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里?大鼓村?那太远了,没埋电话线,办不了!”穿着墨绿色棉大衣的工作人员说。
罗丝丝除了“呵呵”还能说什么呢?
罗于贵那边儿下午罗于平去说的。
芳妹儿听见罗于平叫人的声音,心脏狂跳。罗于贵一走就是三个月,期间除了一封别人代写的信之外再无半点音讯。
芳妹儿如今带着孩子在村里过日子,家里的钱全让罗于贵带走了不说,最担心的就是上门来要债的。娘家那边已经期期艾艾的问过几次了,所以她第一反应是罗于平也上门要债来了。
连她自己都忍不住往坏的方向想,何况别人呢。
芳妹儿抱着儿子去开门,期望罗于贵看在侄儿那么小的份上,能抬抬手,别为难她。
“弟妹啊,阿贵有消息了么?”罗于平站在门口没进去,开口先问了罗于贵的消息。他本是关心,奈何芳妹儿最近如惊弓之鸟,一听罗于平问话,顿时挂上愁容满面,眼圈儿红了。
“二哥你是不知道,那个杀千刀的一走就是几个月,什么也没捎回来,家里的钱都带走了,我把自己的嫁妆也全贴给他了,现在我们娘俩的日子……唉……前儿家里的米快吃完了,我就想找娘家借点吧,我嫂子弟妹们的嘴硬生生的戳我的心,明知道我的境况还逼我还钱……我带着个小的,种地不方便,出门不方便,哪里来的钱还给他们,这不是要逼死我吗!他们才借了多少,哪比得上二哥借的,连二哥都还没催呢……还是二哥对我们好,不然我都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罗于平被一大通的诉苦弄得不知道该怎么办。
他虽然不是来收债的,但是欠债还钱天经地义,你娘家似乎也不富裕吧。还有什么叫我对你好,听起来怎么那么不对味呢?不过罗于贵把地全部租出去,孤儿寡母的日子确实难过。
“明儿过来吃饭,家里杀猪。”罗于平顿了顿,补上一句:“遇到困难,就跟你二嫂说。”
芳妹儿感激的点头。
罗于平觉得堂弟不在,自己不好喝堂弟妹多说,于是就这么走了。他当然没注意到转身之后,看不见的背后,芳妹儿嫉妒的眼神。
到了正日子那天,除了高晴要看店来得晚,其余的亲戚都是早上*点钟就到了,挽起袖子就开始帮忙打水、洗菜、擦拭借来的桌椅板凳。很快杀猪匠带着徒弟来了。男人们也自觉上前帮忙把待宰的大黑猪从猪圈里赶出来,准备杀猪。
从来没见过此等场景的董嘉激动得好像被杀的那头猪是他亲戚似的,在罗丝丝几个表妹被各自妈妈赶进屋子捂住耳朵眼睛怕吓着她们时,董嘉愣是冲到院子里拍手跳脚。一会儿给男人们加油,一会儿冲猪吆喝。
猪圈里满是猪粪,腌臜不堪,人怎么进去?只能先把猪赶出来猛的泼水冲去猪身上的秽物然后想办法捆住四蹄,压在临时垒的石台上宰。
但是猪再笨也知道逃命,怎么会乖乖待在哪儿贡献出自己的身体填饱人类的肚子?于是一头猪在前面跑,几个大男人在后面追,你追我赶绕着院子跑,还得提前把门栓进免得猪跑出院子就麻烦了。
董嘉那个子连猪都知道比后面撵的男人好对付,他还那么明显的刷存在感。绕着院子跑的待宰肥猪拱拱鼻子,肥硕的身子一转,朝董嘉冲来。
“快跑开——”
“闪开——”
大人们惊呼大喊。
董嘉“哇啊啊啊啊哇”的大叫着转身跑,身后一头肥猪甩着蹄子追在他后面,肥猪后面,五六个大男人紧跟着,那画面既紧张又喜感。
