出乎完颜宗翰的意料。
    金军很快便越过雁门关,一路之上并无一战,遂快速向前推进。
    三天后,金军竟然无惊无险的来到代州城下。
    这让完颜宗翰都大感不可思议!
    代州也称雁门郡,北拒雁门,山河之险,与云中、朔州战略地位相等。
    代州守将名叫李嗣本,他也是义胜军统帅。
    然而——
    金军打到代州城下之后,李嗣本竟然被汉儿擒获,然后开城投降。
    号称“据高负险、凭山控水、地形完固”的代州,就这样轻易地失守。
    代州失陷也是汉儿叛变造成的。
    那么,这些汉儿究竟是些什么人?
    其实,这些汉儿就是义胜军。
    义胜军是大宋在收复燕京后,由河北、河东宣抚使谭稹招募的,一支纯粹由燕云汉人组成的军队。
    组建义胜军这支军队的本来目的,是防守云地和牵制郭药师的常胜军。
    最初的时候,义胜军其实还是很听话的,毕竟,那时候,他们的待遇是宋军当中最好的,比常胜军都好,导致常胜军的将士都纷纷跑来义胜军参军。
    当初,西夏大军东侵云地,就是因为有义胜军阻拦,才没有丢了云地。
    也正是因为如此,谭稹大肆扩张义胜军,使得义胜军最多的时候大约有十万,比常胜军还多。
    可是后来,因为种种原因,大宋的钱粮供应不上来了,连义胜军的将士都开始饿肚子。
    关键,宋人对汉儿的不信任和侮辱,使得义胜军的将士慢慢恨起了宋人——他们认为,宋人别说跟辽人和辽东人相比,就是跟金人相比,都是远远不如。
    长久的积怨,在金人南侵之后,汉儿纷纷叛起,甚至临阵倒戈。
    这使得金人不费吹灰之力就攻进了河东地区。
    而且,还不仅如此,金人(西路金军)本来并没有多少人马,在接收了义胜军之后,西路金军的实力开始爆增。
    到了后来,跟大宋打仗的,大多都是汉儿和辽军,根本就没有多少女真人。
    而汉儿,最初是我国古代少数民族对汉人的称呼。
    如汉乐府中有诗说:“我是虏家儿,不解汉儿歌。”
    唐诗中也有“汉儿尽作胡儿语,却向城头骂汉儿”的诗句。
    最初,汉儿这个词语与汉人同义,并无褒贬意味。
    在辽国获得燕云十六州后,特别是在辽国与北宋对峙期间,辽与宋对分属于两国境内的汉民称呼才开始发生了变化。
    辽人称呼宋朝境内的汉民为南人,而称呼本国境内(主要是燕云地区)的汉民为汉儿。
    宋人也称呼辽国境内的汉民为汉儿,有时还骂他们为番人。
    辽、宋以及后来的金国,对燕云地区的汉民都一致称呼为汉儿,这表明汉儿已演变成一种带有蔑视口吻的特称,反映出辽、宋和金国都对燕云地区的这些汉民很不信任。
    只有在蔡仍统治的那短短的一年时间里,蔡仍强令不许用“汉儿”来称呼燕云地区的汉人,那时蔡仍还强令不许用“番”、“胡”来称呼燕云地区的少数民族,并制定了相关的严苛法律。
    可以说,只有在蔡仍统治的那短短的一年时间里,燕云地区的人,不论是汉人、汉儿,还是契丹、奚、渤海、阻卜人,真正的达到完全平等。
    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些汉儿们之所以叛变,与宋人视他们为“北地降人”对他们很不信任有很大关联,是宋人一贯歧视他们所产生的恶果。
    金军占领代州后继续南下。
    十二月九日,兵至忻州。
    忻州乃战略要地,自古便有“晋北锁钥”之称。
    忻州知府名叫贺权,他度势不敌,遂放弃抵抗,开城迎接金军入城。
    完颜宗翰大喜,下令兵不入城,皆在城外扎营休整。
    金军的下一个目标是石岭关。
    石岭关又称“白皮关”、“石岭镇”,位于太原北面,是云中通往太原的必经之地。
    这里,地势险峻,岭横东西,路纵南北,扼守着太原通往忻、代、云、朔之要道,大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
    当年,宋太祖赵匡胤征伐北汉,辽国向晋阳(太原)派军,增援北汉,赵匡胤命何继筠领兵赴石岭关阻击,宋军与辽军为争夺石岭关展开了一场浴血拼战,最终宋军大捷,生擒刺史二人,获生口百余,斩首千余级,马七百余匹,器甲甚众。
