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建国听了蒋毅的话,哈哈大笑了起来。他把蒋毅扶了起来,笑着道:“这个事情不算,武士集团军本来就是驻守在海外的部队,这次把他们调到西南,主要原因的我们在西南地区的兵力不足,而且西南是复杂的山地环境,武士集团军具备丰富的山地作战经验。”
说实话,蒋毅刚才肠子都悔青了。
西南百姓跟他有毛的关系,可刚才不知道为什么,脑袋一热就说了出来,幸亏新朝的阁老大人没有计较,要么自己在新朝的前途就黯淡了。
“你再换一个事情,我只要能办到,一定答应你。”
蒋毅哪里还敢玩火,他连忙摇手道:“阁老大人,其他的事情就没有了,我还是要银钱赏赐吧。”
听了蒋毅的话,高建国笑着道:“你若是真不说,那过了这个村,可就没这个店了。”
看到蒋毅一个劲的点头,高建国心里暗笑,这个蒋毅优点缺点并存,虽然圆滑世故,但工作能力挺强,以后还是可以用的。
其实远东公司用人,主要是看能力,至于人品性情什么的,虽然也看重,但只要不过分就好。首先想做事,然后是会做事,至于人品过得去就行。
这个世上哪有那么多大公无私的人,儒家最讲德行,历史把那帮文人都夸出花了,实际上那帮文人都是特么什么德行。
凡事都靠自身修养来约束人的欲望,本身就是一件非常扯淡的事情。人有私心杂念,这特么有什么错,大公无私的人或许有,但肯定不多。
当然,大奸大恶的人同样不多,这个世上大部分还都是普通人,他们周围的环境和氛围,对他们影响很大。
所以只有在制度化的框架下,让完善的制度来约束人的欲念,这才是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
大明原有的文官系统,被远东公司录用的很少,那些习惯高高在上的官老爷和士绅大儒,根本放不下自己的身段,连起码的心态都摆不正,注定跟不上远东公司的节奏。
反而是一些极为现实的人,却在远东公司找到了他们的位置,而且混得还不错。因为他们能摆正自己的心态,知道在新的环境里该如何做。
蒋毅这个人就不错,虽然很多时候,他都是处于投机心理,但是他做成了很多事,而且非常想去做事,善于做事,这才是公司以后需要的人才。
相比蒋毅,潘驯相对差点。这个人也是个想做事的,就是有些书生气,所以还需继续磨练,也是可以用的人才。
毕竟公司入主中原,需要熟悉当地情况的官员胥吏,协助远东公司进行交接,在公司建国初期,他们还是能发挥一定作用的。
高建国和蒋毅、潘驯两人一路来到了贵阳城,如今城内已经恢复了秩序。目前西南还属于战区,所以公司民委会并没有向西南派遣干部,所以各地的民事工作,还是由潘驯和蒋毅这样的南明官员负责管理。
这些南明的官员,心里都明镜似的,这个天下迟早是远东的,所以他们做起事来,还都算尽心尽力,想在新朝找到自己的位置。
就连潘驯这样的读书人,也免不了要为自己的将来打算,就算不为自己,总得为家人家族考虑吧。所以这段时间他非常积极,主要改变的是,说话和做派已经越来越远东化了。
对于这个时代的书生来说,这个变化很说明问题。毕竟不是每个明朝的读书人,都能有范文程那个能耐。
西南很多难民失去了亲人和家园,远东军就把他们暂时组织起来,老弱妇孺在部队做一些洗洗涮涮、缝缝补补、生火做饭等力所能及的事情,青壮男子则是跟随远东军做民夫,暂时解决了他们的温饱。
以后西南战役结束后,公司将会对他们进行重新整编,按照中队大队和支队在西南各地进行妥善安置,未来还会从中原移民,尽量填补西南各地的汉族人口。
高建国和李明乘坐飞艇,在川黔古道的某个地段降落。川黔古道第一座索道竣工,今天开始运送物资,所以他们起了个大早,天蒙蒙亮的时候,就赶到了索道现场。
这条索道动用了远东军一个工兵营和十余艘飞艇,还有近千名当地民工,以及数十名远东公司建委的专家技术人员,经过所有人的努力,历时近一个月终于竣工。
这条索道采用往复式,全长数千米,在南北两个终端分别建造了一座蒸汽动力机组,为索道提供动力,索道上只有一对吊车,当其中一辆上山时,另一辆则下山。两辆车到达车站后,再各自向反方向行走。
这条索道抗风性比较强,安全性非常好,每次可以载运十吨货物,时速每秒八米。而且维护也非常简单,就算西南战役结束后,这条索道对川黔古道的交通运输,也能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当蒸汽机组启动以后,顿时传出一阵阵剧烈的轰鸣声。第一批物资顺利的装在索道的大型吊车上,然后开始缓缓的向山上开去。于此同时,另一边的吊车也载满了人员,与装载货物的吊车同时运转。
当两座吊车同时达到终点后,所有参与建设索道的远东军工兵和当地劳工,以及建委的专家技术人员全都欢呼了起来。
尤其是西南当地的民工,他们做梦也没有想到,原本难以翻阅的大山,如今竟然如此轻松的跨越过去,而且还载满人员和各种物资,甚至马帮的马匹也可以直接登上索道吊车,连货物都不用卸,直接跨过以往需要耗费力气才能爬过去的高山峻岭。
接下来几天,川黔古道的十余座索道相继建成投入使用,西南野战军的后勤物资补给工作顿时得到了极大的缓解,也极大的减轻了军委会后勤部的压力。
紧接着又有好消息传来,经过远东军工兵部队和长江舰队的共同努力,成功打通了永宁道、合茅道这两条水路盐道。