还是站在蹲在杀猪台上面节约体力的杀猪匠在他跑过时一把把他捞起来才结束了无限循环的奔跑。
那边肥猪失去目标陡然一个趔趄,男人们趁机一拥而上,将肥猪扑到在地,叠罗汉似的压上去。其余人拿绳子的拿绳子,端盆的端盆,递刀的递刀。
终于把倒攒蹄的肥猪搁在案板上了,警报解除,男孩儿们个个冲破母亲姐妹的封锁,奔向第一战线,有了听众的董嘉唾沫四溅的分享自己的‘夺命追击’,哈哈哈的笑声一阵接一阵。
罗丝丝对杀猪的过程没兴趣,和堂表姊妹们坐在屋子里说话嗑瓜子。
计划生育才刚在长水宣传,在这之前家家户户的孩子数量都在两个以上,因此,罗丝丝的堂表姊妹加起来有十几个,不过大家年龄不一,最大的是高晴的大女儿,比罗丝丝足足大了八岁,已经嫁人了,今天和丈夫一起来的,这会儿在灶台边帮忙洗碗,丈夫在和别人聊天。
坐在罗丝丝屋子里的都是和罗丝丝年龄相近或者更小的孩子。
为了过年,罗丝丝的屋子也整理过。虽然土坯房子的外观实在称不上好看,但是内里却让人眼前一亮。灰尘垃圾自然是没有的。床上铺着白底红梅的丝面床单,枕头和被罩都是一套的,被子叠得整整齐齐放在床尾。罗丝丝的床不是当年几块砖头搭张木板,而是一张真真正正的床,请村里的木匠打的,木材一般,外观样式选择了昂贵的雕花架子床,但是罗丝丝做了改良,床身做成了抽屉式的储物柜,床头床尾还有精致的隔板和小抽屉,四面罩着浅粉色的纱帐。为了脊椎的发育着想,罗丝丝没有买床垫,但铺了三层垫褥,睡着不会咯背。
床尾处正对着的墙壁立着两扇配套的衣柜,右边靠窗户安放的是写字台和凳子。整个屋子最显眼的不是床,而是床头左边,占了半面墙的书柜,里面塞了八分满的书吸引了大家的目光。
三年前屋子里的破旧的木箱、粮食、杂物统统清理出去,改为堆放在柴房。整个房间唯一的缺点就是没有窗户,白天也得开着电灯,但是和最初的模样比起来简直天壤之别。而罗丝丝的堂表姊妹们就居住在罗丝丝重生之前那样的房间里,甚至是几个姊妹住一间屋。
“丝丝姐,这些书你都看过吗?”舅舅家读小学的表妹一脸惊叹。
“呵呵,看过一部分。”罗丝丝最怕遇上这个问题,偏偏进来她房间的人或迟或早总要问这么一句。
书柜里的书小部分是教科书,其余的是罗丝丝逛街进货时顺便买的,什么四大名著啦,国外名著啦。先天条件一般,当然要后天来补,罗丝丝立志要做气质型美女的。可惜,她的时间和耐心都有限,到现在离“腹有诗书气自华”的目标还远着呢。
就一个八十年代初期的偏远农村家庭来说,罗丝丝的闺房已经无声的代表了罗家的收入水平。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对金钱也特别敏感,嘴上没说,眼睛里看到的都暗暗的记在了心里。
“丝丝你房间真漂亮。”这是真心称赞的。
“丝丝,你这个文具盒在哪儿买的?”这是想要东西的。
“丝丝姐,瓜子没有了。”这是贪吃的小表妹。
罗丝丝把塑料果盘里的瓜子花生都倒出来,起身去堂屋,家里为了过年买的杂糖炒货都放在堂屋的柜子里。她一出去,堂屋里的亲戚们纷纷张口。
“丝丝啊,你们家可越来越漂亮了。”
“丝丝,等你们搬了新家这些旧家具还要不要啊?不要了的话给我们说一声啊。”
“丝丝,期末考试考了多少分啊?你妈妈说你成绩可好了?以后上中专还是上高中啊?”