    现在,面对金军长驱直入之咄咄攻势,太原知府张孝纯很焦急,他正急切地寻找能守石岭关的人。
    不久,有人向张孝纯推荐冀景,说冀景可以守石岭关。
    冀景征剿过方腊,第二次北伐收复燕京时他曾担任过先锋将官,富有实战经验。
    张孝纯于是命冀景前往石岭关守关。
    可冀景却以兵力不足为由推辞不去。
    张孝纯无奈,只得命王宗尹统领官兵敢勇军,随冀景前往石岭关,同时又命归朝人耿守忠率义胜军兵八千人助阵。
    冀景这回没有借口了,才不得不去守卫石岭关。
    可冀景却对耿守忠很不信任,因为耿守忠是一名汉儿,是辽国降将,是义胜军副帅。
    因此,冀景令耿守忠担任先锋,走在大军最前面——他害怕耿守忠从后面偷袭他。
    行至忻口,耿守忠却突然返回,对冀景说:“守忠所部尽是步军,若借得敢勇家军兵,则金不能至关。”
    冀景于是下令,让敢勇军暂且借一部分军马给耿守忠。
    耿守忠得了冀景的命令,就跑去敢勇军抢马,最后竟被他抢走了一半的战马。
    冀景感觉耿守忠行为异常,似乎有叛变之心,于是率领亲随人等,弃关而逃。
    耿守忠率军来到石岭关,果然败而献之。
    冀景闻听耿守忠叛变投敌,不敢回到太原,于是逃到了汾州。
    石岭关作为太原以北最后一道天然屏障与重要关口,就这样轻易丢失了。
    忻州、石岭关闻风皆叛,于是,金军如入无人之境,直至太原。
    完颜宗翰知道宋军的战斗力比较差,但真没想到竟如此不堪一击。
    从此,完颜宗翰逐渐萌生了颠覆宋朝政权的想法。
    而在入侵之初,不论是完颜宗翰,还是完颜宗望,都没有两路大军会师东京灭亡宋朝的战略计划。
    完颜宗翰和完颜宗望的最终作战目标只是占领燕山地区与河东之地,他们打出的旗号也只不过就是以大河(黄河)为界,划河而治。
    ……
    完颜宗翰率西路金军入侵大宋河东地区之后,朔、武、代州的汉儿们纷纷开城投降,致使西路金军长驱直入,如入无人之境。
    不过——
    宋朝其实也有仗节死难之臣。
    而李翼便是其中的一个典型。
    李翼是麟州新秦(后世陕西神木北)人,与杨家将杨业是同乡,他此时担任武义郎奏差代州西路都巡检使。
    完颜宗翰占领代州后,派遣降将李嗣本前往代州诸县进行招降。
    李嗣本安排部将臧份到崞县(后世山西省原平市)劝降。
    崞县历来为兵家所必争,有“三晋锁钥”之称。
    此时,李翼正在崞县。
    臧份骑马来到崞县城门外,向李翼喊话劝降。
    李翼站在城楼上厉声叱骂李嗣本,并突然抽箭射击臧份,随即一箭射中臧份的坐骑,吓得臧份赶紧逃跑。
    李翼对将官折可与等人说:“吾将与公同守此城,当尽忠节以报国家。”
    当时,朔州守将孙翊,南逃后逃到了阳武寨,与将官折仲安一块屯驻在阳武寨。
    阳武寨与崞寨、西陉塞、茹越寨、胡谷寨、大石寨等兵寨,均在代县,杨业当年修建这些兵寨的目的,是为了防守契丹。
    代州失陷后,李翼与孙翊、折仲安暗中经常有文字往来,李翼建议他们出兵把守住石岭关,因为石岭关乃太原之襟喉,天险崇峻,如果能坚守石岭关十余日,则太原城可以聚粮守卫,以待四方援军,即使金军屯兵于太原城之下,因为有石岭关在,金军也不敢长驱南侵。
    孙翊与折仲安深以为然,他们给李翼写了一封蜡丸密信,希望李翼能来阳武寨,三人合兵一处,然后去守石岭关抵御金人入侵。
    李翼把这个计划告诉折可与,折可与也很赞成,于是他们打算分兵突围出城,然后直趋石岭关。
    崞县城里的居民百姓闻听李翼要带兵离开,嚎啕大哭,拦路设卡,不让李翼离开。
    李翼见状,不忍心弃城而去,遂决定守城以待援。
    当时,折可与的弟弟折可存、将官路志行、知县李耸、县丞王唐臣、监押张洪辅、县尉刘子英、监酒阎诚、义胜军统领崔忠等人,都被包围在崞县城里。
    这些人当中,唯独崔忠是后来归顺朝廷的燕人(即汉儿),但众人对他并不怀疑,仍让他率领由汉儿组成的义胜军。
    不久,李翼听说太原知府张孝纯派遣归朝官耿守忠去把守石岭关,他仰天长叹说:“耿守忠这样的人,怎么能够托以大事呢?国家大势去矣!”