至此,西南野战军后勤物资补给通道全部畅通,也彻底的解决了西南野战军三十余万官兵的后勤物资补给问题,使得西南战役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说实话,蒋毅刚才肠子都悔青了。
西南百姓跟他有毛的关系,可刚才不知道为什么,脑袋一热就说了出来,幸亏新朝的阁老大人没有计较,要么自己在新朝的前途就黯淡了。
“你再换一个事情,我只要能办到,一定答应你。”
蒋毅哪里还敢玩火,他连忙摇手道:“阁老大人,其他的事情就没有了,我还是要银钱赏赐吧。”
听了蒋毅的话,高建国笑着道:“你若是真不说,那过了这个村,可就没这个店了。”
看到蒋毅一个劲的点头,高建国心里暗笑,这个蒋毅优点缺点并存,虽然圆滑世故,但工作能力挺强,以后还是可以用的。
其实远东公司用人,主要是看能力,至于人品性情什么的,虽然也看重,但只要不过分就好。首先想做事,然后是会做事,至于人品过得去就行。
这个世上哪有那么多大公无私的人,儒家最讲德行,历史把那帮文人都夸出花了,实际上那帮文人都是特么什么德行。
凡事都靠自身修养来约束人的欲望,本身就是一件非常扯淡的事情。人有私心杂念,这特么有什么错,大公无私的人或许有,但肯定不多。
当然,大奸大恶的人同样不多,这个世上大部分还都是普通人,他们周围的环境和氛围,对他们影响很大。
所以只有在制度化的框架下,让完善的制度来约束人的欲念,这才是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
大明原有的文官系统,被远东公司录用的很少,那些习惯高高在上的官老爷和士绅大儒,根本放不下自己的身段,连起码的心态都摆不正,注定跟不上远东公司的节奏。
反而是一些极为现实的人,却在远东公司找到了他们的位置,而且混得还不错。因为他们能摆正自己的心态,知道在新的环境里该如何做。
蒋毅这个人就不错,虽然很多时候,他都是处于投机心理,但是他做成了很多事,而且非常想去做事,善于做事,这才是公司以后需要的人才。
相比蒋毅,潘驯相对差点。这个人也是个想做事的,就是有些书生气,所以还需继续磨练,也是可以用的人才。
毕竟公司入主中原,需要熟悉当地情况的官员胥吏,协助远东公司进行交接,在公司建国初期,他们还是能发挥一定作用的。
高建国和蒋毅、潘驯两人一路来到了贵阳城,如今城内已经恢复了秩序。目前西南还属于战区,所以公司民委会并没有向西南派遣干部,所以各地的民事工作,还是由潘驯和蒋毅这样的南明官员负责管理。
这些南明的官员,心里都明镜似的,这个天下迟早是远东的,所以他们做起事来,还都算尽心尽力,想在新朝找到自己的位置。
就连潘驯这样的读书人,也免不了要为自己的将来打算,就算不为自己,总得为家人家族考虑吧。所以这段时间他非常积极,主要改变的是,说话和做派已经越来越远东化了。
对于这个时代的书生来说,这个变化很说明问题。毕竟不是每个明朝的读书人,都能有范文程那个能耐。
西南很多难民失去了亲人和家园,远东军就把他们暂时组织起来,老弱妇孺在部队做一些洗洗涮涮、缝缝补补、生火做饭等力所能及的事情,青壮男子则是跟随远东军做民夫,暂时解决了他们的温饱。
以后西南战役结束后,公司将会对他们进行重新整编,按照中队大队和支队在西南各地进行妥善安置,未来还会从中原移民,尽量填补西南各地的汉族人口。
高建国和李明乘坐飞艇,在川黔古道的某个地段降落。川黔古道第一座索道竣工,今天开始运送物资,所以他们起了个大早,天蒙蒙亮的时候,就赶到了索道现场。
这条索道动用了远东军一个工兵营和十余艘飞艇,还有近千名当地民工,以及数十名远东公司建委的专家技术人员,经过所有人的努力,历时近一个月终于竣工。
这条索道采用往复式,全长数千米,在南北两个终端分别建造了一座蒸汽动力机组,为索道提供动力,索道上只有一对吊车,当其中一辆上山时,另一辆则下山。两辆车到达车站后,再各自向反方向行走。
这条索道抗风性比较强,安全性非常好,每次可以载运十吨货物,时速每秒八米。而且维护也非常简单,就算西南战役结束后,这条索道对川黔古道的交通运输,也能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当蒸汽机组启动以后,顿时传出一阵阵剧烈的轰鸣声。第一批物资顺利的装在索道的大型吊车上,然后开始缓缓的向山上开去。于此同时,另一边的吊车也载满了人员,与装载货物的吊车同时运转。
当两座吊车同时达到终点后,所有参与建设索道的远东军工兵和当地劳工,以及建委的专家技术人员全都欢呼了起来。
尤其是西南当地的民工,他们做梦也没有想到,原本难以翻阅的大山,如今竟然如此轻松的跨越过去,而且还载满人员和各种物资,甚至马帮的马匹也可以直接登上索道吊车,连货物都不用卸,直接跨过以往需要耗费力气才能爬过去的高山峻岭。
接下来几天,川黔古道的十余座索道相继建成投入使用,西南野战军的后勤物资补给工作顿时得到了极大的缓解,也极大的减轻了军委会后勤部的压力。
紧接着又有好消息传来,经过远东军工兵部队和长江舰队的共同努力,成功打通了永宁道、合茅道这两条水路盐道。
至此,西南野战军后勤物资补给通道全部畅通,也彻底的解决了西南野战军三十余万官兵的后勤物资补给问题,使得西南战役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