“丝丝以后肯定要嫁个城里人,不知道老罗打算给丝丝多少嫁妆哈哈。”
“要什么嫁妆啊,人家丝丝自己能干,在城里就开了店呢。”后进来的舅妈笑着说。她颧骨高,三角眼,笑起来显得有些刻薄。“丝丝有大出息了,以后关照关照你舅舅舅妈啊。”
罗丝丝笑笑,从柜子里抓了糖和瓜子,重新回到自己屋子。
舅妈坐在椅子上,撇撇嘴:“我看丝丝读书都快读成书呆子了,话都不说,这样怎么行啊。”
罗丝丝喜欢亲戚聚会时的热闹,所以也不得不忍受聚会带来的一些不愉快。好在随着日子越过越好,她的心越来越宽,不再像以前那么在乎别人的话和态度了。
这一天,罗家出尽了风头,正在修建的新房子,老房子里的家居摆设,罗家人的穿着打扮,席上丰盛的菜色,还有大家心知肚明的菜田和服装店。
一年又一年,亲戚们察觉到罗家人逐渐变化的精神面貌,他们不知道“衣食足而知荣辱”或者“满足了物质追求才能追求精神需要”,然而,他们看得出罗家人和他们渐渐显现出的差别。
这种差别,反而是罗家人自己没有察觉的。
晚上,住得近的亲戚们拿着年礼回家了,住得远的和近亲们则在罗家住一晚,第二天再走。
一直到除夕前,才送走所有的客人。
请一次客,主人家往往累三天。罗家这次算轻松的了,专门请了厨子而不是自己动手做菜,又有那么多亲戚帮忙,饶是如此,清点收到的礼、归还借来的桌椅板凳、打扫卫生……等等琐事也让人感觉烦透了。
作者有话要说:最近几张确实乏味,作者也苦恼,因为每次写文写到差不多一半的时候必然到来的瓶颈期再一次准时的到来了,卡文卡得作者头发掉了一大把……
罗丝丝除了“呵呵”还能说什么呢?
罗于贵那边儿下午罗于平去说的。
芳妹儿听见罗于平叫人的声音,心脏狂跳。罗于贵一走就是三个月,期间除了一封别人代写的信之外再无半点音讯。
芳妹儿如今带着孩子在村里过日子,家里的钱全让罗于贵带走了不说,最担心的就是上门来要债的。娘家那边已经期期艾艾的问过几次了,所以她第一反应是罗于平也上门要债来了。
连她自己都忍不住往坏的方向想,何况别人呢。
芳妹儿抱着儿子去开门,期望罗于贵看在侄儿那么小的份上,能抬抬手,别为难她。
“弟妹啊,阿贵有消息了么?”罗于平站在门口没进去,开口先问了罗于贵的消息。他本是关心,奈何芳妹儿最近如惊弓之鸟,一听罗于平问话,顿时挂上愁容满面,眼圈儿红了。
“二哥你是不知道,那个杀千刀的一走就是几个月,什么也没捎回来,家里的钱都带走了,我把自己的嫁妆也全贴给他了,现在我们娘俩的日子……唉……前儿家里的米快吃完了,我就想找娘家借点吧,我嫂子弟妹们的嘴硬生生的戳我的心,明知道我的境况还逼我还钱……我带着个小的,种地不方便,出门不方便,哪里来的钱还给他们,这不是要逼死我吗!他们才借了多少,哪比得上二哥借的,连二哥都还没催呢……还是二哥对我们好,不然我都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罗于平被一大通的诉苦弄得不知道该怎么办。
他虽然不是来收债的,但是欠债还钱天经地义,你娘家似乎也不富裕吧。还有什么叫我对你好,听起来怎么那么不对味呢?不过罗于贵把地全部租出去,孤儿寡母的日子确实难过。