    见援兵久久不至,李翼便对知县李耸等人说:“崔忠是个汉儿,这种人贪利苟生,岂有忠节?可与将军与他共守城池,万一发生内变,不但上误国家,我们也将跟着遭受祸患,不如先将他诛杀?”
    折可与赞同李翼的建议,可其他人却默然不语。
    过了一会儿,知县李耸建议说:“崔忠这人平时颇有忠义,可将防守石岭关之利害关系,与他周密谋划一番,以此试探一下他的态度。”
    李翼对崔忠总有些怀疑,因此他说:“我若告知他,他肯听从我的安排吗?”
    李翼于是和折可与一起找到崔忠,让他领兵去往石岭关。
    崔忠果然不听从。
    而且,崔忠还同折可与争夺城门的掌门钥匙。
    折可与不给他,说:“公乃归朝官,公若掌管城门钥匙,恐民生疑。”
    崔忠说:“我乃此地最高军事长官,城门钥匙应该给我!”
    他们一边争辩,一边争夺。
    李翼见状,很生气,一把将城门钥匙夺过来,一下子折为两截,说:“咱们既然发誓要为国家守城,何必争此钥匙?不要争了,破围而后再开城!”
    第二天,崔忠召集县府中的同僚们前来议事。
    监押张洪辅对崔忠说:“听说义胜军中有人想为金人作内应,怎么办?”
    崔忠回答说:“岂敢容手下人叛变!”
    说着,崔忠目视帐下,突然拔出佩刀刺向张洪辅,将张洪辅刺死。
    李翼听到消息大惊,急忙率军赶来。
    击退叛兵后,李翼派人四处寻找崔忠,可是没有找到。
    这时,金军恰巧来攻城。
    没办法,李翼只能带人去守城。
    不久,崔忠将被李翼打散的汉儿聚集起来,然后杀人防火,使得城中大乱,后来趁乱抢夺了城门,引金军入城。
    李翼率军与金军血战到底,从天黑一直打到天亮,最后力竭被俘。
    李翼被俘后,完颜宗翰多次派人对他好语相劝,劝他投降,并许诺重用他。
    可是,李翼决心杀身以成仁,因此大骂金人背盟,必受恶果。
    这天,完颜宗翰又派人来对李翼说:“我欲取天下,你们这一个小小的县城,也敢抵抗我十万大军?我喜欢你们的忠义,不忍心杀你们,才好言相劝,你们投降吧,我让你们官复原职,在我帐下效命,必不亏待你们。”
    李翼听后对折可与说:“我不会食前言,我将与公死生共处。”
    接着,李翼又大声怒骂金人说:“我乃南朝臣子,因奸贼内应,致使城破被擒,杀则任杀,岂肯拜汝番狗耶?”
    翻译见李翼忠义,没将李翼的话完全直译,想保全李翼的性命。
    可是李翼毫不领情,他愤怒地以手指指着完颜宗翰派来的人说:“今不幸被番狗抢辱,我岂是苟生者!”
    折可与也大声说道:“我八十年世守之家,怎肯负国败坏家声,无知畜类,不若亟杀我!”
    金人都被李翼和折可与骂怒了,纷纷上来暴揍李翼和折可与。
    李翼的前额被棍棒击伤,折可与则被打瞎了一只眼,可他们依旧大骂金人。
    完颜宗翰获悉情况后,感叹李翼守节,又派人谆谆告谕说:“汝等本皆该死,但念汝等忠义,国相元帅欲给汝等活命之机,你们怎么还能如此骂他呢?”
    李翼回答说:“我辈若手有寸刃,必当杀了粘罕恶贼,怎么可能只是骂他?”
    金人知道李翼是不会屈服的,于是用马车载着他来到崞县城里,巡行示众。
    刚入城不久,走在大街上,李翼忽然看见了崔忠。
    李翼对崔忠大骂不已,崔忠羞愧地无言以对,掩面逃走。
    被害之时,李翼向看守的金兵提出一个请求:“冀少缓,倘得南面望拜,死无所恨!”
    金兵不答应。
    李翼于是转头朝南,大声呼道:“官家啊,官家啊,臣力弱,不能翦灭此贼,以报国恩!”
    悲怆之声,至死方绝。
    ……

章节目录

大宋枭途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禁忌书屋只为原作者任鸟飞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任鸟飞并收藏大宋枭途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