“明儿过来吃饭,家里杀猪。”罗于平顿了顿,补上一句:“遇到困难,就跟你二嫂说。”
芳妹儿感激的点头。
罗于平觉得堂弟不在,自己不好喝堂弟妹多说,于是就这么走了。他当然没注意到转身之后,看不见的背后,芳妹儿嫉妒的眼神。
到了正日子那天,除了高晴要看店来得晚,其余的亲戚都是早上*点钟就到了,挽起袖子就开始帮忙打水、洗菜、擦拭借来的桌椅板凳。很快杀猪匠带着徒弟来了。男人们也自觉上前帮忙把待宰的大黑猪从猪圈里赶出来,准备杀猪。
从来没见过此等场景的董嘉激动得好像被杀的那头猪是他亲戚似的,在罗丝丝几个表妹被各自妈妈赶进屋子捂住耳朵眼睛怕吓着她们时,董嘉愣是冲到院子里拍手跳脚。一会儿给男人们加油,一会儿冲猪吆喝。
猪圈里满是猪粪,腌臜不堪,人怎么进去?只能先把猪赶出来猛的泼水冲去猪身上的秽物然后想办法捆住四蹄,压在临时垒的石台上宰。
但是猪再笨也知道逃命,怎么会乖乖待在哪儿贡献出自己的身体填饱人类的肚子?于是一头猪在前面跑,几个大男人在后面追,你追我赶绕着院子跑,还得提前把门栓进免得猪跑出院子就麻烦了。
董嘉那个子连猪都知道比后面撵的男人好对付,他还那么明显的刷存在感。绕着院子跑的待宰肥猪拱拱鼻子,肥硕的身子一转,朝董嘉冲来。
“快跑开——”
“闪开——”
大人们惊呼大喊。
董嘉“哇啊啊啊啊哇”的大叫着转身跑,身后一头肥猪甩着蹄子追在他后面,肥猪后面,五六个大男人紧跟着,那画面既紧张又喜感。
还是站在蹲在杀猪台上面节约体力的杀猪匠在他跑过时一把把他捞起来才结束了无限循环的奔跑。
那边肥猪失去目标陡然一个趔趄,男人们趁机一拥而上,将肥猪扑到在地,叠罗汉似的压上去。其余人拿绳子的拿绳子,端盆的端盆,递刀的递刀。
终于把倒攒蹄的肥猪搁在案板上了,警报解除,男孩儿们个个冲破母亲姐妹的封锁,奔向第一战线,有了听众的董嘉唾沫四溅的分享自己的‘夺命追击’,哈哈哈的笑声一阵接一阵。
罗丝丝对杀猪的过程没兴趣,和堂表姊妹们坐在屋子里说话嗑瓜子。
计划生育才刚在长水宣传,在这之前家家户户的孩子数量都在两个以上,因此,罗丝丝的堂表姊妹加起来有十几个,不过大家年龄不一,最大的是高晴的大女儿,比罗丝丝足足大了八岁,已经嫁人了,今天和丈夫一起来的,这会儿在灶台边帮忙洗碗,丈夫在和别人聊天。
坐在罗丝丝屋子里的都是和罗丝丝年龄相近或者更小的孩子。
为了过年,罗丝丝的屋子也整理过。虽然土坯房子的外观实在称不上好看,但是内里却让人眼前一亮。灰尘垃圾自然是没有的。床上铺着白底红梅的丝面床单,枕头和被罩都是一套的,被子叠得整整齐齐放在床尾。罗丝丝的床不是当年几块砖头搭张木板,而是一张真真正正的床,请村里的木匠打的,木材一般,外观样式选择了昂贵的雕花架子床,但是罗丝丝做了改良,床身做成了抽屉式的储物柜,床头床尾还有精致的隔板和小抽屉,四面罩着浅粉色的纱帐。为了脊椎的发育着想,罗丝丝没有买床垫,但铺了三层垫褥,睡着不会咯背。
床尾处正对着的墙壁立着两扇配套的衣柜,右边靠窗户安放的是写字台和凳子。整个屋子最显眼的不是床,而是床头左边,占了半面墙的书柜,里面塞了八分满的书吸引了大家的目光。
三年前屋子里的破旧的木箱、粮食、杂物统统清理出去,改为堆放在柴房。整个房间唯一的缺点就是没有窗户,白天也得开着电灯,但是和最初的模样比起来简直天壤之别。而罗丝丝的堂表姊妹们就居住在罗丝丝重生之前那样的房间里,甚至是几个姊妹住一间屋。
“丝丝姐,这些书你都看过吗?”舅舅家读小学的表妹一脸惊叹。
“呵呵,看过一部分。”罗丝丝最怕遇上这个问题,偏偏进来她房间的人或迟或早总要问这么一句。
书柜里的书小部分是教科书,其余的是罗丝丝逛街进货时顺便买的,什么四大名著啦,国外名著啦。先天条件一般,当然要后天来补,罗丝丝立志要做气质型美女的。可惜,她的时间和耐心都有限,到现在离“腹有诗书气自华”的目标还远着呢。
就一个八十年代初期的偏远农村家庭来说,罗丝丝的闺房已经无声的代表了罗家的收入水平。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对金钱也特别敏感,嘴上没说,眼睛里看到的都暗暗的记在了心里。
“丝丝你房间真漂亮。”这是真心称赞的。
“丝丝,你这个文具盒在哪儿买的?”这是想要东西的。
“丝丝姐,瓜子没有了。”这是贪吃的小表妹。
罗丝丝把塑料果盘里的瓜子花生都倒出来,起身去堂屋,家里为了过年买的杂糖炒货都放在堂屋的柜子里。她一出去,堂屋里的亲戚们纷纷张口。
“丝丝啊,你们家可越来越漂亮了。”
“丝丝,等你们搬了新家这些旧家具还要不要啊?不要了的话给我们说一声啊。”
“丝丝,期末考试考了多少分啊?你妈妈说你成绩可好了?以后上中专还是上高中啊?”
“丝丝以后肯定要嫁个城里人,不知道老罗打算给丝丝多少嫁妆哈哈。”
“要什么嫁妆啊,人家丝丝自己能干,在城里就开了店呢。”后进来的舅妈笑着说。她颧骨高,三角眼,笑起来显得有些刻薄。“丝丝有大出息了,以后关照关照你舅舅舅妈啊。”
罗丝丝笑笑,从柜子里抓了糖和瓜子,重新回到自己屋子。
舅妈坐在椅子上,撇撇嘴:“我看丝丝读书都快读成书呆子了,话都不说,这样怎么行啊。”
罗丝丝喜欢亲戚聚会时的热闹,所以也不得不忍受聚会带来的一些不愉快。好在随着日子越过越好,她的心越来越宽,不再像以前那么在乎别人的话和态度了。
这一天,罗家出尽了风头,正在修建的新房子,老房子里的家居摆设,罗家人的穿着打扮,席上丰盛的菜色,还有大家心知肚明的菜田和服装店。
一年又一年,亲戚们察觉到罗家人逐渐变化的精神面貌,他们不知道“衣食足而知荣辱”或者“满足了物质追求才能追求精神需要”,然而,他们看得出罗家人和他们渐渐显现出的差别。
这种差别,反而是罗家人自己没有察觉的。
晚上,住得近的亲戚们拿着年礼回家了,住得远的和近亲们则在罗家住一晚,第二天再走。
一直到除夕前,才送走所有的客人。
请一次客,主人家往往累三天。罗家这次算轻松的了,专门请了厨子而不是自己动手做菜,又有那么多亲戚帮忙,饶是如此,清点收到的礼、归还借来的桌椅板凳、打扫卫生……等等琐事也让人感觉烦透了。
作者有话要说:最近几张确实乏味,作者也苦恼,因为每次写文写到差不多一半的时候必然到来的瓶颈期再一次准时的到来了,卡文卡得作者头发掉了一大把……